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記載明清時的珍貴史料,緣何被裝進麻袋?還差點當廢紙給買了

中國歷史上有文字記錄是在很早的時候,作為世界上文明從未斷過傳承的國度,中國的歷史儲存是世界上最多的國家,但也因為太多,所以歷朝歷代幾乎都不是很重視這些問題,以至於被毀掉的數目也不在少數,加上後來戰火的侵襲,有很多被筆錄成文字的珍貴史料,大多都付之一炬,能夠完整儲存的屈指可數。

在近代,就曾經有把明清時期珍貴的文件庫存,裝進麻袋當廢紙買了的情況,時間回到晚清末年,當時在清廷有一座專門用來存放明清時期各種文件的建築,裡面堆放滿了明清時期的文件,包括對明代歷史有極具研究價值的《明實錄》以及官方往來的文書,起居注等等,這幾百萬份檔案就堆滿了幾間屋子。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乾隆時期曾有過官修四庫全書的經歷,當時除了編撰四庫全書以外,還有修訂了明史,所以就少不了這些史料的補充,後來蒐集了不少的明代史料,包括明實錄,清代編撰的過程中,謄抄完畢以後,就把原先舊版的焚燬了,因此明實錄留下的大多數都是清抄版,但即便是如此,這套史書仍然具備極其重要的史料價值。

清末以後,由於官方編訂文件太多,內閣文件庫存放不下,所以整理中將這部分檔案取出準備焚燬,好在當時值班的羅振玉看到了,當即命人阻止,隨即將這裝滿8000多個麻袋的明清時期的史料儲存下來,以便於未來修建文史博物館的時候,作為館藏的資料,但羅振玉本身也只是一個小官,晚清滅亡以後根本就無力儲存這些檔案。

北洋政府後來將這些檔案放在博物館裡面,但由於沒有專門設定人手來看管,因此幾乎每個可以出入這裡的地方,都會隨手偷拿那麼一兩卷,然後高價賣出去,後來北洋政府發現這堆廢紙一樣的東西,當即又拿出去準備買到造紙廠,等到羅振玉趕到的時候,麻袋裡面的東西早已經被毀掉了1000多袋,好說歹說湊了1。3萬大洋,這才將這部分史料帶回來,羅振玉後來將這部分檔案出售給了李勝澤,李勝澤又在輾轉之下賣給了南京政府,直到新中國建立以後,才被小心地儲存起來,

但實際上在反覆流轉的過程中,早已經遺失了不少,比如我們所熟悉的明實錄,其實都是檔案在歸於民國政府1931年以後由當時的學者整理出的,這部分在抗戰時曾被送到美國,現如今大多都在臺灣,即便就是大陸出版的版本,也都是臺灣版本的,在大陸原本有的,也就只有一些抄本,而且大多數都不全,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