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一個人不想說話,也不想跟人打交道,說明了人生的三種狀態

在我們身邊,總有一些人,不合群,也不想搭理誰,態度非常冷漠。

我們習慣性用這樣兩句話來理解不合群的人,或者安慰不合群的自己——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猛獸獨來獨往,牛羊才成群結隊。

似乎,每個人都為“孤獨”尋找理由,並且說明“孤獨的人”,就是生活中的強者,是社會上最貴氣的人。

事實上,一個人不想說話,也不想跟人打交道,說明了人生的三種狀態,和想象的不太一樣。

01

“道不同不相為謀”:有目標,並且目標和別人不一樣的人,只能獨來獨往。

有的人,內心是非常期待合群的,並且很想加入到高階的群體去。想一想,要是可以巴結高人,自己就能被拉一把,從而迅速崛起。

攀龍附鳳,雖然是一個貶義詞,但是在人生髮展上,是有一定好處的。好和壞,是死對頭,也是搭檔,還相輔相成。

明代的馮夢龍,因為寫下了《警世通言》等書而著名,但是他在寫書之前,生活很不順。

本想多讀點書,能夠一舉高中。但是考場沒有青睞他。讀書得來的朋友,也各奔東西,有人高中了,和他不在一個層次。

愛上了名妓侯慧卿,但是拿不出銀子幫其贖身,只能眼睜睜看著心愛的人,跟隨富人回家,卿卿我我。

經過多番思考,他決定在家長寫書。

直到五十七歲,他才做了貢生,破例授予丹徒訓導的官職。

很多人,本來和你同路,但是走著走著就散了,走著走著就不同層次了。

我們小時候,有玩伴;讀書時,有同學;長大了,有同事;逢年過節有親戚。但是能夠陪你走很久的人,只有自己的家人。

看清了人生路的真相,你就會變得不想說話,不想和人打交道。因為你的話,和別人的想法不一樣,每個人的格局也不一樣,顯得很多餘。

當你強行加入群體時,發現別人的路,不適合你,因而不得不退出來。

有的路,註定是“孤獨的”,你只能一個人走下去。也就是這樣的狀態,讓你有了一個人的精彩,從而匯聚了光芒。

要知道,一個人發光,雖然微弱,但是人生不再迷茫,未嘗不是好事。正如馮夢龍在書裡寫的

:“居不幽者志不廣,形不愁者思不遠。”

把自己遺棄在圈子之外,就能努力發展志趣,走得更遠。別人只會礙手礙腳。

02

“弱者無社交”:非常落魄的人,走到哪裡都被人瞧不起,顯得格格不入。

如果你參加飯局,就會發現“排座”的方法:有錢有勢的人、長輩,在主要位置,落魄的人、可有可無的人,往往在最不好的位置,甚至沒有位置。

如果你在單位是一個普通人,那麼你參與應酬,往往要為大家服務,而不是坐在飯局上,和大家扯關係。

人生沉沉浮浮,很正常。但是你的沉下去的那一刻,或者在沒有崛起之前,是不要努力發聲的,社交也是可有可無的。

識時務者為俊傑。認識了自己的落魄,那就順理成章地學會了沉默,淡出了圈子。

北宋的王安石,第一次被罷相之後,舉薦呂惠卿任參知政事,韓絳做宰相。

讓人難以理解的是,呂惠卿掌握大權後,想盡辦法阻止王安石再次被啟用,還在鄭俠案件中,故意牽涉到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國;在李士寧案件中,讓王安石牽涉其中,難以翻身。

王安石第二次罷相之後,隱居江寧,過著普通人的生活,雖然有蘇東坡等人來拜訪他,但是人生的冷清,仍舊無法避免。

反對王安石變法的司馬光,說了這樣一句話

:“人言安石奸邪,則毀之太過;但不曉事,又執拗耳。”

當你有價值的時候,你的社交就有了價值,你的言語就會得到很多的掌聲,若不是這樣,還是少說幾句,少去湊熱鬧。

與其去別人的場面上去做一個湊數的人,不如回到自己的小家庭,過小日子。慢慢熬,總有一天會崛起;誇誇其談,反而是自慚形穢。

03

“君子之交淡如水”:進入人生後半場的人,開啟了斷舍離的模式,喜歡享受獨處。

人到了一定的年紀,會看淡社交,也不想說什麼了。尤其是五六十歲之後,你不再是職場上的高人,也不是朋友圈裡的紅人,就是端起酒杯,也發愁,畢竟身體不如小夥子了。

有句話說得好:“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社交太多,自己常常喝醉,還欠別人的人情。可是你又不能持續在職場上走高,顯然社交是多餘的。

廢話太多,那麼是言多必失。你要為自己的言語負責。並且隨著時代的發展,你的觀點,慢慢會過時。別人也不太愛聽。尤其是虛偽的話,連自己都討厭。

無能為力的事,當斷;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心中的煩欲與執念,當離。這就是後半生最好的選擇。

混了一個大圈,能夠有三五知己,就很不錯了,若是沒有,一個人獨處,也是一種享受。

04

我們從幼稚走向成熟,從成熟走向年邁。

我們從家庭走向社會,從社會走向家庭。

經歷了太多的事情,看過太多的人,就會真正理解人生,活得通透。

人情交往,是為了人生路做鋪墊,若是人生進入了特別的狀態,那就只能靠自己。靠誰,都會寒心。

別擔心,你習慣了不說話,不去和人打交道,說明你正在積極地改變自己,走向陽光的生活。

自己的心靈裡,有快樂,有安靜,比什麼都重要。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