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河北:鐫刻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基因

2021年8月27日至28日,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一年來,河北省民委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深入挖掘整理河北最具代表性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實,高起點、高標準開展《中國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彙編》(河北卷)編纂工作,為中華民族史研究奠定堅實基礎。

互鑑融通,造就多元一體中華文明

在邯鄲市叢臺公園,來自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邯鄲市趙都小學的部分師生正在參加暑期拓展活動。穿過古色古香的大門,一座宏大的青磚高臺映入眼簾,這就是武靈叢臺,它的頂部平臺有一棵國槐,已有近500年樹齡,至今枝繁葉茂、茁壯挺拔,它見證著時代的變遷,也見證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程。

武靈叢臺全景。 王珺浩攝

“戰國時代,中原地區的漢人都穿著寬袍大袖的衣服,行走時異常笨拙,相比之下,胡人的衣服是短衣窄袖,行動便捷,作戰時用的騎兵和弓箭靈活性、機動性強,在戰場上常常處於主動地位。趙武靈王看到問題所在,決定改穿胡服,並學習騎射。在實施胡服騎射等一系列改革後,趙國的國力日漸強大,引得其他諸侯國爭相效仿。”趙文化專家、長篇章回體小說《趙武靈王》作者莊秋介紹,以輕便敏捷為特色的胡服不僅適應作戰的需要,也便於人們的勞作,因而很快從軍隊傳到了民間。胡服騎射改革之後,人們不再區分左衽和右衽、胡服和漢服,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鑑、創新交融,展現了中華文明的包容性和吸納力。

胡服騎射鵰塑。 王珺浩攝

“今天在這裡學到了很多書本外的知識,如石獅子的來歷,磁州窯瓷片描述的胡服騎射等。各民族優秀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今後我會加強歷史文化學習,做好中華文化的傳承者。”在參觀武靈叢臺後,趙都小學學生甘子惠說。

“內外一統”,大小境門“境”不同

站在張家口市大境門廣場向南望去,蜿蜒的長城沿著巍峨的山勢向東西兩端延伸開來。大境門與嘉峪關、山海關、居庸關並稱為萬里長城四大雄關,被譽為“萬里長城第一門”。 長城的關口都以“關”“口”稱呼,只有此處被稱作“門”,相比於防禦、封閉的“關”,“門”更體現出一種門戶、交往的含義,其背後流淌著民族融合的歷史淵源。

小境門。 劉俊婷攝

清順治元年,入主中原的清朝在來遠堡的長城上豁開個大口子,打開了萬里長城上的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門。大境門的開通不但使北方遊牧民族與中原農耕民族實現融會貫通,也促使張家口完成因武而成、因商而興的涅盤,張家口自此300年無戰事,和諧、交流、融匯成為大境門的主旋律。

在大境門“大好河山照片展”,前來參觀的遊客們紛紛駐足停留在一幅名為“西境門”的照片前。景區講解員劉俊婷介紹,西境門開築於明隆慶五年(1571年),比大境門早了73年。西境門高2。7米,寬1。62米,僅可容一輛牛車透過,既可供長城內外互通有無,又可遏制大量軍隊入侵。雖然其規模和格局都體現出歷史的侷限,然而正是這個人稱“小境門”的長城之門,使過去作為華夷分界的長城成為一條民族團結的融合線。現存於小境門洞內深0。07米至0。14米的車轍,就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印證。

冬奧期間,大境門的融合文化和地標意義大放異彩。 劉俊婷攝

北京冬奧會期間,大境門的融合文化和地標意義驚豔世界。如今,圍繞“開放融合·大好河山”主題,大境門向廣大參觀者闡述著大境門長城文化、商貿文化和民族交融文化,積極承擔起“北方絲綢之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的新使命。

河北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自古是多民族聚集地區,燕山南北,長城內外,見證著、創造著、書寫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動歷史。從先秦時的“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秦漢時的“趙佗和輯百越促統一”,明清時的“大境門內外一統”……在漫長的歷史發展程序中,各民族手足相親、守望相助。

近年來,河北省民委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會議精神,充分發揮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程度高的優勢,認真落實國家民委“三項計劃”,與京津民族工作部門共同簽署《民族地區青少年赴京津冀交流合作協議書》,建立和完善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兩頭對接”機制。強化示範引領,培育和湧現出了多個當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典型,促進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形成人心凝聚、團結奮進的強大精神紐帶,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偉力。(王傑、屈冠華、牛作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