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瀛奎律髓65·卷22月類,杜甫這些詠月詩,每首都有膾炙人口佳句

前言

《瀛奎律髓》卷22為月類,方回說:

著題詩中,梅、雪、月最難賦,故特以為類。中秋月尤難賦。“此夜一輪滿,清光何處無。”僧貫休句也。“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東坡句也。“萬山不隔中秋月,”山谷一句尤奇。

然則月詩五言律無出於杜少陵,故所取杜詩為多。而五七言共得四十首云爾。

方回認為,詠月的五律中,杜甫的作品最好,所以這一卷選錄的杜甫五律也最多。

一、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乾。

這是杜甫的名作之一。安史之亂中,杜甫在長安思念家人,寫下了這首詩。方回點評說:

寄家鄜州。八句皆思家之言,三四及兒女,六句全是憶內,與乃祖詩骨格聲音相似。

三四及兒女,指頷聯寫: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這首詩主要寫妻子,首句說“閨中只獨看”,接下來卻是寫一對小兒女,然後頸聯、尾聯又接著寫妻子,所以古人說這是“借葉襯花之法”,兒女為葉,妻子是花。

方回說杜甫這首詩與“乃祖詩骨格聲音相似”,其祖杜審言的這首詩被方回選錄入這一卷的第一首,《和康五望月有懷》詩云:

明月高秋迥,愁人獨夜看。暫將弓並曲,翻與扇俱團。

霧濯清輝苦,風飄素影寒。羅衣一此鑑,頓使別離難。

方回說,這首詩首聯和其孫子杜甫相似:

起句似與其孫子美一同。以終篇味之,乃少陵翁家法也。

愁人獨夜看,閨中只獨看。。。杜甫的《月夜》明顯是從其祖父《望月有懷》脫胎而來,杜甫的寫人物的筆墨更多,表現的手法更多樣。杜審言則主要描述月的筆墨更多一些。表現雖有不同,但都是詠物懷人。杜甫對於其祖的傳承與發展,即所謂“少陵翁家法也”。

二、初月 杜甫

光細弦初上,影斜輪未安。微升古塞外,已隱暮雲端。

河漢不改色,關山空自寒。庭前有白露,暗滿菊花團。

方回點評說:

詩話謂,此詩喻肅宗初立,亦是。

這首詩有人說,杜甫用詠初月,其實是暗喻唐肅宗剛剛即位做皇帝。即把皇帝比作初升的月亮。如果站在這個角度來欣賞這首詩,會發現卻是很契合當時的情況。

初月為上弦月,月光非常微弱。才升到古塞的上空,已經被晚雲隱隱遮住。天上的星漢雖然沒有改變顏色,但是世上(關山)卻一片寒冷淒涼,表示大自然沒有變化,但是時局還比較混亂,戰爭未息。

庭前有白露,暗滿菊花團。尾聯一句分作兩句寫,庭前的菊花上暗暗沾滿了白露,白露滋潤花朵,也可以理解凋零花朵。在這裡,可以想象為朝廷中的各種人物。

這首詩既是寫月,也象寫人物和當時的局面。

這種寫法,詠物詩詞中很常見。例如張九齡的《詠燕》詩,南宋王沂孫的詞《眉嫵·新月》,都是表面詠物,其實是寫人及其遭遇。

三、月 杜甫

四更山吐月,殘夜水明樓。塵匣元開鏡,風簾自上鈎。

兎應疑鶴髪,蟾亦戀貂裘。斟酌嫦娥寡,天寒奈九秋。

塵匣元開鏡,風簾自上鈎。頷聯為比喻,上聯將月亮比作佈滿塵埃的首飾盒開啟,露出了鏡子;下聯將月亮比作將窗簾掛起的鉤子,可見此時的月亮還是弦月。

將月比喻為鏡、為鉤的寫法,古已有之,合併為上下聯的則有初唐沈佺期的

詠《月》詩:“臺前疑掛鏡,簾外自懸鉤。”可見杜甫直接從此化用而出。

兎應疑鶴髪,蟾亦戀貂裘。上聯承接“塵匣元開鏡”,因鏡而見白髮,下聯承接“風簾自上鈎”,因掛起風簾,所以感覺寒意而想貂裘。

兔、蟾,都指月亮,不說自己見白髮、戀貂裘,而說月亮如此。可以理解為,月下的我見白髮、戀貂裘。

尾聯說月中嫦娥孤寡,如何渡過寒秋,亦是自喻。

四、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戍鼔斷人行,秋邊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前三首,是真正的詠月詩。這一首《月夜憶舍弟》主要不是寫月而是思人,不過詩中也涉及到月,按照方回選詩的邏輯,理所當然的被歸為月類。

乾元元年(758)春,在長安任拾遺的杜甫收到弟弟的來信,而作此詩。杜甫四個弟弟:杜潁、杜觀、杜豐、杜佔。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是這首詩的警句。2、3、4句,使用了一些江淹《別賦》中的意象,例如:

值秋雁兮飛日,當白露兮下時。

秋露如珠,秋月如珪,明月白露,光陰往來。

杜甫秋雁、白露、明月,是古詩常見的意象,杜甫加入了思鄉、思人的內容。

後四句直接抒情,描述了戰亂之下兄弟分散、書信難通的現狀。

結束語

杜甫關於月亮的詩非常多,方回選錄了其中的十五首,都是五言律詩。其中有不少膾炙人口的佳作和警句。

結束時,依照慣例作詩一首,五律《宿合肥詠月》:

欲賞廬州月,今宵何處尋。

街燈疑白晝,廣廈自重林。

才過包河水,稍平遊子心。

孤光照冰雪,不負為長吟。

@老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