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不亞於“從0到1”!諾獎級發現背後,他們為何不可或缺?

他們是一群“複雜”的人,集思想家、藝術家與實踐者於一身;他們又是一群“單純”的人,面對問題一心尋求解決之道;他們更是一群不可思議的人,將科學知識轉化為產品造福人類社會。

今年的世界頂尖科學界論壇首次將目光聚焦於工程師這一善於動手解決複雜問題的群體。

在今天(11月3日)舉行的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之工程科技創新與發展論壇上,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巴里·巴里什這樣闡釋工程師的價值;“

如果把世界比作一個人,科學家是大腦,工程師是四肢。

科學家的思想需要工程師幫忙實現,兩者攜手共同推動科技創新。”

工程師就是要“實現科學家的夢”

“工程師就是一群能解決實際問題的人。”先後參與天宮、神舟、天舟、嫦娥及中國空間站建設的大國工匠、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高階技師王曙群這樣定義自己的身份。

整整11年前,也就是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首次交會對接圓滿成功,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空間自動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為了這浪漫的“驚天一吻”,王曙群帶領的團隊在沒有任何參考資料的情況下,歷經數千次試驗,積累了數以萬計的資料,“各類資料整整裝滿10個大箱子,僅撰寫論證報告就花了三個多月”。

為弘揚工程師精神,今年上海首次開展“傑出工程師選樹”活動,旨在發掘表彰一批具有突出技術創新能力、善於解決複雜工程問題的人。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科研管理部部長程睿是19名入選者中唯一的女性,至今她已帶領團隊成功研製了40餘顆衛星。

程睿說,

工程師的工作是“實現科學家的夢”

。因為種種原因,過去工程師參與科研評選比較困難。如今,從國家到地方都在完善人才評價機制,為工程師成長搭建更寬廣的上升通道。“上海傑出工程師”評選將激勵更多年輕人投身工程創新,與科學家一起共同攻克一批重大問題。

千名工程師登上諾獎論文

天文學是科學與工程緊密結合的典範。201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傑出教授亞當·里斯表示,破解宇宙奧秘,離不開太空望遠鏡,這一精密而複雜的“觀天利器”則依靠工程師來建造。

巴里·巴里什在現場影片連線中展示了許多複雜的精密測量儀器,“如果沒有它們,引力波根本不可能被發現,也就不會有後來的諾貝爾獎”。原來,為了捕捉“宇宙初啼”引力波,他們不得不遮蔽10的-12次方級別的噪音,數以千計的工程師參與了這項工作,他們的名字一起出現在那篇超過1000位作者署名的引力波發現論文上。巴里·巴里什說:“想要更快更多地收穫科學發現,就要在科學與工程之間搭‘一座橋’,讓它們更緊密地合作。”

首屆“上海傑出工程師”、上海超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朱佳敏帶領團隊實現了第二代高溫超導帶材的量產,並與下游企業合作,將這種材料應用於超導電力、超導磁體、可控核聚變等領域。在他看來,工程師的主要任務是解決“從1到100”的產業化問題,在一些科技前沿領域,這種工作並不比“從0到1”簡單。尤其在大國競爭的今天,工程師的很多工作與科學家一樣重要。

複雜系統思維呼喚未來工程師

論壇上,多名專家不約而同提到“兩彈一星”元勳錢學森的系統工程論。在2007年圖靈獎得主約瑟夫·基發基斯看來,人工智慧與系統工程結合,是弱人工智慧走向通用人工智慧的必由之路,大飛機、豪華遊輪、衛星網路、無人工廠等都與系統工程息息相關。

“我國首艘豪華遊輪光零件就有2500萬個,電纜總長約4000公里,相當於上海到拉薩的距離,建造這樣一個龐然大物,更需要工程師有系統思維和主動學習的能力。”首屆“上海傑出工程師”、上海外高橋造船廠有限公司開發部負責人李嘉寧說。

在上海交通大學,科學與工程教育正在嘗試融合發展。上海交大常務副校長丁奎嶺院士介紹,該校2014年設立的工科大平臺聯合了8個工科學院,匯聚了23個一流工科專業,透過打通專業基礎課、設定跨專業選修模組、突破轉專業限制等機制,為學生打造多元化的成長路徑。校園裡的學生創新中心變成了學生的“社會圖書館”,每年開設100餘門企業課程,釋出300餘項企業課題,讓學生緊跟行業發展,培養他們對工程專業的興趣。

丁奎嶺表示,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培養模式已跟不上時代需求,要以未來眼光培養學生在複雜系統中解決不確定問題的能力。

作者:沈湫莎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