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越王勾踐劍”:為何能跨越千年而不“鏽”?

都說冶煉技術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進步的,但是,有些古人遺留下的“高精尖”老物件,就算是今天的科學家也無法復原,這說明,在人類的文明進化歷程中,確實存在著許多“黑科技”。

比如現藏武漢湖北省博物館的越王勾踐劍,這口鑄造於2500多年前的寶劍,出土時仍劍氣逼人,令見多識廣的考古學家們也非常驚異。一時間,“越王勾踐劍”成為中國古代青銅冶煉製造技術的優秀代表。劍身刻有“鉞王鳩淺,自乍用鐱”八字,一下子又將寶劍的主人推向歷史前臺。

劍身上的“鉞王鳩淺”就是越王勾踐。提起勾踐,人們便會不約而同地想起“臥薪嚐膽”這則成語。勾踐為了復國,二十多年來雖飽受屈辱,但他重用范蠡、文種等良臣,暗中積蓄力量,終於等到了反戈一擊的機會,一舉蕩平吳國,雪了前恥,從而為後世“勵志”的典範。

在勾踐的復國之戰中,陪伴他的正是這柄傳之當世的“越王勾踐劍”。越王勾踐十五年(前482年),吳王夫差興兵參加黃池之會,以彰顯武力率精銳而出。越王勾踐抓住機會率兵而起,大敗吳師。夫差倉卒與晉國定盟而返,與勾踐連戰慘敗,不得已與越議和。

越王勾踐十九年(前478年),勾踐再度率軍攻打吳國,在笠澤之戰三戰三捷大敗吳軍主力。越王勾踐二十四年(前473年),破吳都,迫使夫差自盡,滅吳稱霸,以兵渡淮,會齊、宋、晉、魯等諸侯于徐州,遷都琅琊,成為春秋時期最後一位霸主。

成為一代霸主的勾踐,為人處世之術也為之一變,聰明的范蠡帶著美麗的西施去國私奔,而自覺有功于越王的文種不聽從范蠡勸告,收到范蠡留下的信後,只是告假不上朝。即使這樣,他的存在對勾踐仍是一種威脅,所以,為勾踐所不容,最後被勾踐賜死。這就是勾踐在“臥薪嚐膽”之外,留給後世的另兩個成語的源頭——“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原意指鳥沒有了,弓也就藏起來不用了;指兔子死了,獵狗就被人烹食。比喻事情成功之後,把曾經出過力的人一腳踢開。這就是所謂的同患難易,共富貴難。

而陪伴越王的絕世名劍,又讓人感覺到歷史與時間的“鋒利”。越王勾踐劍出土時寒光閃閃,劍刃仍很鋒利。越王勾踐劍制工精美,顯示出鑄劍師的高超技藝,加之“物以人名”,越王勾踐劍的歷史文化價值很高,因此,該劍才被當世之人譽為“天下第一劍”。

越王勾踐劍出土後,經無損科學檢測,其主要合金成分為銅、錫、鉛、鐵、硫等,因劍身上被鍍上了一層含鉻的金屬而千年不鏽。古人的智慧,有時遠超我們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