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760元推動一次網暴?絕不容忍“網路黑社會”為所欲為!

網路水軍組織的可怕、可惡之處在於,其締結並掌握著一張由龐大水軍組成的“能量網”,可以輕易實施針對某個人、某件事、某個話題輿論風向的人為操作,並挑動公眾極端情緒,左右網路秩序乃至他人命運。

760元能做什麼?據11月11日《中國新聞週刊》報道,這筆錢可能掀起一場網路暴力——發生於2020年“教師體罰學生致其吐血”的“廣州血衣案”,涉案女子花760元購買了10萬微博“殭屍粉”、2萬點贊數和1萬轉發數,讓自己編造的話題迅速擴大曝光量,衝上社交媒體熱搜榜首,導致相關教師遭到網暴、停職等傷害。在有關部門介入調查後,背後的網路水軍浮出水面,相關涉案人員被依法處理。媒體報道揭示,網路水軍已擁有一條完整的產業鏈,不僅可以炒作話題、捧踩特定的人或事件,更掌握龐大的水軍體系來製造“真人轉評贊”,混淆網路空間視聽,甚至對特定物件實施圍攻、“爆破”。

僱網路水軍成本之低、危害之大,令人驚駭。從報道來看,近年來,網路水軍產業鏈正在不斷髮展壯大,他們分工明確,上下游層層分包,高效有序,能量超乎很多人想象——從增長粉絲及轉評贊數量,到具有某些目的的炒作、引導話題,乃至刷單炒信、開展不正當商業競爭,抑或是助人洩私憤、報私仇,幾乎為所欲為,被網友稱為“網路黑社會”。

網路水軍僱傭者的目的複雜,有的為了針對某人某事發洩不滿;有的以特定物件為敲詐勒索的精準目標,“不給錢就罵你”;有的則為了提高關注度或實現吸粉、流量變現等;有些商業主體是為了貶低競爭對手或抬高自身美譽度。不論哪種情形,從僱傭網路水軍的那一刻起,後果都可能超出預料和控制。

網路水軍組織者熟諳各網路平臺的規則,最大限度地鑽空子、繞開反水軍程式、騙過稽核機制;相關技術迭代發展,網路水軍的技術架構人員、黑產鏈條從業者及僱主等均已形成某種默契,隱秘而隨手可及;組織網路水軍活動成本低、上手快、靈活性和隱蔽性強,打擊難度較大,這也給了網路水軍喘息和壯大的機會。

網路水軍掀起一場網暴將無辜者捲入其中,可能就在須臾之間。網路水軍組織的可怕、可惡之處在於,其締結並掌握著一張由龐大水軍組成的“能量網”,可以輕易實施針對某個人、某件事、某個話題輿論風向的人為操作,並挑動公眾極端情緒,左右網路秩序乃至他人命運。

網路水軍橫行,侵害個人的人格權和名譽權,損害公平的商業競爭環境,危害網路空間的公共秩序。就普通百姓而言,我們見過不少遭遇網路暴力而毫無招架能力的人,或工作生活一團糟,或難以抵擋洶洶謾罵而走上極端道路;在市場競爭中,網路水軍不僅為“劣幣驅逐良幣”助紂為虐,更對公平競爭和誠實信用發起挑戰;在社會層面,網路水軍攪動輿論風雲,擾亂社會秩序,侵蝕社會誠信的基石。

我們不能容忍依附於虛擬空間的罪惡不斷滋長,法不能向不法讓步。近幾年,網路安全法、個人資訊保護法、電子商務法以及有關司法解釋等,都對打擊網路水軍、治理網路暴力等問題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支撐。公安機關連續開展“淨網”專項行動,持續打擊網路水軍,今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更明確加強對流量造假、黑公關、網路水軍全過程、全鏈條的治理。目前,全國範圍內正在開展為期6個月的依法打擊整治網路水軍專項工作。有關網際網路平臺也正在加快完善升級反水軍程式、識別響應機制。

從“廣州血衣案”到“網課爆破”,充斥網路水軍魅影的極端事件,推動著公眾更清醒地認識網路水軍的危害,也凝聚起多方合力構建和諧、清朗網路空間及秩序的力量。良法善治,民心所向,絕不能讓網路水軍為所欲為。這場事關普通百姓利益與社會安寧的博弈,需要我們全力以赴。

文/工人日報-中工網評論員 吳迪

編輯/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