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俗語“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受窮”,還有道理嗎?中年父母值得一看

俗語文化是我國民間智慧的體現,承載的千百年的歷史文化底蘊。對於俗語的研究,也可以看出中國人價值觀的變化。比如俗語“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受窮”,這就很有意思了。不過好多人認為這是老祖宗的話,放到現在不一定有用了,那麼它還有道理嗎?判斷一個價值觀是否有道理,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以偏概全。其間蘊含的道理,中年父母還是值得一看的。筆者試著從教育子女的角度,來為大家分析一下。

俗語“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受窮”,筆者先為大家解讀一下字面的意思。中國人對老人的感情很是複雜,“家有一老,勝有一寶”的說法,說的就是老人的經驗對兒女有指導作用,實現價值的二次變現。可在這句俗語中,老人是一條龍,這向著誰誰就會受窮。龍生九子,各有不同。換言之,今後能變成什麼模樣,都是自己的造化。

老人向誰誰受窮,從資源分配上來講,向著的那個子女必然要具備先天優勢。可這種先天優勢,往往不利於子女的長期發展。大家可以從多子女家庭中看到一個怪異的現象,凡是那種從小受寵的孩子,長大後基本上沒什麼出息,捱餓受窮也是理所當然的。之前都是大家庭,資源分配不均是必然的事情,享受資源傾斜的子女,反而有相當大的機率不會成才。看來,古人把這種事情看得很透徹。

古今有別,俗語“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受窮”放到現在,還有道理嗎?持有這一疑問的人,可能會覺得事物都是發展的,老一輩的思想可能不適合現在的教育模式。其實,古往今來都是同一個道理,萬變不離其宗。無非是從龍生九子變成了龍生一子,如此一來沒得選只能向著一個了。所以,出現溺愛的情況也在所難免了。從這個角度來講,俗語“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受窮”放到現在依舊很有道理。

中年父母值得一看,老祖宗的智慧確實是令人深思。現在的家庭最多兩個孩子,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給予的愛也是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了。自己的孩子肯定要向著寵著,可一定要有度。所以,俗語“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受窮”這句話就是在告訴中年父母,孩子大了就應該放手,千萬不能出現向著寵著的情況。一般來說,中年父母的孩子基本上都十幾歲了,人格能力都在養成之中,父母過多幹預反而會物極必反。

父母是龍不假,可孩子能不能成龍成鳳,還得看父母如何教育了。俗語“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受窮”,就是向我們傳遞著理性愛孩子的文化觀念。老人給孩子的愛,千萬不能變成一種無形的傷害。否則,愛給了孩子安逸的現在,卻毀了他的未來。正視給孩子的愛,如同母雞照顧小雞,到了一定程度就要攆它,這不是傷害而是為了讓他成長。所以,孩子長大了,扮演母雞的老人,應該像母雞一樣,學會用另外一種方式“驅趕”小雞,讓他真正的實現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