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最高階的活法:停止內耗,做個內心簡單的“傻瓜”

1。

知乎上有人問:養生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最高讚的回答是:養心。

現代人的養生方式多種多樣,但卻忘了真正的養生,其實在於養心。

內心越是簡單有心機的人,越是心理內耗小的人,會覺得生活越來越輕鬆;

內心充滿算計的人,往往焦慮,抑鬱,永遠不滿足,心理衝突內耗很大的人,會覺得生活越來越痛苦。

不停止內耗徹底洗滌自己的心靈,學會看開,學會放下,所有的養生都是徒勞的。

生活中,人們經常為了利益和眼前的一點蠅頭小利,糾結算計,浪費了寶貴的時間精力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把自己弄得一團糟,內心彷徨,煩惱和焦慮也越來越多。

面對煩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快刀斬亂麻,把心放寬,一切也就海闊天空了。釋然、放下,把原來裝得滿滿的心給騰空,心自然寬敞了,煩惱的憂慮也會隨之而去,還一個敞亮堅毅的自己。

人們常說:“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說的不正是這個道理嗎?只有心胸寬廣,容別人所不能容的人,方能最終成事。

人生中的許多煩惱和焦慮在很多時候,都是自己強加給自己的。因為自己心窄、眼界短小,看不到遙遠的未來,只糾結於一些眼前的蠅頭小利,煩惱也就自然而來了。如果你心胸廣闊些,還會招致這麼多無端的煩惱嗎?還是那句話“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只有心胸真正寬廣的人,才活得輕鬆、自在。

怨恨,都滋生於心窄之事上。因為心胸狹窄,煩惱自然而來,煩惱多了,可不就心生焦慮和怨恨。如果心胸寬闊些,哪還會招惹這麼多的無關事端。現在要怪,就怪自己的眼界和心胸太過狹窄,讓許多無端的煩惱和焦慮有了生根發芽的地方。

心思簡單之人,必是個敞亮的君子。心裡邊不會有那麼多的彎彎繞,乾的都是些光明正大之事,行事作風也都是直來直去。他們不會有太多的憂慮和煩惱,他們不是傻,而是心寬通透的善良之人。

心思簡單了,自然就容得下更多的人和事,也就更容易被別人所接受,成功也自然是很正常的事,這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相信,心寬之人的運氣不會太差,上蒼會眷顧他們的。

讓我們騰空心思,做個簡單的人。要相信這麼一句話“心有多寬,施展的天地就有多寬。”

2。

很多人很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這是

把自己的腳 ,放進別人的鞋裡。

一個人一個標準,一千個人有一千個標準

很多缺少自己底線和原則的人,往往會在乎別人對自己所做的事情如何看。每個人都有自己做事的風格和方式,往往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以每個人都要建立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如果總是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就像是把自己的腳放在別人的鞋子裡,用別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腳的大小。別人的鞋子是適合別人的腳的,別人之所以會認為你的腳大或腳小,就是看你穿上他的鞋子是否合適。

楊絳老先生在《100歲感言》裡這樣說: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2001年,楊絳將錢鍾書和她的全部稿費和版稅,捐贈給母校清華大學,設立“好讀書”獎學金,獎勵好學上進、成績優秀、家庭經濟困難的清華學生。據統計,“好讀書”基金在過去的十餘年裡,一共積累了逾千萬元的助學獎金。這不是一筆小數目,用巨資來形容並不誇張。這些錢,楊絳沒有用來享樂,而是全都拿出來捐贈,令人欽佩。有人評價,“錢這東西對窮人來說是恩物,對先生來說是俗物。俗物是可養人,但對神仙來說全是贅物。”在楊絳先生看來,錢財也許就是贅物,但是,把稿費和版稅捐出來,楊絳老先生既讓人讀懂了她的高潔,更讓人感受到她的純真。

這就是內心乾淨簡單的榜樣。

眼光是他人的,生命卻是我們自己的。我們來這世間走這一遭,不容易。如果錯過了生命中本該由自己主宰的精彩,多麼可惜。前行吧,不畏他人的眼光,向著心中的月亮。“去留無意,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坐看天邊雲捲雲舒。”像楊絳先生一般,坦然面對一切,想必我們便多了一份超於常人的脫俗與感動吧。

4。

世界衛生組織曾研究表明:世界上90%的疾病都和情緒有關。

中醫也說: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精神一旦變得消極不安,會對我們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人,千萬不能讓心生病。

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得到愛情未必擁有金錢;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會如願以償。

事維艱,靜觀人間滄海桑田;千古昭昭,閒看天上雲捲雲舒。

雖然我們達不到也不必追求這種超然的境界,但我們深知,每個生命總有了結的時候,每個人生總有走完的那天,人生的經歷不同,其生命的精彩程度和價值份量也不相同。

儘管誰也無法預知自己的人生能走多遠,但是,正像楊絳說的,“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鍊,就會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和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當我們慨嘆人生幾何的時候,是否愧對和遺憾曾經的過往?在紅塵之中,喜怒哀樂都是不由自主,很多事看不破,想不開,猜不透,所以煩惱憂愁不尋自來。常常讓自己的生活有時會暗淡無光。

想想先生的話

;世界是自己的。過好自己的生活吧,用心裝點屬於自己的世界就好了。

楊絳老先生真是活明白了。有時我們會怨自己長得不夠漂亮、不夠富有、不夠聰明,想想這千百年來恆古不變的定律,就明白了,人不可太貪心。珍惜自己擁有的,知足常樂吧。

淨化自己的心靈,淨化自己的世界,會使自己的生活變得幸福、快樂!會使自己的人生變得健康!

5。

唐朝柳宗元著有《蝜蝂傳》,生動形象地諷刺貪得無厭、追名逐利的人。他在文中說,蝜蝂是一種喜歡背東西的小蟲,爬行時無論遇到什麼東西,總是抓過來揹著。東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疲勞也不停止,有朝一日,終於被那些東西壓到爬不起來了。

很多人活得不幸福,便是像蝜蝂一樣,自己給自己太多壓力,陷入內耗的怪圈。

久而久之,內心的包袱越來越重,前進的腳步也越來越慢。

滾紅塵,世事變遷,浮躁的往往是人心;誘惑世界,物慾橫流,糾結的往往是心態。人都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或喜悅或憂傷,或逍遙或沉重,或盲目或輕浮地過活,何時能夠沉澱內心,不隨波逐流,不為雜念所困,不為繁碎所累,認認真真地做回自己,聆聽和感受一下寧靜的內心,明白自己的來去和歸路?

托爾斯泰說:“慾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其實,我們每個人所擁有的財物,無論是房子、車子、金子……有形的無形的,沒有一樣是屬於你自己的,有的讓你暫時保管而已,到了最後,物歸何主,都未可知。既是身外物,就不奢戀才對,人懂得知足才會有快樂,心態也平和,一個心懷不滿的人即使擁有全世界也不會感到幸福的。

年紀越大越明白,其實一直和自己鬥爭的不是外界或他人,而是那個高敏感、低自尊、完美主義傾向的自己。

正如王明陽所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學會接納自己,停止內耗,清空心靈,做個內心簡單的“傻瓜”,是一個人最高階的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