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藏在深閨人不識”的德昂族酸茶 孕育出獨特的微酸滋味 | 成功申遺

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

“一早起床,就看到媒體都在報道了中國茶申遺成功了,我也很激動。我們德昂族酸茶製作技藝作為子專案之一,我身為製茶人和傳承人,真的感覺帶給了我們很大的光環。”11月30日,當德昂族酸茶製作技藝州級傳承人盧鳳美興奮愉悅的聲音,透過電話傳到封面新聞記者的耳中時,語氣中的欣喜之情已經難以掩蓋。就在前一日的夜晚,中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透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意味著,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開始種茶、採茶、製茶和飲茶。歲月變遷中,發展出綠茶、黃茶、黑茶、白茶、烏龍茶、紅茶六大茶類及花茶等再加工茶,2000多種茶品,供人飲用與分享。而此次申遺成功“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由來自全國的44個子專案聯合申報。其中,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的德昂族酸茶製作技藝,就名列其中。在非遺傳承人盧鳳美的講述中,能夠看到德昂族獨特的茶文化,更能感受到酸茶製作技藝的匠心獨運。

德昂族

盧鳳美在酸茶生產中

以茶為禮的德昂族

孕育出滋味不凡的酸茶

嗅之微酸,品之柔澀,回味甘美……說起德昂族酸茶,恐怕除去對茶葉頗有研究的愛好者外,知之者甚少。相較於子專案中的黑茶、普洱茶、烏龍茶、綠茶等“響噹噹”的茶葉種類,酸茶的存在,的確顯得獨樹一幟。“藏在深閨人不識,微酸微苦味甘甜”,這句詩形容的是德昂族的酸茶,以及其祖輩相傳的製茶工藝。

“德昂族酸茶歷史悠久,而德昂族更是一個有著悠久種植茶樹和飲茶歷史的民族,被譽為‘古老的茶農’。要知道,德昂族以茶葉為圖騰,每家每戶都栽種茶樹,他們居住過的地方都種植茶樹。”盧鳳美說到,德昂族獨特的茶文化,更孕育出了其以茶為禮的風俗,講究茶到意到,茶葉在其社會交往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德昂族有迎客茶、提親茶、求助茶、道歉茶、建房茶等等,處處離不開茶。如果兩人產生矛盾,有過失的一方只要送一包茶,就可求得對方的諒解,稱之為‘道歉茶’。還有‘提親茶’,如果小夥子有心儀的姑娘,就在她家的樓房中吊一包茶,倘若姑娘也有意,會將茶葉收下,然後就可以去說親了。假若沒有收下,那就是不同意。”

德昂族獨特的茶文化,也誕生了滋味不凡的酸茶。據盧鳳美介紹,德昂族酸茶風味獨特,酸澀回甜,湯色金黃透亮,其中微微的酸味,更成為了其最特別的存在。“在德昂族居住的芒市,這裡是熱帶季風氣候,比較溼熱。當地人也比較愛吃發酵的食物,而酸茶就是在這樣的氣候中形成的。而酸茶獨特的風味,則源自獨特的發酵製作工藝,發酵是酸茶製作中最核心的部分,酸茶屬於無氧深度發酵茶,製作週期長、工序要求高。”

盧鳳美說到,酸茶經過無氧發酵之後,自然產生的酸味,是一種混合了花果香、蜜香,甚至是乳酪香的酸香。“放眼全國、全世界的茶葉,這種滋味都是數一數二的。”

盧鳳美在酸茶生產中

盧鳳美在酸茶生產中

用33年“茶齡”投身傳承技藝

“用心將接力棒傳下去”

說起德昂族酸茶,盧鳳美的言語間滿是欣喜和自豪,侃侃而談到這項製作技藝的別具匠心。但說起從事這項技藝的契機,盧鳳美也直言道,其實自己剛進入茶葉製作領域時,也並不是全然接受的。

“我從20歲就開始做茶了,至今已經有33年的‘茶齡’。我是從小就知道有德昂族的酸茶,但作為很早就做茶的人來說,我一開始認為民間不一定能接受這種味道。”但沒想到,2009年的一次偶然,盧鳳美在拜訪老師的過程中,被老師強烈“安利”了德昂族酸茶。“當時老師帶了一點兒,讓我們都嚐嚐。我喝了以後,就覺得口舌生津,心情愉悅。我自問當時做了快20年的茶,但卻從來沒有遇到過,讓我心情變得如此好的茶葉。”於是,盧鳳美深深折服於酸產的滋味當中,就下定決心要學習這門製作工藝,這一學,就是10多年的時間。

“其實民間的這種傳統制作工藝,是需要慢慢來規範和細化,再到市場上來被大眾認知的。”自古以來,德昂族酸茶的製茶技藝都是口傳口授,言傳身教,代代相傳。而盧鳳美所在的茶企,在延續德昂酸茶的傳統古法制作方法上,制定了產品標準,進行規範化、標準化的生產。“到了2013年,我覺得我們的酸茶可以上市了,當時製作了大概幾百公斤的酸茶,數量不多。但很多人喝到之後,都覺得很好喝。”

如今,在中國茶申遺成功的節點上,盧鳳美也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能看到這個“小眾”的茶葉,和其背後的製造工藝。盧鳳美也坦言道,做酸茶發酵的時間長,中間的過程又苦又累,所以需要更有恆心毅力的人,加入到這個行業中來。“這是很好的瑰寶,希望得到更多的人關心。既然從事了這門技藝,我也有義務和責任、信心,做好傳承工作。同時,我也希望能將接力棒給傳下去,慢慢得到更多人的認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