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2022年必看劇目,除了《人世間》,還有四部作品也不容錯過!

2022年轉眼即逝,若是要問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裡,有哪些必看的劇目,個人推薦以下五部作品。

《人世間》

《人世間》堪稱繼《人民的名義》之後,又一部現象級的連續劇,哭麻了不計其數的觀眾。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同樣非常牛,首輪播出尚未完全結束,二輪播出已經安排上了,三輪、四輪……更是在排隊中。在個人的印象中,如此情形在國內電視劇史上當屬首次,足見其的火爆程度。

至於《人世間》為什麼會受到觀眾們的青睞,個人始終堅持一個觀點,原著作者梁曉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人世間》作為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小說,如果想要打動觀眾,前提條件是作者必須要有“生活”。這個“生活”指作者的人生經歷與小說中的故事背景存在著交集,再直言不諱一些,作者曾經就生活在相同的環境之下。

翻開梁曉聲的履歷不難發現,其出生於1949年的哈爾濱、1968年趕上了“上山下鄉”,後來到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服役了7年。對比一下《人世間》,很多時間點都能夠對得上,並且與周秉義的人生軌跡頗為相似。正因為梁曉聲是那個時代的人,也身處在當時的大環境之中,才能將《人世間》寫得如此感人至深。

當然了,也得感謝《人世間》的影視製作團隊,雖然在劇情方面有“美化”,但卻懂得掌握分寸,沒有進行徹底的“魔改”。平心而論,小說拍成影視作品,改編是在所難免的,如何留住原著的精髓,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多部國產劇皆失敗於此,例如《幸福到萬家》,改編自小說《秋菊傳奇》,而《秋菊傳奇》始於上個世紀80年代,與《幸福到萬家》中的時間線相差了至少20年以上。加之,編劇趙冬苓早在1987年就進入山東影視製作中心工作了,缺乏2000年之後在農村生活的經歷,寫出來的劇本自然無法與《人世間》相提並論了。

一言以蔽之,《人世間》的成功在於其擺脫了大部分國產劇的通病,少一個通病,質量就會上升一大截,由此成為了現象級的大作。

《開端》

對於這部劇,個人敢斷言,要是晚個十年八年播出,說不定就是爛大街的地攤貨。儘管無限流影視作品在國外早已司空見慣了,但在國內市場上,暫時還算得上緊俏貨,而《開端》幾乎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不必拍得有多好,中規中矩即可,新穎的構思足以吸引大眾的眼球。

說到構思新穎,實際上並非指引入了“莫比烏斯環”這個無限迴圈的概念,而是多視角切入故事的描述手法。每一次迴圈,男女主角都在嘗試與不同的乘客進行合作,以求來阻止悲劇的發生。在這個過程之中,觀眾逐漸瞭解了這些“配角”們的過往,可以說每一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故事,人人皆是各自人生的主角。一旦炸彈爆炸,可能不會有太多人去關注他們,但對其家人造成的心理創傷,並不會因此而弱於主角們的至親。換而言之,以貌似科幻的呈現方式,詮釋了單一社會事件對不同人群造成的影響。

至於圓滿的大結局,強調的是有因必有果,“鍋叔”、“鍋姨”今日之極端,完全來源於二人女兒曾經的無助。如果想要從根本上杜絕類似的悲劇,等到迫在眉睫再去解決,恐怕為時已晚,畢竟現實中沒有無限迴圈的“莫比烏斯環”式重生。唯有當最初的惡果尚未釀成之時,便及時予以重視,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對決》

首先有一點必須承認,《對決》的確有爛尾之嫌,也是這部劇為數不多的美中不足之處。但在當下的連續劇市場,不少劇習慣於給自己貼標籤,但多為掛羊頭賣狗肉,實則貨不對板。不過在這方面,《對決》顯得異常良心,說“刑偵反黑”就是“刑偵反黑”。

以“刑偵”為例,劇中小瑞士那一槍是誰開的以及警局內部的臥底身份,讓追劇的觀眾各種猜測,成功營造出了懸疑的氛圍,吊足了眾人的胃口。不僅如此,還有王進康筆記本中的內容,也使得一眾看客絞盡了腦汁去揣測,究竟是製毒配方or稀有礦產?

“反黑” 方面,陳錦輝、陳錦發兩兄弟的黑社會大佬形象可謂是深入人心,頗有些《征服》中劉華強的味道,反派歸反派,但並不缺乏人格魅力。大家要意識到,相當一部分影視作品,為了突出正面人物的大義凜然,會下意識將反派塑造得過於臉譜化。其實這是大忌,人之初性本善,從心地善良的普通人到無惡不作的黑社會頭目,必然會有一個轉變的過程。例如陳錦輝、陳錦發,小時候同樣遭受過地痞、惡霸的欺負,為了不再被欺負,他們活成了自己曾經討厭的樣子。即便是在當下,兩人也不是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身上多多少少會有一些人性的閃光點,比方說陳錦輝的義氣。如何去塑造反派身上的“善”,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角色的成功與否,顯而易見《對決》做得還可以。

雖說《對決》的瑕疵不少,但是以24集的體量來說,已經做得相當不錯了,個人認為要強於同等篇幅的《縣委大院》。

《警察榮譽》

《警察榮譽》有些類似於《對決》,毛病一大堆,但整體而言瑕不掩瑜。起碼講了一些比較真的事兒,比方說輔警,工資、福利待遇低,但工作的危險程度絲毫不亞於民警。從而解釋了,為什麼生活中的輔警不給力,除了不具備執法權,微薄的收入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用老百姓的話來說,拿多少錢幹多少活兒,要求月薪兩、三千的輔警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確是強人所難了。

再比如說夏潔,父親因公殉職,母親便以此為由多次向組織上提出不合理要求,繼而引起了廣大觀眾的熱烈討論。雖說大家一致認為夏潔母親過分了,但主要出發點還是源於其違背了夏潔的意願,除此之外的話,罕有人能夠說出夏潔母親究竟錯在哪裡了?

平心而論,夏潔母親並非全然胡攪蠻纏,而是對錯各一半。對的部分,丈夫因公殉職,夏潔母親要求組織上給夏潔安排一個安全的工作崗位,原則上是合情合理的。只是夏潔本人過於要強,未能體會母親的憂慮,繼而激化了母親與所長等人之間的隔閡,幸好後來彼此解開了心結。

錯的部分,夏潔父親的犧牲,儘管夏潔師父有責任,但夏潔母親也不應該一輩子揪住不放。由此聯想到了汪小菲和大S的事情,顯而易見大多數網友選擇了站邊汪小菲,儘管汪小菲的確有婚內出軌之嫌,但並不意味著大S可以為所欲為。從離婚協議的內容來看,汪小菲給予了大S足夠多的賠償,但大S卻拿著前夫的卡瘋狂消費,而且用於支付自己的二婚費用,甚至是給現任丈夫具俊曄買禮。過分與否,可謂是公道自在人心,抓住別人的錯處,企圖佔一輩子的便宜,本質上就是慾壑難填。

雖然大S不夠格與夏潔媽媽相提並論,但兩件事的道理大同小異,功勞、罪過皆是有價的,一旦過度索取,性質也就變了。

《底線》

《底線》的亮點在於結合了現實中的熱門案件,可有沒有人想過,在眼花繚亂的熱門案子背後,作為普通觀眾而言,究竟能從中得到哪些啟示?

對於個人來說,首推大家關注“奶茶加盟案”,原因非常簡單,可以深刻體會到什麼叫“你不懂法,法不懂你”。小情侶與加盟商簽訂加盟合同時,不僅己方沒有仔細閱讀合同,而且主動打斷了加盟商對合同條款的釋義。換而言之,小情侶在不清楚合同的具體內容的前提下,便籤上了自己的名字,這就是不懂法的表現。既然小情侶不懂法,那麼當與加盟商對簿公堂時,法自然也不會懂小情侶。由此闡述了一個道理,想要用法律來維護自身的權益,那麼就一定要懂法。法律條款不熟不要緊,必要的時候可以諮詢律師,在當下的社會中,這是每一個心智健全的自然人必備技能,否則註定吃虧上當。

其次,有心人也可以留意一下“跳車案”中涉及的“安樂死”,琢磨琢磨“安樂死”的利與弊。誠然,的確有很多人不堪病痛的折磨,期望可以早些結束自己的生命。看似是一件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案,既讓病患免於了痛苦,又緩解了家屬的心理、經濟壓力。可“安樂死”一旦合法化了,極有可能會出現以下情況,例如家屬主動勸說患者接受“安樂死”。勸說者只要講出患者不死會給家人造成負擔的狠話,相信一部分患者便會心灰意冷,因為最親近的人都開始嫌棄自己了,活著也沒有什麼意義了。對於失去表達能力的患者,甚至有可能會遭遇到強行“安樂死”,那麼“安樂死”也就徹底變質了。

綜上所述,《底線》中那些熱門案件,實際上對普通人的意義不大,就是看個熱鬧罷了。真正能涉及到個人利益的案例,往往是那些不起眼的小case,所以不要因小失大。

結語

以上是個人心目中,2022年必看的五部劇,那麼你還認為哪些劇非看不可呢?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