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蒙古騎兵一人多馬,有養馬有何秘訣?最關鍵技術是讓馬變太監?

蒙古民族在長久的草原遊牧生活和實踐中摸索出了一套高超的馴養馬匹的本領,這不得不說得益於古代中國北方遊牧民族的技術沉澱。南宋使臣趙琪出使北方,親眼目睹了蒙古人的戰馬:千百成群,寂無嘶鳴,下馬不用控系亦不走逸,性甚良善。日間未嘗當林,惟至夜方始牧放之,隨其草之青枯野牧之。至曉搭鞍乘騎,並未始與豆粟之類。凡出師,人有數馬,日輪一騎乘之,故馬不困弊。

後來彭大雅隨使前往漠北時,把見到馬政之情況作了如下記載:“其馬野牧,無自粟,六月厭青草,始肥壯者,四齒則扇,故闊壯而有力,柔順而無性,能風寒而久歲月”。《老乞大》中記載餵養馬匹草料時,先撈出來冷水裡拔著,“等馬大控一會,慢慢的喂者。初喂時,則將料水拌與他,到五更一發都與料吃,那般時馬每分外吃的飽,若是先與料呵,那馬則揀了料吃,將草都拋撒了。”

普通馬與煽馬除了生理上的改變外,其性情也有所區別。“不煽則反是,且易嘶駭,不可設伏”,還有馬掌“蹄鍥薄而怯石者,葉以鐵或以板,謂之腳澀”。煽過的馬,蒙古語稱“阿塔斯”,無疑更適合戰爭需要。

戰馬在參加戰鬥後,必須在草地上放牧,使其食青草,飲好水。中間不再騎乘,只有再次臨近戰鬥之際,才把馬從牧地趕回營地,做好出戰準備。然後喂少量的草,肥膘收縮,身體壯健,再繼續乘騎作戰。用這種養馬法,馬奔跑很遠路也只出很少汗,任何遠征都耐得住。行進中不喂草飲水,即“凡馳驟勿飽,凡解鞍必索之”之意。因為勞累緊張中飲食,馬攝入的東西不僅不能變成血肉,反而要生病。

牧馬中最強壯、最優良者留為種馬而不去勢,蒙古語稱種馬為“移刺馬”,也就是《大元馬政記》中的“曳刺馬”。移刺馬外,大部分牡馬都去勢。移刺馬為頭馬,會管理煽馬群。煽馬煽馬各自為群,絕不相混。煽馬群一般由四,五十匹組成,一群煽馬必須配備一匹種馬。移刺馬發現自己管轄的煽馬中有自群出走者,就立即追上,連踢帶咬的趕回來。其它煽馬群的移刺馬奔到不屬於自己的煽馬群時,該群的官馬會制止它,把它咬傷或踢傷以後趕跑。牧人經常手持鐵,(鐵馬鞭)監督馬群。若牧人發現無視秩序爭先喝水的馬,就揮動鞭子制止。故即使在飲水時,馬群也是整齊成列,順序喝完水離去。這樣周到的飼養管理,就是蒙古人養馬法比其它民族的養馬法卓越之處。

蒙古馬的某種習性,如兩次大戰之間的間歇放牧,不能連續使用等,再加上草原的季節性變化,使蒙古騎兵的作戰一般呈現秋去春來的間歇性,要注意到這種週期性的修養生息。據《史集》記載,成吉思汗率領蒙古大軍西征途中就幾次駐脾修養。1222年,蒙古大軍西征花刺子模途中,失吉忽禿忽在哥疾寧與花刺子模繼任算端札蘭丁作戰後,率軍同成吉思汗會合於塔裡寒寨山麓,蒙古大軍在此駐夏休息、放牧馬羊、養息生畜,留待下一次戰役的到來。

參考資料

【1】蒙古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