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十年後回看鄭州東站,這些設計亮點至今仍閃耀中原

何為形?形,象形也。物成生理謂之形。

何為有形?樣子、表現、實體,我們能看到的物品的外貌。大到高樓大廈,小到文創展示。

從古至今,中國人的設計力延綿傳承。即使千年之後,我們還總能現代建築上找到古人的那些智慧精華。行走城市裡,你有注意過身邊的建築嗎?如叢林一般,點綴著城市,也凸顯著這座城市的韻味與氣質。

城市的設計感,不正是從這一座座建築中傳承與體現的嗎?有沒有想過,他們為什麼是這個形狀?在鋼筋水泥堆砌的建築上,設計感是怎麼得來的?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王訪賢/文 受訪者供圖

鄭州東站是我國新興鐵路樞紐站中的典型車站,於2009年6月開始建設,2012年9月28日正式開通運營。建成時,鄭州東站是全國規模最大的鐵路樞紐車站,有多項設計屬全國首創。

十年後,回看鄭州東站,有哪些設計亮點至今仍閃耀中原呢?對此,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專訪了當時鄭州東站總設計師,現中南建築設計院總建築師李春舫。

我國新興鐵路樞紐站中的典型車站

在國內高鐵站房設計領域,李春舫有30多年的設計經驗。

自21世紀初,我國新一代高鐵建設以來,近20年時間,中南建築設計院完成300多個高鐵車站的設計,其中大部分都由李春舫主持設計或設計指導。

(中南建築設計院總建築師李春舫)

李春舫介紹,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鐵路站房的建設和設計大致有三個發展階段。

1949年之後,我們國家百廢待興,就開始自主設計、建設了一些火車站,如北京站、廣州站、長沙站等等。其中,1959年建成的北京站,是一個典型的代表,這是我們國家鐵路建設的第一代火車站。

20世紀80年代以後,隨著我們國家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又掀起了一輪鐵路建設的高潮。這一時期,例如上海站、北京西站,以及各省會城市的車站相繼建成。這其中,1996年建成運營的北京西站已經開始將地鐵站納入其中,並且預留了商業服務,可以說是這一階段的代表作。

本世紀以來,中國進入了高鐵時代。經過20多年的發展,建成的高新一代高鐵車站超過了1000座。在這一時期的2010年前後,是高鐵建設的第一個高峰,規模比較大的有上海虹橋交通樞紐、廣州南站、杭州東站、鄭州東站等等。

這個階段,高鐵站的特點是站房規模比較大,配套服務設施比較齊全,旅客進出站和換乘都比較方便,這就跟以前的鐵路車站形成了非常鮮明對比,這些特點在鄭州東站都有體現。

首創運用了“站橋合一”先進建築結構

鄭州東站於2009年開工建設,其設計工作在2007年就已經開始。

李春舫回憶,當時,鄭州東站的設計是一項非常繁重的設計任務,中南建築設計院抽調了公司40多名設計人員,組成了強大的設計團隊。

(2012年9月27日,李春舫與即將揭牌的鄭州東站”)

“當時地鐵沒有確定設計方案,相當於鄭州東站在設計施工的時候要預留下面地鐵線和地鐵站,這一塊來來往往,有很大的修改工作,所以我們最後把中間的大跨度留出來,為以後地鐵施工留下了很好的施工介面。”

李春舫介紹,建設鄭州東站,地鐵線的走向在鄭州東站的中軸線上,但是由於地鐵的設計和施工晚於鄭州東站的站房設計和施工,因此給鄭州東站的設計增加了許多的不確定因素,這是鄭州東站設計和施工建設時曾遇到的一個難點。

鄭州東站的設計施工,讓李春舫印象深刻的還有鄭州東站首創運用了“站橋合一”的設計。

鄭州東站建築面積約為42萬平米,16個站臺,並且16個站臺全部是高架結構。這麼大規模的高鐵站,車站和鐵路橋合一的結構,在當時是個首創,且是當時全國最大規模的“站橋合一”結構站房。 李春舫介紹,鄭州東站首次採用“站橋合一”世界領先技術,僅此一項新技術便節省投資近1億元人民幣。

多項設計引領國內高鐵站房設計新理念

鄭州東站是我國高新一代車站的代表作之一,快速、便捷的特點非常突出,有多項設計思路引領國內高鐵站房設計新理念。

李春舫介紹,“站橋合一”的結構技術,把鐵路線下的地面層空間完全解放了,這個先進的理念就給地鐵、城市公交、長途客運場站留出了空間,方便旅客便捷換乘,這也是鄭州東站一個特點。

還有,鄭州東站高架匝道直接跟周邊的城市快速路接連。“現在看,好像高鐵站房都應該這麼做,但是在十幾年以前,鄭州東站是國內第一個這麼幹的,就是為了形成快進快出的交通流線,而且不影響廣場周邊的地面交通,這在當時也是非常先進的一個設計思路。”李春舫說。

鄭州東站在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個角設定的交通換乘廳也是精心設計的,地鐵、城市公交的旅客到達售票大廳取完票,可從交通換乘廳乘坐自動扶梯直接到3樓候車大廳,這是鄭州東站在功能流向上設計的一個明顯的特點。

不止於此,4個交通換乘廳設定在建築的四個角,外立面用了大量的玻璃牆,在建築立面上把它體現出來,交通建築的特徵體現得非常明確,而且是解決了旅客換乘的問題,這個是獨創。

鄭州東站還有很多獨特的設計,李春舫坦言,鄭州東站的規模,在當時算是國內規模最大的高鐵站,也是中南建築設計院承接設計規模最大的車站,“便捷換乘”的總設計思路是梳理了當時大型站房,旅客換乘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逐一改進,才呈現出鄭州東站這樣的代表作。

鄭州東站是河南的,但不是隻服務於河南

一條高鐵一座城,高鐵站往往是一座城市的門戶。

“鄭州東站這麼大規模的建築,坐落於城市中心區,對鄭州這座城市甚至是河南的形象方面,是有標識性作用的。”

李春舫介紹,鄭州東站建築面在設計時就考慮到,要體現河南獨一無二的中原文化。河南有厚重的歷史文化,所以鄭州東站建築立面的設計稜角分明裝飾簡約,充分體現了中原文化和中華文明底蘊的形式,包含了國寶“蓮鶴方壺”和“雙連壺”的和諧構圖,充分反映出中原、中華莊重、沉穩、宏大的氣質。

(夜幕下的鄭州東站)

如果細心觀察,可以發現鄭州東站一層像是一個檯面,二層有明顯的柱體,三層上寬下窄方形結構,連線起來整體構成了“鼎”的形狀;如果從空中俯瞰,鄭州東站站房和雨棚構成了“中”字形象,這些都是體現了河南獨特的地域文化。

“鄭州東站是河南的,但服務於社會經濟的發展,鄭州東站不是隻服務於河南。”對10年來鄭州東站的產生的社會效應,李春舫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他解釋說,鄭州東站對河南省的經濟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是毫無疑問的。同時,鄭州東站對我國中部的整個城市群都產生了非常積極的影響。

李春舫拿自身的經歷舉例,透過鄭州東站,現在武漢到鄭州就兩個小時的高鐵車程,他從武漢到鄭州出差,上午到達鄭州,下午把事情辦完,晚上8:00左右就能回到武漢自己家了。

如今,河南米字型高鐵已經成型,高鐵四通八達,城市群間的時空距離縮短都在縮短,旅遊、商貿活動的進行效率大大提升,無論是對中原城市群,還是長三角、成渝城市群都產生了非常直接的或者說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