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服貿觀止|北京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 2022智慧康養大會拆解你的養老焦慮

作為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的重磅論壇之一,9月2日,由北京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北京市老齡協會和北京商報社共同主辦的2022智慧康養高峰論壇在北京首鋼園拉開帷幕。本屆論壇以“康養新模式 老齡大健康”為主題,邀請來自政府和主管部門的有關領導、康養領域的權威專家以及多位涉足智慧康養領域的企業代表出席,透過主題演講、案例分享、權威釋出等多種形式論道康養。

中度老齡化社會新挑戰

人口老齡化問題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將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已成為發展共識。

北京市衛健委黨委委員、市老齡辦常務副主任王小娥在致辭中表示,北京人口老齡化程度日益加深。截至2021年底,全市60歲及以上常住人口441。6萬人,佔常住人口的20。2%。北京已經進入到中度人口老齡化社會。預計2035年,北京將進入重度老齡化社會,“這既是我們的基本市情,也是對我們的嚴峻挑戰”。

今年4月,北京市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首都老齡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指出,要著力聚焦老年人的“急難愁盼”問題,在不斷完善就近精準養老服務體系的同時,還要下大力氣提升老年醫療服務水平,深入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補齊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短板,大力促進老年人社會參與,全面推進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構建醫養康養相結合的健康支撐體系。

王小娥表示,發展壯大康養產業,既能解決老年人健康養老問題,又能為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能。

北京市老齡協會黨委副書記、副會長孫立國在介紹《北京市老齡事業發展報告(2021)》時表示,北京市已正式跨入中度老齡化社會。2021年,北京市60歲及以上常住人口占比首次突破20%、65歲及以上常住人口占比首次突破14%,標誌著北京已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

據悉,按照國際通行標準,當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在20%-30%之間或者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在14%-20%之間,則該地區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

打通“醫康養”助老護老

跨入中度老齡化社會新時期,推動醫療照護和智慧康養結合,成為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關鍵。

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常務副院長梁萬年表示,現有醫療和公共衛生體系改革方向可以總結為“強體、延伸、融合”六個字。“新時代有兩個重要的變革方向,第一個是資訊化手段,透過資訊化手段,貫通醫療衛生資源,增強可及性;第二個是現有的醫療衛生機構的結合,更多考慮老年人的優惠傾斜甚至是優先政策,資源的配置上應考慮到老年人的獨特需求。”

“現在最重要的就是醫防融合、康養融合、醫養融合等,實現防與治的‘共生’,能夠有效聯動起來形成合力,在未來還有很多工作要去做。”梁萬年說道。

在健康中國50人論壇執行主任陳劍看來,居家養老還應與社群進行融合。他表示,中國的家庭戶數規模急劇下降,傳統的居家養老模式面臨巨大的挑戰,傳統養老方式在難以為繼的情況下,短期內,居家養老與社群融合將會成為人們普遍接受的方式。

亞洲開發銀行駐華副首席代表張皓則認為,家庭護理和社群護理是滿足養老服務的必要解決方案,要優先發展社群一級老年人預防和健康服務,同時整合資訊科技和智慧解決方案。

老有所養更需“有溫度”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讓老年人生活得更有幸福感,更需要從細微處入手。論壇現場,來自泰康健投、京東健康、百度智慧醫療、安馨康養等多家涉足智慧康養領域的代表企業帶來了生動精彩的案例分享,從教會老年人用手機到透過線上化教學全面支援“積極老齡觀”,舉全社會之力幫助老年人實現老有所養,才能讓助老更有溫度。

北京商報社長兼總編輯李波濤指出,在“健康中國”國家戰略背景下,康養產業已成為新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大健康時代已經全面來臨。而老年健康作為一項系統工程,除了需要關注老齡人群的身心健康之外,還應包括其物質財富、精神文化、人際交往等很多方面,因此需要用“大健康”概念去關心關愛老年人。

在李波濤看來,老年群體已出現同代人分化與代際變化,產生的相關康養需求和消費路徑需要產業關注。一方面,十年一代,“50後”已經70多歲,“60後”作為改革開放後第一批下海的主力,已經退休,他們的子女“80後、90後”已成為社會勞動力人群、高收入人群,老人變富了,富人變老了。另一方面,同一代人分化,城鄉差別、教育差別、體制內外差別、子女經濟資產差別、老年人的消費習慣偏好差別,也使得圈層分化越來越明顯。

在此背景下,“銀髮經濟”的商業盈利模式什麼樣,誰是最早為此買單的老年群體,龐大的老齡需求在哪個時間節點和地點,會轉化為商業風口的交會點?

這些問題的解答和應對,或許是中國式“老有所養”在需求升級、消費升級宏觀基本面下的微觀落地,也是政府引導、各類康養產業政策頻發,社會整體道德水平提高、和諧社會養成的具體成果表現。

“大健康加持下的康養產業,未來將成為中國不可或缺的朝陽產業。”李波濤談道。

北京商報記者 趙博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