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綠林五大瓢把子:總瓢把子單雄信為義氣殞命,其餘四位瓢把子結局如何?

在隋唐英雄系列小說評書中,有五位綠林魁首,他們就是南七北六十三省五路綠林總瓢把子單通單雄信,東路綠林瓢把子尤通尤俊達,西路綠林瓢把子謝科謝映登,南路綠林瓢把子王勇王伯當,北路綠林瓢把子王宣王君可。

這五位綠林瓢把子除了謝科謝映登之外,在《舊唐書》、《新唐書》和《資治通鑑》中都能找到記載,但十分可惜的是,其中有三位瓢把子最終都身首異處,只有一直追隨秦瓊的那一位,為大唐立下了赫赫戰功,最後官封左武衛大將軍、琅琊郡公。

讀者諸君都知道,秦瓊在李世民登基後受封的軍職就是左武衛大將軍,所以唐人筆記一般都尊稱其為秦武衛:

“秦武衛勇力絕人,其所將槍逾越常制。初從太宗圍王充於洛陽,馳馬頓之城下而去,城中數十人,共拔不能動,叔寶復馳馬舉之以還。迄今國家每大陳設,必列於殿庭,以旌異之。”

秦瓊於貞觀十二年薨逝,他不但畫像凌煙閣,還跟尉遲敬德一樣成了唐朝以後的新一代門神,他們的前任是神荼鬱壘、關羽張飛:神荼鬱壘的名字很難唸對,關羽張飛只是客串了一段時間,後來關公的地位不斷提高,跑去南天門當了守將,就不站在百姓家門口了。

秦瓊除了畫像遍天下,他墓前的石人石馬,也是大唐開國元勳中獨一無二的,上柱國的勳位,相當於現在的特級戰鬥英雄,每個朝代都出不了幾個。

秦瓊憑著無雙忠義和超卓武功,成了名垂青史、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而咱們今天要說的這五位綠林瓢把子,在正史中的結局,好像沒有人比秦瓊更好,只有“神射將謝映登”。在道家典籍中留下了名字,在河南陝西和臺島上留下了仙蹤遺蹟:河南唐河、信陽、南陽有謝氏祠廟,陝西臨潼還發現謝映登行道碑,臺島明聖宮,祀奉的據說就是謝科謝映登。

謝映登不見於官修正史記載,很多演義小說和評書也把他和王伯當合二為一,變成了白衣勝雪、神箭無雙、文武全才的西魏丞相王伯當。

王伯當在正史中確有其人,他投唐後比秦瓊還早受封十六衛大將軍,他顧念舊情跟著叛逃的李密殉難之前,就已經官居正三品:

“高祖使密領本兵往黎陽,招集故時將士,經略世充。時王伯當為左武衛將軍,亦令為副。密行至桃林,高祖復徵之,密大懼,謀將叛。伯當頗止之,密不從。”

按照《舊唐書》列傳第三和第十八的記載,王伯當比秦瓊還早擔任左武衛大將軍,但是級別未必比秦瓊高:秦瓊在李淵朝雖然沒當十六衛大將軍,但卻早已受封從一品翼國公(爵)、正二品上柱國(勳),王伯當還是要給秦國公行禮的,而且上柱國是武將頂級勳位,可以說是“見官大三級”——任何武將見了上柱國,都得仰視。

不知道為什麼,王伯當投唐後,只當了官而沒有封爵授勳,他知道跟著李密叛逃是死路一條,但為了有始有終,還是選擇了這條不歸路:

"義士之立志也,不以存亡易心。伯當荷公恩禮,期以性命相報。公必不聽,今祗可同去,死生以之,然終恐無益也。"

李密志大才疏,最後身首異處,還連累了王伯當:

“盛彥師率步騎數千追躡,至陸渾縣南七十里,與密相及。彥師伏兵山谷,密軍半度,橫出擊,敗之,遂斬密,時年三十七。王伯當亦死之,與密俱傳首京師。”

王伯當傳首長安,單雄信則是被斬首於洛陽,他跟王伯當一樣,都是跟錯了人:單雄信原本是翟讓的朋友,和徐世勣(李勣、俆懋功)也是瓦崗軍創始人之一,最後因為複雜的原因跟隨了程咬金眼中的“巫嫗”王世充,王世充戰敗後帶著單雄信等人降唐,他自己保住了性命,卻斷送了單雄信一生。

之所以說單雄信歸附王世充的原因很複雜,還得從他跟翟讓的關係說起:

“單雄信者,曹州人也。翟讓與之友善。少驍健,尤能馬上用槍,密軍號為‘飛將’。”

李密殺害翟讓之後,還砍傷了徐世勣的脖子,是王伯當苦苦哀求,單雄信和徐世勣才撿了一條性命。

不知為什麼,捱了一刀的徐世勣這位十七歲就跟隨了翟讓的瓦崗軍創始人(韋城人翟讓聚眾為盜,勣往從之,時年十七),居然對李密忠心耿耿,不但將本部人馬以李密的名義降唐,李密王伯當被梟首後,又是他出面向李淵請求收葬。

徐世勣是真對李密忠心,還是要為世人典範且不去管他,心裡埋著仇恨種子的單雄信,終於找到機會為故主復仇,在偃師邙山之戰中投奔王世充,導致李密一敗塗地、一蹶不振。

單雄信是貪生怕死還是臥薪嚐膽,半壺老酒更願意相信後者,因為確切的史料表明,單雄信是一個極重義氣而輕視功名的好漢子:

“秦王圍東都,雄信拒戰,槍幾及王,徐世勣呵之曰:‘秦王也!’遂退。”

為了兄弟情義,單雄信收回了那足以改變歷史,也足以改變自己命運的一槍。讀者諸君試想一下,肯為了徐世勣而放棄蓋世奇功,單雄信怎會是貪生怕死之人?他向李密屈服,只是伺機復仇而已——如果他一時衝動跟李密拼命,只能跟著翟讓一起死不瞑目,這個仇就沒人去報了。

單雄信饒了李世民,李世民卻不肯放過單雄信,估計是洛陽城外那一槍給李世民造成了心理陰影,不殺單雄信,李世民下半輩子都要做噩夢,所以不管徐世勣如何哭求,李世民都不肯放單雄信一馬,南七北六十三省五路綠林總瓢把子單通單雄信,就這樣結束了他波瀾壯闊而又爭議頗多的一生。

南路綠林瓢把子王勇王伯當和總瓢把子單雄信在九泉之下還能重敘舊情,北路綠林瓢把子王宣王君可可就沒那個資格了——如果單雄信和王伯當知道了他後來的行徑,肯定會再殺死他一回:

“在職多縱逸,長史李玄道數以朝憲脅之,懼為所奏,殊不自安。後追入朝,行至渭南,殺驛史而遁。將奔突厥,為野人所殺,追削其封邑。”

王君廓就是小說中的大刀王君可,他比秦瓊、李密、王伯當還早歸唐,也比秦瓊王伯當更早受封十六衛大將軍。王君廓背離瓦崗軍投唐後,李淵封其為右武衛將軍、彭國公,還賜予其御馬,讓他“於殿庭乘之而出”。

王君廓在小說中長了關公相貌,在正史中卻是個卑鄙小人。廬江王李瑗是李淵的堂侄,十分信任倚重王君廓,結果被王君廓設計弄得謀反——王君廓攛掇李瑗謀反,就是想借平叛立大功:

“君廓故嘗為盜,勇力絕人,瑗倚仗之,許結婚姻,以布心腹。君廓素險薄,欲因事陷之以為己功。”

王君廓因為“平叛有功”而受封左領軍大將軍,兼幽州都督,李世民還把李瑗的家口盡數賜之,並給予其一千三百戶食邑,跟玄武門頭等功臣長孫無忌、尉遲敬德享受了同等待遇。

詐術換來的富貴不能久長,王君廓最後身死名滅,跟王伯當單雄信相比,王君廓的結局不可惜只可笑,而一直追隨秦瓊左右的尤俊達,也就是正史中的牛進達,應該是五位瓢把子中結局最好的一個:唐高宗李治永徽二年,左武衛大將軍、琅琊郡公牛進達去世,追贈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諡號為壯,並陪葬於昭陵。

我們細看《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就會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牛進達簡直就是小號的秦叔寶,不但官職一脈相承,就連諡號都一模一樣。

盤點完隋唐交替之際五位綠林瓢把子的生前身後名,忽然想起單田芳的評書《隋唐演義》中的一首詩:

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自高。與君共飲盞中酒,幾人哀傷幾人愁。

不管有沒有賈家樓四十六友,也不管單雄信等五人當沒當過綠林瓢把子,他們與秦瓊程咬金同為瓦崗舊將,結局卻有天壤之別,這讓我們在看清站好隊、跟對人的重要性的同時,也不禁產生了很多疑問:如果單雄信王伯當王君廓有秦瓊程咬金的品質和智慧,結局是不是會好很多?單雄信跟秦瓊程咬金牛進達吳黑闥一起投唐,是不是也能受封上柱國、開國公?在這些我們熟知的隋唐英雄好漢中,誰是江湖義氣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