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讀書 | 懂旅行的人,都熱愛閱讀

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真正懂旅行的人,在旅行之前,都會做好閱讀的功課。

保羅·索魯的《旅行之道:來自路上的啟示》、陳丹燕的《告別》、羅新的《月亮照在阿姆河上》,這三部作品再次印證了這個簡單又恆久的道理。

對“別處”的重要性篤信不疑

美國旅行家保羅·索魯,1941年出生,在全球遊歷50餘年,除了南極洲,處處都有他的足跡。索魯撰寫了很多旅行書籍,基本都是極具個人風格的“毒舌”遊記,唯有《旅行之道》(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是一個例外,可謂“非典型的索魯作品”,人們談論索魯時很少談及這部作品。

但是,我覺得,就“文學×旅行”而言,《旅行之道》具有提綱挈領的作用。

這部作品採取了閱讀札記+隨筆的體裁,附錄“作品名對照表”大約包括380本遊記,索魯把旅行的體驗提煉出一些主題,然後把有感觸的金句或片段分別歸列在這些主題之下,結構像是一種卡片集合附加評註,也可視作一部另類的旅行文學評論,各位旅行家以文字投契相合,遙相呼應。我猜想,這本書大概是索魯經歷長時間的路上旅行歸家休憩後的沉思錄。

在序言《別處的意義》裡,索魯就說自己從小就有旅行的渴望,對“別處”(elsewhere)的重要性篤信不疑。年紀太小還去不了的時候,他就大量閱讀有關別處的文字,那時候,書籍就是他的道路。索魯喜歡搭火車旅行,在這種相對緩慢的旅行方式裡,他可以接觸來自四面八方的旅人,與他們交談,觀察各國的社會風俗,而且,他還能夠閱讀隨身攜帶的書籍,記錄他的感想和思考。對於索魯來說,旅行與閱讀,是合二為一的。

旅行的快樂,以及透過閱讀感受旅行的快樂或痛苦,是《旅行之道》的主旨。它集合了各種有趣的見解,濃縮了旅行者們的遐想。它摘錄了歷史上有名的旅行家們的見聞。比如,中世紀時期,伊本·白圖泰徒步非洲時的兇險旅程。它提供了著名的旅行家,比如黛芙拉·墨菲、羅森布魯姆以及索魯本人的旅行守則,如果你想環球單人旅行,聽聽這些前輩的意見吧。記述艱難險阻的行記是最吸引索魯的,書中摘錄的片段遍佈世界各個角落,不乏人煙荒蕪之地,也不乏旅行者古怪的神遊、幻覺和瀕死的體驗。亨利·菲爾丁、毛姆、史蒂文森、伊夫林·沃……看看這些作家或歡樂或靜謐或吐槽的文學片段,你會愛上他們筆下的人與土地。

27章的主題,分類的方法並不明確,這種隨意的編排,零散而不凌亂,就像是一幅五彩斑斕的旅行譜系圖,呈現多姿多樣的世界景觀。它是一冊指南、一冊入門書、一冊包羅永珍的集錦閒談、隨身攜帶的袖珍本子、閱讀清單,也是一份回憶、一份感想、一份期盼。

索魯援引佛陀的箴言:“在你成為道路之前,你不能走上那條路。”這部著作所談論的旅行之道,也是生活與思考之道。

《旅行之道》

[美]保羅·索魯 著

張 芸 譯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地理與故事會合,閱讀與心靈會合

《告別》(

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

)是一本很美的書籍。除了陳丹燕流暢優美的文字,除了搭配了大量的彩色照片,這部作品還直接以影印的方式,呈現了陳丹燕閱讀《哈扎爾辭典》《尤利西斯》等書籍時所保留的批註、摺痕等閱讀印記,極其強烈地突出了閱讀與旅行二者的關係。

很多年來,陳丹燕一直行走在歐洲。她穿行古都舊城,遍訪博物館美術館,結識當地文藝家,沉澱感想,積累筆記,她停停走走,陸陸續續撰寫旅行作品,匯合成為各種文化隨筆集的出版。陳丹燕的文章流露著私人化的思緒,也締造著個人記憶與公共記憶的聯場。

到了《告別》,陳丹燕已經形成了“地理閱讀”的美妙體系。她說,“地理閱讀”追求對文學作品的獨特理解,而這隻有身處書中故事的真正地理空間時才能獲得。依傍著書本里的價值觀與世界觀,一個讀者能對一方陌生的地理產生探尋的好奇,而一本值得為它花幾年時間的好書也幫助一個讀者讀懂一些山河歲月。

與保羅·索魯相似,陳丹燕也隨身攜著書籍上路。《告別》附錄了陳丹燕的書單,陳丹燕偏好西方經典文學作品,勃朗寧、拜倫、濟慈、里爾克、勞倫斯、司湯達、蒙田……她帶著這些作品親臨現場。她尋找歌德創作《少年維特之煩惱》與《浮士德》之間的義大利漫遊路線,她體會著果戈理想要死在羅馬和希臘咖啡館的象徵性,她在但丁流放和寫作的舊地重新閱讀《神曲》,她在貝爾格萊德的凌晨時分回憶《哈扎爾辭典》書寫的南斯拉夫歷史文化,她徘徊在《尤利西斯》的都柏林街頭,跟隨著書中1904年的猶太人布盧姆的行蹤……

這些旅行經歷,喚起陳丹燕的閱讀記憶,在從前貧瘠的經濟環境裡,她依靠閱讀保持著對遠方的嚮往,對世界強烈的好奇心。現在,到了地理上的故事發生地,憑藉長期對文字的領悟力,她讓可觸及的世界與可感知的世界以一種奇異的方式融合,獲得了至高的心靈體驗,讓自己的身心以及回憶,與感官交融在一起。她說:“那樣的恍惚實在是最難忘的閱讀經歷,好像饕鬣總歸有一天要吃到滿漢全席。”

這樣的過程,讓陳丹燕重新領略文學所承載的各種精微的細節,同時也給予她想要的各種與現實世界的細節連線。她說,這是“一個讀者取悅自己最夢幻的方式了”。

《告別》

陳丹燕 著

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

沉浸式學術旅行,廣歷練,長見識

《月亮照在阿姆河上》(

世紀文景|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包含了歷史學家羅新教授近年來在烏茲別克、伊朗、美國、復活節島等世界各地的考察和旅行的十篇文章。

羅新不是專門的旅行家,只是藉著學術考察之便,順便遊訪。他在這些地方的逗留時間短暫,有時甚至不過一兩天,但這些文章沒有浮光掠影的泛泛之感。為什麼呢?因為,旅行與旅遊是有很大區別的。旅遊往往只停留在觀光客對自然風景的欣賞,而擁有閱讀積累的旅行者彷彿擁有慧眼,能透過一草一木、一屋一凳,看見隱藏在時光背後的隱約人影。作為歷史學者,羅新隨時隨地都在對失落的文明進行反思,並且結合自己的學術研究加以闡析。

羅新把2009年的伊朗之行形容為波斯文學之旅,他們拜訪了“詩人的故鄉”設拉子,這是哈菲茲和薩迪生於斯葬於斯的地方。羅新在復活節島追尋島嶼生態環境崩潰的歷史程序,思考全球化時代世界秩序的崩潰和重建。羅新與旅伴攀登胡德峰,思考地貌景觀如何改變我們的文化,形塑我們的身體。羅新在印第安納挖掘丁韙良的事蹟,這位被歷史遺忘的教育家、傳教士曾經為中國作出傑出貢獻,羅新呼喚歷史的公正。在鐵門關(帖木兒關),羅新講述著圍繞這個關塞的烽煙戰火、商道貿易和文化交流的歷史。羅新訪問撒馬爾罕的造紙作坊,還原傳統造紙技術的過程,講述中國造紙術西傳的歷史和撒馬爾罕昔日的榮光……

翻開《月亮照在阿姆河上》,我們同樣能發現鮮明的閱讀影象。羅新的這份閱讀清單大約包括了三四十本書籍,遍涉歷史、社科、文學等領域,包括:波斯中世紀文學家魯米的詩集、賈雷德·戴蒙德的《崩潰——社會如何選擇成敗興亡》、謝麗爾·斯特爾德的回憶錄《走出荒野》、玄奘的《大唐西域記》、湯因比的《亞洲高原之旅——文明的興亡》,等等。

這些書籍與相關的思考,散落在各篇文章裡,我們難以忽視它們的存在,並進一步領悟這些文章為何讓人覺得好的原因所在。因為,它們都是以深厚的學術素養為底蘊的,是長期刻苦的書齋式研究與直接生動的當地人文景觀相結合的成果,而且豐富的文學閱讀經驗讓羅新擁有了斐然的文采,思想與語言並行,情感與文辭互進,我們的閱讀感覺是很舒服的。

身不能至,心向遠方,是我們的共同願望。三部作品的作者,都是優秀的人文學者。作為普通人,我們很難具有他們的素質。但是,我們能獲得一些啟迪。真正的旅行,不是走馬觀花,更不是花錢買罪,而是尋求哲理和文化層面的心靈與地點之間的共契。何謂風景?不在遠方,在心裡。如果沒有辦法擁有現實的旅程,至少,請在閱讀裡保留遠航的目的地。

《月亮照在阿姆河上》

羅 新 著

世紀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林 頤

編輯:蔣楚婷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