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孟子有一句話,非常揭露人性,太過直接,絲毫不留情面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歲月中,湧現出了不少的優秀人物,比如孟子便可以稱得上是其中之一。孟子姬姓,孟氏,名軻,字子輿,為鄒國(今山東濟寧鄒城)人,是戰國時期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繼承併發揚孔子的思想,其地位僅次於孔子,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尊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據說,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成人,孟母管束甚嚴,其“孟母三遷”、“斷杼教子”等故事,成為千古美談,是後世母教之典範。

孟子最為重要的思想理念便是“仁政”,並提出了“民貴君輕”的思想,因此深受人們的尊敬。孟子一生為後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並給人們的思想帶來了巨大的啟迪,而他的代表作也很多,比如《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

其中,《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富貴不能淫》和《寡人之於國也》被編入中學語文教科書中,成為了中國學生必學的作品。當然,孟子的某些作品,還給人以深刻的認識,比如他就曾經寫過一句直接揭露人性的話語:“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對於這句話,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我們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需要忌諱一點,不要總是喜歡做別人的老師。倘若要深入理解的話,可以有兩種領悟。

第一種,人們總喜歡學習君子之道,君子之行,只要稍微有一些領悟,便容易自以為是,並且認為自己的見解就是正確的,自己是最為博學的。而這樣的人,總是喜歡到處炫耀,教訓別人,並且將自己以老師來自居。也可以說,其實孟子並不是不認同一個人去做別人的老師,只是覺得不應該養成愛炫耀之人,也不應該貪圖他人尊敬,這是一種虛榮的表現。

第二種,古往今來,文人都是有通病的,他們都喜歡去當別人的老師,將自己的所學所知所感教給別人。比如在如今這個時代,人們就鼓吹人民教師這個行業,並希望廣大群眾都投身於這個行業之中。

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當老師的。對於某些人而言,雖然他們自己的能力突出,但是卻不會教導他人,亦或者是無法將別人教好。

而這樣的人,倒不如沉迷於自己的研究之中,併為世人做出更大的貢獻。倘若他們真的去做老師的話,只會誤人子弟,亦或者是浪費他人的學習時間,學習精力。

而這樣的現象,在當今的高等教育過程之中,也是層出不窮,需要國家進一步的進行改善和管理。因此孟子認為,很多人最大的毛病就在於“好”為人師而“不能”。

參考資料:《中國古代文化概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