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黎族傳統剪紙藝術:刻刀之下 宣紙之上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28日訊息(記者 劉仕利/文 李昊/圖)在海南,提到剪紙,不得不提到的一個地方,就是素有“民間藝術之鄉”美稱的樂東黎族自治縣大安鎮,聞名遐邇的大安剪紙便誕生於此。

相傳,早在漢代以前,生活在樂東地區的黎族先民,就以芭蕉葉、樹皮為材料,透過口咬、刀刻技藝,創作出各種各樣充滿生活元素的圖案,完成對生活與勞作、對生命與自然的“歌詠”。

黎族傳統剪紙老藝人林文生。

現年57歲的林文生,是當地有名的黎族剪紙老藝人之一。7歲時,開始模仿村裡的老人剪紙,已經和剪紙打了大半輩子的交道。其所創作的作品中,無不透露著濃厚的黎族生活氣息,作品也屢屢在國內外各類剪紙大賽中斬獲殊榮。林文生坦言,黎族剪紙不講究幾何比例,也沒有約定俗成的構圖樣板,僅靠手藝人的想象和指尖的功夫。田野、黎鄉、椰舞、圖騰,在粗獷的線條下,傳遞的意象主題豐富而淳厚,也流淌著黎族人最真實質樸的美感。

受林文生的影響,林崇靖從小也愛玩剪紙,長大後考上了瓊臺師範美術教育學院,也為今天從事剪紙教學打下了最好的基礎。欣喜於子承父業之餘,林文生也常在週末與兒子展開宣紙上的“對話”,並在這一過程中分享自己的經驗之道。例如,剪紙人物的眼睛、眉毛都需要一個個刻出來,但如果線條刻得多了,會失去大安剪紙民間藝術的味道。所以,人物手、腳的鏤刻,都要刻得很抽象。

黎族剪紙新匠人林崇靖在創作中。

這一次的“比拼”,林文生完成了作品《拉手舞》,林崇靖則給自己的剪紙命名《大力神》。父親的刀工充滿野性和粗狂,兒子的刀法則是圓潤、細膩,但父子倆不謀而合的創作理念,都是黎族剪紙要體現原汁原味原生態,如果用美術的形式去體現,剪紙就失去了生命力。

黎族剪紙的創作從“口咬”中衍生,在鏤刻中發展,作為山區黎鄉的獨特藝術形式,千百年來,黎族剪紙一直口口相傳、手手相授,在民族文化的沃土中盛開。

“跟著我剪紙的優秀學員到現在有10多個人。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他一到高中考上大學他就放棄了。”談到剪紙人才的培養,林文生也坦言,這是目前存在的最大困難。不讓大安剪紙失傳,也是他最大的心願。為此,進村培訓、校園開課,繼續辦好剪紙藝術培訓基地,是父子倆的初心與使命。

《黎族傳統剪紙藝術:刻刀之下 宣紙之上》海報

“黎族剪紙需要投入更多新鮮的血液,需要創新、需要包裝,以旅遊業去帶動傳承和發展”,年輕的林崇靖也表示,黎族傳統剪紙藝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作為年輕一代的剪紙匠人,有義務在堅守與創新中不斷髮光,令黎族傳統剪紙藝術跨過千年之後,依然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