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海洋愛情故事系列 | 阿氏偕老同穴:青梅竹馬,白頭偕老,至死不渝

01

執子之手、偕老同穴

阿氏偕老同穴,圖片來源:NOAA

這是阿氏偕老同穴,是一種海綿。

但從海洋深處來到陸地上之後,它們成為了至死不渝的愛情象徵。

“偕老”一詞,來自於詩經《邶風·擊鼓》裡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同穴”來自於詩經中另一篇《王風·大車》中的“榖則異室,死則同穴”。

偕老同穴結合在一起,就是生死與共,至死不渝的意思。

擁有這樣名字的生物,自然跟婚姻、愛情脫不開關係。

在日本,偕老同穴也會出現在婚禮的彩禮中,寓意新婚夫婦能夠長長久久。

在歐洲,阿氏偕老同穴也有一個和愛情相關的名字,叫做維納斯花籃,維納斯就是古羅馬神話中的愛神。

博物館展出的偕老同穴標本,圖片作者:урьева Светлана (zooclub。ru)

可是,一塊海綿為什麼會有這樣浪漫的名字,為什麼會成為愛情的象徵?

偕老同穴為什麼會象徵著愛情?

阿氏偕老同穴本是一種六放海綿綱,偕老同穴屬的海綿。

誕生於 5。4 億年前,在海洋 40 至 5000 米的地方均有分佈[1],但通常生活在海平面 500 米以下的深海中。

這種海綿,有非常漂亮的二氧化矽骨針,看起來像玻璃一樣晶瑩剔透,所以又被稱為玻璃海綿。

這些玻璃一樣的骨骼能夠幫助海綿抵禦大多數捕食者。

而且,即便它們死去了,玻璃結構依然會保持原來的樣子。

二氧化矽質的骨針(圖片來源:Wikimedia)

雖然看起來像是一尊玻璃工藝品,但它畢竟是一種動物。它們平時附著在海底,靠過濾海水中的浮游生物為食。

流經阿氏偕老同穴的海水,不光會攜帶食物,同時,也可能會攜帶一些小動物的卵和幼體。

比如,一種叫做儷蝦的小蝦就可能被帶到阿氏偕老同穴身邊。

對儷蝦來說,阿氏偕老同穴是一幢非常好的摩天大樓。

在儷蝦小的時候,儷蝦能夠自由進出這些海綿,只要躲進這些海綿到內部,外面的捕食者拿這些“玻璃大樓”一點辦法也沒有。

隨著儷蝦越長越大,終有一天,它們會被困在海綿內部,再也出不來了。

但好在,被困在阿氏偕老同穴裡面的儷蝦,往往是雌雄一對。也就是說,雖然它們失去了自由,被困在了偕老同穴內部,但這並不影響它們的繁殖。

它們產生的受精卵依然可以透過玻璃大廈的空隙,去尋找新的家園,尋找一顆新的“玻璃大樓”。

可以說,被困在阿氏偕老同穴裡面的儷蝦是,青梅竹馬,終生不離不棄。而且,絕對沒有可能離婚、悔婚的,這也是偕老同穴這個浪漫名字的由來。

當然了,你也可以認為,偕老同穴裡的儷蝦是住進了字面意義上的“婚姻的牢籠”。

02

不是牢籠,是豪華別墅

儷蝦(圖片來源:wikimedia)

儷蝦被困在海綿裡,這事聽怎麼聽都覺得有些無助。

如果儷蝦們能夠自由自在地在大海里尋找食物豈不是更好嗎?畢竟困在海綿裡,能吃到的東西也會少很多吧?

還真不一定。2021 年,Nature 線上版發表了一篇文章,文章指出阿氏偕老同穴的身體結構有非常奇特的流體力學效應[2]。

海水在流過這些海綿的時候,海水會在海綿特殊結構的影響下形成緩慢的水流,不會對海綿產生太大的衝擊。

同時,在海綿內部產生微小的渦流,能夠將食物更好地留在自己周圍。這樣一來,海綿能夠更好地吃到食物。

更重要的是,科學家推測,阿氏偕老同穴可能需要進行有性繁殖,那這樣的水流也可以增加精子和卵子相遇的機會,有利於它們的繁殖。

雖然海綿的結構是為了幫助自己更好地生存和繁殖,但住在裡面的儷蝦也沾了光,也能跟著蹭到更多好吃的。

再加上,阿氏偕老同穴的“玻璃框架外牆”能永遠保護自己免受捕食者的攻擊,有的吃有的住,儷蝦待在裡面才不願意出來呢。

03

天然工程師

阿氏偕老同穴的結構,也給了科學家和工程師們眾多啟發。

阿氏偕老同穴這類的玻璃海綿引起了材料科學家的興趣。

海綿能夠從海水中提取矽,製造自己精細的玻璃纖維骨架,這對於製造極細的光纖來說價值重大。

科學家也在模仿海綿的結構設計製造光纖。

另外,海綿的纖維搭成的特殊結構,強度也非常高,這種結構是海綿進化出來應對海底的巨大壓力的。

在工程師眼裡,這種結構也非常有意義,因為它們的強度遠超工程應用中的鋼筋結構強度[1],有機會應用在未來的建築設計中。

其實,諾曼·羅伯特·福斯特在設計倫敦聖瑪麗艾克斯 30 號大樓的時候,就參考了阿氏偕老同穴的結構[3]。

不過這棟樓的形狀看起來不太像阿氏偕老同穴,反倒是像一根酸黃瓜,所以又被戲稱為“酸黃瓜”大樓。

“酸黃瓜”大樓(圖片來源:wikimedia)

說不定,未來還會有更多的建築用上類似的結構。

這樣的話,阿氏偕老同穴就不僅僅是愛情的象徵了,它的骨架結構,也會實實在在地保護我們的安全。

海洋愛情故事第一集,是浪漫的愛情故事。

下一集的主角,就不那麼浪漫,甚至有一些奇葩了,我們下一集見。

參考文獻:

[1] Fernandes, Matheus C。; Aizenberg, Joanna; Weaver, James C。; Bertoldi, Katia (21 September 2020)。 “Mechanically robust lattices inspired by deep-sea glass sponges”。 Nature Materials。 20 (2): 237–241。

[2]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658-1。epdf?sharing_token=Na7pEFAnL3zP4Qx7FPiR5dRgN0jAjWel9jnR3ZoTv0MHnjYmodntkPLJm8OrbxC1xrhX87z-TOck7_9y39IvGTY99hc5M70JTycHwYRhJ-b7fUDuSL47j43unCr-nvOF3SqQ7XvXIypTe3uI5fLgyxfW11jAHQc5-DluFrkeBPhTTU-Yz1-mc5Wb_ujiSNHDELBUoIV3DRVDo13yRshzEd1Mbt2qi4FxG4svnoxTcl0%3D&tracking_referrer=www。sciencenews。org

[3] Rao, Rajshekhar (2014)。 “Biomimicry in Architec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 in Civil, Structural, Environmental and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 and Developing。 1: 101–107 – via ISRJournals and Publications。

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科學邊角料

稽核|張偉 山東大學 海洋生物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