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未雨綢繆蓄水 精打細算用水 樂清市民應對分割槽隔日供水“定兮定”

“請親們珍惜有限水資源,儘量一水多用,節約用水。”

“為了響應節水號召,我把頭髮都剪短了,省點洗頭水。”

“存了好幾桶水,足夠用上一兩天。”

10月25日起,樂清正式啟動應急分割槽隔日供水方案,以延長供水時間來保障居民用水。因事關民生,此方案迅速引起了市民的廣泛關注,但大家對“限水”表現得很平靜,也對分割槽隔日供水錶示理解。

取水。繆子丹 攝

不慌不亂早蓄水

昨日,家住樂清市城東街道後所社群的李老伯得知10月25日要停水,他把自家樓頂的水塔仔細檢查後,開啟水泵,將水塔裡的水蓄滿。全家五口人,水塔裡的水,夠一家人用上四五天。

“今年久晴無雨,天氣這麼幹旱,水庫用水緊張,這時候,樂清採取限制供水也是無可奈何的事,作為老百姓,我們應當配合,大家一起節約用水。”李老伯說,雖然家中有水塔,隔日供水對他們家的生活不會有太大影響,但他和家人平時就比較節約用水,都會把淘米水、煮過麵條的水,用來洗碗筷,去油又節水,淘洗衣服後的水用來拖地、衝馬桶等。

今年剛搬家到濱海新區居住的項大媽昨日一早就讓兒子把儲藏室裡的兩個牛奶桶拿出來,清洗乾淨後蓄滿水。“這兩個桶就是為了等停水之日再派上用場。”項大媽告訴記者,她唯一堅持要帶到新家的就是前年旱情時買的這兩個牛奶桶,因為前年停水,多虧買了這兩個水桶,解決了一家三口人的用水問題。所以今年上半年喬遷新居,無論如何她都堅持把水桶帶過來。項大媽說,這次得知限制供水的訊息後,她挺淡定的,沒有上一次那麼慌張和焦慮。

昨日,家住虹橋鎮的繆女士一大早從虹橋家中出發,帶著五六個4。3升的礦泉水桶來到淡溪鎮柏巖村,準備打些井裡的水回去備用。繆女士的奶奶就住在這個村,村裡有兩口井,井水清澈甘冽。昨日,得知10月25日淡溪、虹橋等地要實行隔日供水後,她擔心奶奶家停水後用水困難,於是一早過去,幫她家蓄了好幾桶水,自己也多帶了幾個水桶過去,打點井水回家,以便停水之日用來煮飯、燒開水用。當天,在她打井水時,看到不少村民也帶著大大小小的水桶過來,大家神情都很放鬆自然,也沒有人抱怨,在缺水的情況下,對於限制供水措施,大家都挺理解的。

取水。繆子丹 攝

絞盡腦汁巧省水

除做好合理蓄水準備外,市民節約用水的意識也在提升,不少市民早早就開始過起了“摳”水生活。

“從今天起,我打算改變一下自己的運動計劃,將跑步改為散步,為節水獻份力。”家住濱海新區勝華嘉園的王先生告訴記者,平時每週他都有好幾晚去新體育中心跑步,每次跑完10餘公里後都大汗淋漓的,回家衝個熱水澡是件很愜意的事。然而,近期樂清用水趨勢緊張,連在外地讀大學的兒子都很擔心家裡的用水情況,還在網上購買了很多礦泉水寄回家,以便停水之日以備不時之需,因此,他覺得自己也應該在節水“文章”上做點事,就改變運動計劃,用散步代替跑步,出汗量少了,就可以減少洗澡和洗衣的用水量,也達到了健身的目的,何樂而不為呢!

說起比較費水的行為,洗車必須要算一個。家住市區海上明月小區的趙先生對車子十分愛護,平時十天半個月就到洗車店洗一次,省時省力,洗得也乾淨。一個多月前,他意識到樂清缺水嚴重,洗車時看著水嘩嘩淌,有點心疼。為了節約用水,他開始摸索起自己洗車的門道來。“洗車的水,是用家裡洗衣機脫水後的水,能收集兩三桶。”趙先生笑道,他參考“小紅書”APP裡的方法,準備了四條舊毛巾,先用勺子舀水,沖洗一下車體表面,洗掉浮塵,然後把兩條毛巾多蘸些水,直接擦車,先用一條從車頂往下擦,然後用第二條以同樣的順序擦,擦完後再換第三條新毛巾擦一遍,基本就乾淨了,最後用第四條最乾淨的毛巾,先擦洗車內座位椅、方向盤等部位,再擦一遍車身就可以了,這樣大約兩桶水就能洗乾淨整輛車,與洗車店相比,省水又省錢。

節水。楊海虹 攝

“借這次樂清限制供水的機會,我好好教育一把孫子關於節水的理念。”昨日,家住樂清市區鴻源小區的金曉玉跟記者講述了一段教育孫子的節水趣事,小孫子跳跳今年3歲,活潑好動,尤其愛玩水,趁大人不注意,就溜到廚房或衛生間裡,把水龍頭開啟玩水,或是亂按沖水馬桶的按鈕,怎麼教都記不住。前不久,金曉玉看到家附近的河水越來越淺,有些地方河床都露出來了,她跑到菜市場買了兩條泥鰍,對孫子說:“跳跳,泥鰍的家在河裡,放它回家好不好?”跳跳拍手叫好,於是兩人帶著泥鰍來到河邊。“奶奶,河裡的水這麼少,泥鰍能活下去嗎?”金曉玉連忙抓住機會道:“水是生命之源,也會有用完的一天。如果河裡沒水了,泥鰍就活不下去,地球上沒水了,我們人也會活不下去,所以,我們要節約每一滴水。” 金曉玉告訴記者,這件事後,孫子再也沒有亂玩水了,還經常盯著他的爸爸媽媽,讓他們節約用水。

藍媒聯盟•樂清市融媒體中心記者:楊海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