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那些被國家守護的孩子,如今都幸福地生活在《海的盡頭是草原》

看以下這張照片,上面的是

其木格額吉

年輕的時候,下面是她現在唱歌的樣子。我們喜歡翻看舊照片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原因是“現在的樣子重疊著過去的影子,”總能讓我們從回憶中攫取新的生活感悟。

而其木格又是不同的,她一歲左右的時候由上海來到了內蒙古。那是1960年前後,因為天災致使整個國家正在經歷一段苦難時期,其木格被迫成為了孤兒。還在襁褓中的她在國家的臂彎裡安然來到了內蒙古,和草原額吉阿爸成了新的家庭。

照片裡她從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變成了笑容滿面的額吉,好像什麼都變了:有皺紋了;好像什麼都沒變:她還是保持笑容。要問她這幾十年的草原生活是否安寧,現在的人生是否歡喜,這兩張照片就是答案。

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的故事背景就是“三千孤兒入內蒙”

,講的是上海孤兒杜思珩在草原上遇到的額吉薩仁娜、阿爸伊德爾、阿哥那木汗因愛改變人生的故事。電影中的杜思珩是不幸的,因為她小小年紀就要離開父母和家鄉;

但她又是幸福的,因為她被愛了一輩子,被牽掛了一輩子。

杜思珩就是“三千孤兒入內蒙”孩子們的縮影,他們在草原長大,重啟了自己的一生。我們很難用一個詞去定義一個人的人生,但我們可以從一些細節中確認他們的人生素材:

愛。

這讓他們平時表現出的是自然,平實的人生狀態。

上面的圖從左至右是人生中的兩種狀態,他們微笑著,歌唱著,表達著自己對草原的傾慕與感謝。

他們對草原父母的描述是不同的,是愛的不同形狀:

“三千孤兒入內蒙”的代表看完電影后描述她們對草原父母的情感

“雖然我想念我的親生父母,但他們無法超越我的養父母對我的養育之恩”。我想這是很多孤兒成長後要經歷的心理狀態:

他們既有對血緣關係的渴望,也有對草原父母的感激。這兩種感情也並不衝突,組成了他們的人生,讓他們有不一樣的情感體驗,對愛的理解更徹底,更深遠。

他們都無一例外地表達了自己對草原父母的愛

這種愛的形成也並非一朝一夕,既有政策的保護也有個人的付出。在彼時的內蒙古,想要領養南方孤兒需要達成很多條件,比如家裡必須要有一頭奶牛、領養必須經過孩子的同意,無孩的家庭優先等等,都是在政策上優先考慮了孩子的感受。

而在那個時候,

內蒙古人民還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不把這些孩子稱作“孤兒”,就當他們是草原的孩子。

這種細緻入微,對生理和心理健康的雙重照料真的讓人感嘆一切都想得那麼妥帖。

網友紛紛講述自己身邊朋友親人的“三千孤兒”的故事

也是因為這樣的保護,很多來自南方的孤兒直到成年後才知道自己是孤兒,在他們幼年、少年時期從未懷疑過自己是領養來的,他們和其他所有草原孩子一樣,在愛的灌溉中逐漸長大。

在紀錄片《夢中的額吉》中

,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的馬援,直到額吉去世前才知道自己也是“三千孤兒入內蒙”的一員,額吉在病逝前才告訴她身世,而告訴她的目的是想讓馬援知道“我走了以後,這個世界你並不是一個人”。馬援知道後也並沒有追問,從她的角度來看她並不希望額吉再為這件事費心,難過。

這就是愛的表達方式:一個不多說,一個不多問。

對於很多人來說,真相比起身邊的人來說並沒有那麼重要,值得我們追求的是實實在在在身邊的愛意。

雖說是“三千孤兒入內蒙”但“三千”並非是一個實數,實際由南方各地送入內蒙古的孩子有四、五萬人,他們在草原長大,在草原建立了新的家庭,自己也成為了草原的額吉與阿爸。

《海的盡頭是草原》這部電影有很多優點(比如導演的用心,演員的專業,年代的還原等等),但是最讓人難忘的就是這種戲裡戲外故事的延續,電影裡的杜思珩留在了草原,電影外千千萬萬的“杜思珩”雖然過著千百種不同的人生,但是他們都用自己的方式反哺著草原給他們的愛意。

這種仍在流淌的愛意和電影之間形成了一種“互文”,讓我們既可以去看電影感受當年的風風雨雨,又能走出電影院去看現代生活的安穩自然,這部電影的時長無形中被拉長,這部電影的後續故事更是每天都有更新。

今天的新劇情,就是他們的笑容與富足:

週末將至,帶上自己的家人去看《海的盡頭是草原》,讓這個愛的故事再更新一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