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一個人越過越好,是從三次放棄開始的

紫翹書桌

作家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寫道: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覺醒期,但覺醒的早晚,決定了每個人的命運。

成年人的世界,每個人都在負重前行。

職業瓶頸,婚姻家庭,父母的養老,孩子的教育,單獨拎出一樣,都足以壓垮成年人。

成年人要想突破當前的困局,保持清醒的覺知,繼續前行,要經歷這3次放棄。

01

放棄無用情緒

作家西奧多曾分享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次,西奧多和朋友在吃早餐的時候,遇到一個賣報紙的年輕人。

年輕人輕佻地對西奧多說:“你是作家不會不看報紙吧?”

西奧多不太在意,他對年輕人說:“我確實需要一份報紙,您賣我一份。”

西奧多買完報紙後,對年輕人說:“您辛苦了!”

年輕人懊惱地朝地上吐了一口痰說:“你這是在諷刺我嗎?辛苦了!”

朋友聽到年輕人挑釁,想上前爭辯,被西奧多拉著離開了。

朋友很不解地問西奧多:“他如此蠻橫無禮,幹嘛不罵回去?”

西奧多笑著對友人說:“我買報紙並不是為了他,而是為了我自己。如果我過分在意他,就被他牽著鼻子走,和他吵架甚至打架,那樣才是真正輸給他。”

成年人的第一次覺醒,是懂得遇事時剋制情緒,避開不良情緒,不會任由情緒主導自己思考和行動。

看過一位客服的故事。

年輕客服接到一位使用者的投訴,說收到的商品有破損,很生氣。

客服聽懂了使用者真正的意思,道歉之後,立馬補充了一句:“我馬上給您補發新的商品,同步發您一個小禮品,希望能彌補您一點點損失。”

年輕客服遇事懂得剋制情緒,滿足使用者的情緒訴求和補償需求,成功化解投訴,併為公司留住了一位忠實使用者。

金星曾經說過:

如果爛人能夠傷害你的時候,說明你們之間沒有差距。

成年人每天都會面對各種突發狀況,產生各類情緒反應都是本能的。

真正拉開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是面對情緒的態度和行動。

02

放棄無效社交

朋友小聶曾分享過一件發生在他身上的故事。

小聶身邊常圍著一大群朋友,相互之間稱兄道弟。

平日裡,大家聚餐娛樂都是談笑生歡,小聶為擁有這麼多好朋友而心生感激。

去年,小聶家裡投資創業出現困境,現金迴流出現斷層。

為此,他聯絡了昔日的好朋友們尋求幫助。

結果沒有一個人伸出援手,最後是一位老同學,幫助他向親戚借款,才讓小聶家渡過難關。

小聶最終明白了,他平日真心對待的朋友並沒有同樣拿他當真心朋友。

最後小聶戒掉喝酒娛樂的習慣,空閒時間用來學習提升自己,和家人學習經營。日子相比從前少了光鮮,心底卻多了一份平和和踏實。

周國平曾說過:

熱衷於社交的人往往自詡朋友眾多,其實他們心裡明白,社交場上的主宰絕對不是友誼,而是時尚,利益或無聊。真正的友誼是不喧囂的。

成年人的第一次覺醒,是明白酒桌上的社交,推杯換盞建立起的人脈,在現實生活中根本靠不住,也經受不住考驗。

真正聰明的人,會主動放棄這種無效社交,把時間和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面。

有人說,陳道明是孤傲的,根本不深諳人情世故。

他刻意和人群保持若即若離的距離,反倒是一種難得的覺醒。

在最火的時候,陳道明片約不斷,總有各路人想結識他,但他始終不為所動。

在大家都拼命迎頭上趕的時候,他卻保持清醒的剋制,不符合自己的角色堅決不接,不參加綜藝,不參與任何應酬。空閒時間,遠離塵世,安靜讀書,在內心修籬種菊。

社交場合上的熱切稱呼,相互交換名片,互加微信等很容易讓人感到自己彷彿建立起了人脈資源,但這本質卻是無效社交,讓人無形中消耗了寶貴的時間和精力。

成年人對社交的覺醒,是學會主動剔除無效社交。

將時間和精力安頓在,有益於成長和滋養自己的人和環境中,默默積蓄前行的力量。

03

放棄無效努力

生活中這些現象你也許不會感到陌生,因為很多人都經歷過。

在社交平臺上看到大資料推薦的熱門課程,不考慮自身的實際需求,立馬下單學習;

看到知名學者推薦的書單,不假思索立馬收藏,並找來書籍想一口氣讀完,;

網盤裡囤積了很多學習資料,手機螢幕裡下載了很多學習軟體;

很多人看起來非常努力,認為只要自己努力地輸入,不停地學習,就一定能夠有所收穫。

但是一年下來發現自己變化不大,反而更焦慮,因為這些是無效努力。

作家周嶺在《認知覺醒》中寫道:

真正的學習是帶著清晰的目標,並獲得及時,持續的正向反饋。

作家劉傳講過自己小時候學電子琴的經歷,他只花兩年時間就考到十級,同齡人通常需要5年的時間。

他的老師先示範左手,再示範右手,合起來彈一遍,讓劉傳大致知道一首曲子完整彈出來的效果。

在接下來一週的時間裡,劉傳都要練習,週末由他的老師檢查驗收。

不透過就接著練習,透過之後再練習下一首曲子。經過兩年的練習,最後劉傳能彈出十級的曲子。

劉傳在練琴過程中建立清晰的目標,獲得老師的驗收反饋,在大量的練習中提升技能,就比同齡人進步更快,用時更少。這才是真正發揮效果的努力。

網易公開課上看到一個“24小時稀釋”原理。

指的是,一個人的24小時裡如果被分配到的要完成的事件越多,24小時就被稀釋成很多份;24小時被分配到要完成的事件越少,可用於完成一件事情的單位時間越多。

真正有效的努力,不是在大量低效重複,沒有目標的學習和努力當中自我感動。而是將時間和精力聚焦到清晰而少量的目標上,獲得正向反饋,並持續大量的練習,從而推動自身能力的增長。

成年人要走出無效努力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做出改變:

建立清晰的目標:

認真審視人生目標,學會剔除過多的慾望,明確自身真正的成長需求;

舒適區邊緣持續大量練習:

舒適區代表一個人學習和成長,以及工作能力的現實水平。客觀準確地瞭解自己各方面能力的舒適區,每一次的技能練習都在達到舒適區以後繼續練習,拓寬舒適區邊緣;

三獲得正向反饋:

透過外界的檢測或者自身設立檢測標準,以達到檢測目標為練習目標,積累學習反饋。

有人說,成年人的世界,只有自己變得強大,才會成為自身的港灣。

真正覺醒的成年人,遇事不會讓情緒佔上風,理智屈尊下風;

真正覺醒的成年人,會主動放棄無效社交,把時間和精力安放在有價值之處;

真正覺醒的成年人,不再盲目做無用功,而是聚焦人生目標,穩步紮實前行;

願你能在繁雜的現實生活中,始終擁有清醒的覺知,繼續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