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李世民是如何開創貞觀之治的?倆資料表明,貞觀比開皇更值得尊敬

歷史上有好幾個大治的時期,比如西漢的“文景之治”,隋朝的“開皇之治”,唐朝的“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明朝的“仁宣之治”,清朝的“康乾盛世”等等。

這裡面,要論名氣最大的恐怕要屬“貞觀之治”。

不過,如果真的把它們的成績單亮出來比一比就會發現,所謂“貞觀之治”有點徒有虛表,不光與前面的幾大盛世不是一個量級,甚至連東漢的“明章之治”都沒法比。

李世民就曾經說過:“比至末年,計天下儲積,得供五六十年。”意思是,隋朝糧倉的儲蓄足夠天下吃五六十年,而唐朝直到貞觀十五、十六年才徹底解決糧食危機問題。

這一個數字就表明,貞觀年間的國力與開皇年間差距太大。

那麼,貞觀之治真的是吹出來的肥皂泡嗎?當然不是,要不然哪來天可汗的稱號?又哪來“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的美譽?

我們先看一下,李世民的“貞觀之治”究竟是如何開創的。

一、落實均田制,鼓勵拓荒耕種

古代中國是農業社會,土地是命根子,每一個王朝的沒落都跟土地兼併有關。唐朝承襲了北朝以來的均田制,但這個制度執行起來氣很不容易,其難點有二:

其一,來自豪族集團的阻力。

要想真正實現均田,就必須從那些豪族手上奪回他們佔有的田地。唐朝的建立,與關隴貴族集團的支援密不可分,李家人坐天下,勢必與這些豪族分享成果。

比如長孫氏、獨孤氏、宇文氏、於氏、裴氏、韋氏,以及山東的崔氏、高氏、趙氏等等。再加上為李唐建立立下汗馬功勞的新貴族,也都需要冊封。

所以,所謂的均田制不可能完全做到,只能在一定範圍內加以遏制。

其二,來自土地與人口分佈的矛盾。

貞觀年間的均田制規定,每一個丁男可得土地一頃。這個制度也很難落實,因為人口分佈並不均勻,比如關中地區人口密度非常大,根本沒那麼多土地可供應。

這就形成了“窄鄉”(人口多、土地少的鄉)和“寬鄉”(人口少、土地多的鄉)的矛盾。

針對第一個難點,李世民一方面督促各地官員清查土地,沒收非法所得,另一方面將皇家佔有的宮、觀地產釋放出來,供應給缺地的農民。

針對窄鄉與寬鄉的矛盾,李世民出臺了多項配套政策,鼓勵窄鄉的農民遷居寬鄉。比如“分房就食”,遷徙的農民獲得基本生活的救助,相關官員“勸勉”有功的,令考功司記錄作為政績考核。

再比如,在新頒佈的《唐律》中還規定,在寬鄉多佔田、佔田不及時耕種都不會受到處罰。遷徙到一千里外的農民,免稅賦三年,五百里外的免稅賦兩年,三百里外的免稅賦一年。官員如果違反規定,判刑兩年。

二、輕徭薄賦,減輕農民負擔

李世民在位二十三年,先後十三次下達減免稅負的命令,其中一次是全國性的。從數字上來看,這個力度不算太大,但考慮到貞觀年間薄弱的經濟基礎,這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相對於“薄賦”,李世民的力度更多地作用在了“輕徭”和“勸耕”上。

隋王朝的滅亡,很的程度上要歸咎於隋煬帝對徭役的濫徵。大量的役工死於非命,既導致了人口的減損,又耽誤了農時,這對農業社會的傷害遠比戰爭本身還要可怕。

這在一點上,李世民首先做到了“克己”。

貞觀元年,他原本想建一座宮殿,材料都買好了,最後還是考慮到徵用徭役數量太大而放棄了。貞觀二年,大臣們提議修建一座臺閣,也被他否決了。

為了防止地方官員濫用民力,李世民就大型工事修建如何徵用徭役修訂了《營繕令》,規定工程動工前必須將徭役數量上報尚書省,得到同意後才允許開工。

同時規定,官員如果徵用徭役超過“十庸”(200個工)以“坐贓論”。

貞觀三年,李世民重拾廢棄了幾百年的籍田禮,他“親祭先農,躬御耒耜,藉於千畝之甸。”這件事轟動全國,以至於“觀者莫不駭躍”。

他不是做做樣子,還在皇家園林裡親自種了幾畝地。有一次他對大臣們說:“有時候我鋤草,才半畝就累得不行了。”

他還要求官員們必須下到地裡接觸農民,嚴厲打擊遊手好閒之徒。

為了不耽誤農時,李世民還將國家大型典儀的時間,一律挪到農閒時。

三、招撫流亡,鼓勵生育增加人口

人口是一個社會發達程度的重要標誌,隋末戰亂,導致人口銳減,唐朝建立時全國僅剩下200萬戶。按每戶4口計算,頂多也就800萬人。

這其中,逃亡於北地,以及被突厥、党項、薛延陀等虜獲的漢民達幾百萬人。

貞觀三年、四年、二十一年,李世民透過談判和贖買的辦法,先後解救回二百萬人口。

為了增減人口,貞觀元年李世民頒佈“勸勉民間嫁娶詔”,規定男子二十,女子十五為法定婚嫁年齡;鰥夫、寡婦不在服喪期的都可以自由婚嫁;生男孩一人,獎勵粟一石。

同時,將鰥寡數量、人口增減等作為官員的考核指標。

詔書中還有一條有趣的規定:資送。婚配男女中,難免有雙方貧富差距比較大的情況。為了促成婚姻,詔書責令當地官員,給貧困一方提供資助。

這相當於由官方幫女方置辦嫁妝,或者給男方提供彩禮。

李世民還兩次釋放宮女,第一次達三千人,第二次數量不詳。這些宮女回到民間,對人口的繁衍起到了推動作用。

四、興修水利,促進農民發展

貞觀年間是一個水旱頻發的時期,貞觀十一年的落水氾濫,一夜沖走了六百戶居民的財產。

根據《唐六典》記載,貞觀年間,工部增設了水部郎中和員外郎,京師增設都水監,將水利和水運分列管理,並頒佈《水部式》作為管理法典。

貞觀十八年,太常卿韋挺就因為沒有事先視察河道,導致六百艘糧船不能行船,被“械送洛陽”。

揚州大都督長史李襲譽引雷陂水、築勾城塘,灌溉良田八百頃。滄州刺史薛大鼎疏通無棣河、長蘆河、漳河、衡河,解除了滄州夏澇之苦和農田灌溉之利。

這些水利工程的興修對農業生產的促進起到了巨大的推動意義。

貞觀初年,剛剛走出戰亂不久的大唐還處於民生凋敝狀態,直到貞觀四年關中豐收,從洛陽到泰山一帶依舊是“人煙斷絕,雞犬不聞”。

貞觀六年、七年連續豐收,山東地區才逐漸恢復了生機。

貞觀十三年至十六年,連續四年的豐收,才讓大唐帝國糧價大跌,人們終於依稀可見大唐盛世的到來。

這一路走下來,李世民可謂殫精極慮,戰戰兢兢。

當然,以上僅是從民生、經濟,這個最重要的角度分析了“貞觀之治”的舉措,它與開皇之治相比,究竟有多大差距呢?

實事求是講,差距很大,我們僅從人口和賦稅兩個指標做一個粗淺的比較。

隋文帝即位之初天下人口有713萬戶,3101萬人,到隋煬帝即位時,人口發展到891萬戶,4602萬人,分別增長了25%和48%。

李世民即位之初天下人口數量約為300萬戶,高宗李治即位時,人口增長到380萬戶,增長了27%。人口數量不詳,按每戶4人計算,貞觀末期人口約為1520萬人。

隋朝的田租為每丁戶3石,外加義倉收儲0。7石(等同於田租),隋廷全國每年的糧食收入達3300萬石。

貞觀時期的田租為每丁戶2石,義倉收儲以自願方式,不強制,具體數字不詳,每年的合計田租收入約為600-800萬石。

庸和調的徵收比例相同,不做比較。

從以上數字可以看出,貞觀之治的成果與開皇之治相比,確實相差懸殊,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

事實上,開皇之治時,全國的耕地面積達到了19。4億畝,創下帝制時期的巔峰,後人再也沒有超出過;而唐朝直到開元時期才達到14。3億畝。

這麼一看,貞觀之治是不是真的就是假大空呢?我個人不這麼看。

首先,一個王朝的政績不光要看絕對值,還要看增長率,要比較起點。

隋文帝的隋朝是篡奪北周的江山而建立,整個北方地區雖然也處於戰爭狀態,但從烈度上看,已經遠不如東魏和西魏時期,基本的農業生產可以正常開展,人口數量也在猛增。

而唐朝建立之初可謂一片凋零,隋末的戰亂遍及全國各地,從隋煬帝大業九年至唐朝武德四年,整整十年戰亂,使人口數量減少了約80%,國家的經濟基礎已經被徹底摧毀了。

很顯然,貞觀之治的起點太低了,將它和開皇之治放在一個頻道上對比就顯得很不公平。

有人說,貞觀之治吃了開皇之治的老本,光存糧就讓唐朝吃了五六十年。這話一點不靠譜,什麼樣的糧食能儲存五六十年不變質?

根據史書記載,隋唐時期的糧食儲備有明確的時間規定:乾燥地區粟9年,米5年,潮溼地區粟5年,米3年。

按隋朝的人口計算,即便當時的幾大倉都裝滿了,也不夠全國人吃三年。所以,李世民的話只是個虛擬說辭,大意是說,假如能把那些年虛耗的積攢起來,夠我們用五六十年。

其次,貞觀之治的外部條件遠不如隋朝,李世民在位期間戰爭不斷。

開皇年間最大的一場戰爭就是滅陳之戰,除此而外雖然跟匈奴有些許摩擦,但從烈度上講,與貞觀年間遠遠無法相提並論。

您可能詫異,李淵在位期間不是已經統一全國了嗎?戰爭何來?

來自於北部和西部邊境,突厥、吐谷渾、薛延陀、吐蕃、高昌回鶻,以及高句麗的騷擾和入侵。

貞觀三年、四年滅東突厥,貞觀八年滅吐谷渾,貞觀十二年抗擊吐蕃,貞觀十三年徵高昌,貞觀十五年徵薛延陀,貞觀十九年徵高句麗、再徵薛延陀,貞觀二十年徵西域,貞觀二十二年還跟天竺小摩擦了一下。

這些戰爭動輒十幾萬、二十幾萬大軍,短則數月,長則數年,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

因此貞觀之治是在負重前行,完全沒有開皇之治的“瀟灑”。同時請別忘了,貞觀之治還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我個人認為,貞觀之治的成績單雖然不算亮眼,但能做到這一步已實屬不易,你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