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童言無忌名場面,小孩子的話,讓人哭笑不得,家長倍感無奈

我們常說童言無忌,因為很多小孩子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也不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

所謂的察言觀色對小孩子而言根本不管用, 他們只知道表達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至於說出這些話之後可能造成怎樣的影響,他們並不關注,也不在意。

教孩子說話,自己卻吃虧

為了教孩子早點學會說話,家長們一般都會當著孩子的面反覆地說一句話,好讓孩子跟著自己學會說。

於是有趣的一幕便發生了。

只見孩子爸爸抱著孩子,然後孩子媽媽為了讓孩子學會喊媽媽,便有了下面這段對話。

孩子媽:“媽媽~”

孩子:“爸~”

孩子媽:“媽~”

孩子:“誒~”

原本孩子媽媽只想教會孩子喊自己媽媽,可誰曾想卻被孩子佔了便宜,當即蹲下來笑得不行。

孩子眼中的不一樣

孩子媽媽回家後,滿臉不高興。孩子看到媽媽的表情後,便關心地詢問媽媽怎麼了。

面對女兒的詢問,媽媽告訴了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因為女兒爸爸去接女兒放學的時候,一直盯著同學的媽媽看,這讓她很生氣。

只是讓她沒想到的是,女兒的迴應讓她更加無語。我們來看母女倆之間的對話。

孩子媽:你說是同學媽媽好看,還是我好看?

孩子:你們兩個不一樣。

孩子媽:哪裡不一樣?

孩子:同學媽媽看著有點好看。

孩子媽:那我呢?

孩子:你看著有點好笑。

孩子媽:......

爸爸竟然成了鄰居?

一天女兒詢問媽媽有沒有老公,媽媽倍感納悶,便反問女兒自己怎麼認為的。於是女兒便迴應說沒有。

對於女兒的回答,媽媽倍感意外,便緊跟著詢問女兒為什麼會這麼想。結果女兒回覆稱:

“我都沒聽到你叫老公。”

對此媽媽倍感無語,但也很好奇,在孩子眼中,女兒的爸爸究竟是怎樣的身份。

於是就發生了下面這段有意思的對話。

孩子媽:你覺得爸爸是媽媽什麼人呀?

孩子A:兄弟呀。

孩子B:不是吧,爸爸喝酒的時候都沒叫媽媽跟他一起喝酒。

孩子A:那就是朋友了。

孩子B:怎麼可能,媽媽每次需要幫助的時候,爸爸都說不會。

孩子A:那隻能是鄰居了。

再給我一顆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叮囑孩子如果受到了別人的幫助或者饋贈,應當主動表示感謝。但有時候孩子忘記了,那麼此時家長就會主動提醒。但是面對家長的提醒,孩子不一定能領會到家長的真實想法,於是讓人哭笑不得的一幕便發生了。

路人:小朋友給你一顆糖。

孩子媽:別人給你東西你該說什麼呀?

孩子:叔叔,你還有嗎?我媽媽也想要。

爸爸成老公?

家長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比如讓孩子說一些好聽的話,便會透過美食進行誘惑。只是有時候家長也沒想到孩子的腦回路會那麼清奇,真的是深切感受到什麼是童言無忌。

孩子爸:想不想吃冰淇淋?

孩子:想吃。

孩子爸:說句好聽的。

孩子:老公~

孩子爸:啥?

孩子:老公。

孩子爸:賞你的~

孩子的話可把孩子爸高興壞了,但在一旁的孩子媽媽卻哭出了聲,雖然知道是孩子的童言無忌,但自己的老公就這麼“被搶了”,心裡還是有些不高興。

給爸爸一個“驚喜”

放開三胎政策後,很多家庭有了多個孩子。但也有一些家庭仍然只有一個孩子。於是那些“獨苗”就開始羨慕班級中有兄弟姐妹的同學,甚至想讓自己的爸媽再生一個弟弟或妹妹。

只是年少的他們根本不知道如何才能生孩子,於是一些讓人無語的對話便發生了。

孩子:媽媽,我們同學家都是兩個孩子。你就不能也跟我生個妹妹嗎?

孩子媽:這事啊,等你爸回來了再說。得跟他商量商量。

孩子:你不是說你是咱家老大嗎?這件事還要跟他商量。

孩子媽:那肯定的呀,這事必須他在家呀!

孩子:你不能趁他不在家生一個嗎?這樣還能給他個驚喜。

聽到孩子的回覆後,孩子媽媽倍感無語,如果孩子爸爸知道自己女兒的真實想法後,估計會被氣得夠嗆。

寫在最後

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很多類似的場面,孩子們的童言無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算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的“潤滑劑”,能夠讓家長們從繁忙的工作中感到一絲溫馨和歡樂。

另外,當孩子說了一些不該說的話之後,家長們應當及時告知孩子哪些不能說,以及為什麼。不要一味地進行批評。畢竟小孩子剛開始也不懂,他們正是需要家長們的合理引導,才能知進退,明得失。

最後,問問大家,你們身邊有沒有類似的讓人哭笑不得的場面發生呢?歡迎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