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科技部:中國創新指數全球排名為何能10年間躍升23位?

中新社北京9月30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最新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2022》顯示,2022年中國創新能力綜合排名全球第11位,較上年提升1位,較2012年躍升23位。

最近10年間,中國創新指數世界排名為何能躍升23位?中國綜合創新能力為什麼能連續實現穩步提升?

中國科技部戰略規劃司副司長邢懷濱對此解讀稱,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科技事業發生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中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科技體制改革,持續加強基礎研究,集中力量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科技實力躍上新的大臺階,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不斷增強。

他認為,中國創新能力連續10年穩步提升,全球排名過去10年間躍升23位,主要得益於各類創新主體活力充分激發、創新產出多項指標全球領先、創新創業環境不斷最佳化、區域創新發展成效顯著等四方面因素。

——各類創新主體活力充分激發。科技部會同相關部門紮實落實關於創新驅動發展的頂層設計,持續深化計劃管理、成果轉化、資源共享、評價獎勵、收入分配等改革,科技體制改革143項重點任務全面完成,各類主體創新動力顯著增強,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持續提升。評價結果顯示,中國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不斷強化,全社會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中企業資金佔比全球排名第3位,較上年提升1位。企業對研發投入的重視程度日益增強;高校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產學研合作持續加強,高校與產業研發合作排名第5位,較2012年提升4位。

——創新產出多項指標全球領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中國科技界加強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競相湧現出一批重大創新成果。評價結果顯示,在制度、基礎設施、人力資本和研發、市場成熟度等7個維度中,中國知識和技術產出方面居世界第6位。中國創新產出多項指標長期處於世界前列。單位GDP(國內生產總值)的本國人發明專利申請量、實用新型專利申請量、工業品外觀設計申請量、商標數量均居世界第1位。產品出口位居世界前列,高技術產品淨出口佔貿易總額比重排名第4位,創意產品出口額佔貿易總額比重長期居世界首位。

——創新創業環境不斷最佳化。中國持續深化政府職能轉變,各相關部門出臺多項減稅降費、助企紓困政策,持續最佳化營商環境,完善現代化市場監管,有效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評價結果顯示,中國保護創新、激勵創新的制度環境持續最佳化,商業環境綜合得分排名第13位,創業政策與文化指標居第9位。國內市場規模排名保持世界首位,國內工業多樣化指標排名保持在第2位,為私營部門提供信貸金額佔GDP比重排名第4位,較2012年上升16位;為初創和成長型企業提供資金支援排名第9位。支撐創新的基礎設施日益完善,電子化參與度指標居世界第9位,比2012年提升54位;政府網路服務指標居世界第12位,比2012年提升47位;固定資本形成總額佔GDP比重居第3位。

——區域創新發展成效顯著。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張旭說,國家支援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推動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構建協同創新共同體,支援成渝、武漢等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加強東西部科技創新合作,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高新區建設,全國創新高地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區域創新格局。評價結果顯示,在132個經濟體中,中國進入全球百強的科技叢集數量達到21個,比2017年增加14個,數量首次與美國持平,居全球首位。

其中,北京、上海和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優勢突出,科技實力進入國際領先行列。在世界科技叢集排名中,深圳-香港-廣州排名第2位,北京居第3位,上海-蘇州排名第6位。這些地區《專利合作條約》(PCT,國際專利條約)專利申請量佔世界份額達到13%,科學論文產出佔世界份額達到7。7%。長三角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持續加強、成渝和武漢科技創新中心加速推進、黃河流域主要城市群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東北老工業基地加快轉型。

“我們將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堅定不移奮力攻堅克難,努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科技強國。”邢懷濱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