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水滸傳》梁山泊好漢戰無不勝,為何最後打方臘卻死了70大將呢?

答案其實很簡單——遇到了真正的對手。

所謂棋逢對手將遇良才,旗鼓相當是也。

徵方臘以前,凡是梁山泊意欲征伐的物件,無論是武力還是人品,都不及梁山泊遠甚,實力差距一大截兒,當然不勞傷亡即可大功告成。

而到了方臘那邊,那方大王也是草頭英雄出身,糾集八十一州揭竿起義,佔山為王,攻城略地,手下精兵無數、猛將如雲,實力絲毫不弱於梁山泊,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宋江一夥要想徹底征服方臘,必然會付出沉重的代價,方臘也絕不會俯首認輸。

如此一來,兩方勢同水火各不相讓,必然掀起一場腥風血雨的惡戰。

宋江上報朝庭,說手下的兄弟十停去七,死傷枕籍,就是因為和方臘的拼命過程中,被方臘一方殺死了,嗚呼了,成了宋江邀功請賞的替罪羊、活靶子。

方臘佔有天時地利之便,當然有恃無恐,依靠有利地形和不屈勢力形成掎角之勢,互為依託,互為後屯。宋江能徹底剿了方臘已屬不易,不付出點傷亡的代價怎麼可能實現?

宋室將宋江方臘田虎王慶列為四大寇,必欲除之而後快,因為太祖皇帝早有名言: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宋江不去,也會有其他人去,征剿是遲早的事,也是必辦的事,這一點皇家很清楚,宋江也心知肚明,只是沒想到此一役會死那麼多兄弟。

這就是知兵不知兵的原因了。

孫子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宋江急著征剿,事先功課沒做足,當然必須為此買單,而那些逝去的生命,就是他原本該支付的籌碼和代價。

而要想博得朝庭信任,就必須替朝庭解除後顧之憂。徵方臘,正是宋江的討好之舉,或者說證明自己忠心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