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歸隱武昌途中,他作一首基情四射的詩流傳千古

1

這一天,常建渡過淮河繼續西行。途經石門山,他忽然想起,好友王昌齡發達之前,不是曾隱居於此嗎?

想起王昌齡,常建又生出許多感慨。原來,開元15年(公元727年),他進京趕考,結識的唯一朋友就是王昌齡。那時,兩人同宿一間客棧,可謂無話不談,還相約誰如果進士及第,就要幫對方謀個高就。沒想到,兩人同科進士及第,把酒言歡,好不快活。

是年,王昌齡已近不惑,而常建正英姿煥發。“老弟啊,愚兄這把年紀,估計也沒什麼前途了,以後還望老弟多多提攜。”席間,王昌齡感慨地說。

“哪裡的話,兄臺才華橫溢,咱這大唐朝也政通人和、百業興旺,豈沒有我兄弟二人的用武之地?”常建顯得有些不屑。

沒想到,造化弄人。王昌齡官拜秘書省校書郎,雖然後來多次調動,但至今仍在宦海沉浮,反觀自己,滿腹才華,卻只作了個盱眙縣尉,還處處受人壓制,鬱郁終日,無奈只好辭官歸隱。

想到這裡,常建嘆息不已。

眼看夕陽西下,他忙收起思緒,向著好友的隱居處行去。

2

已是深秋時節。松針鋪了一地,踩上去像在走紅毯。

常建走過一個小石橋,溪水汩汩流動的聲音,像一曲江南的夜歌。他附身看去,水面上不時飄來一些乾枯的浮萍。不久,他來到山腰的一片松樹林,就在松林的邊緣,一間茅屋依水而建。那就是昌齡隱居處了。

他不覺放慢了腳步。這時候,一彎明月從松林的樹梢露出臉來,青灰色的月光灑在屋前,彷彿披上一層朦朧的薄紗。常建不由停下腳步,神情恍惚,似乎看到了好友正站立屋前,仰望明月。涼爽的秋風,吹起他稀疏的鬍鬚。而房前的花兒一陣亂顫,彷彿做著光怪陸離的夢,一旁的芍藥園裡,則已長滿了淡淡的青苔。

“昌齡哥哥。”常建不覺默喊一聲,心中湧現出萬千意象。彷彿在那一剎,他忽然明白了,人世間的痛苦與不幸,大多都是自找的,而自己,馬上就要遠離這種世俗了——

清溪深不測,隱處唯孤雲。

松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

茅亭宿花影,藥院滋苔紋。

餘亦謝時去,西山鸞鶴群。

(常建《宿王昌齡隱居》)

3

看似是一首遊記詩,實際上是一首懷人詩、招隱詩。

首聯寫好友隱居所在。“深不測”非指水的深度,而是說水流入石門山深處,見不到頭。齊梁隱士、“山中宰相”陶弘景對齊高帝說:“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因而,山中白雲便成為隱者居處的標誌。清人徐增說:“惟見孤雲,是昌齡不在,並覺其孤也。”

中間兩聯寫所見所感。一座孤零零的茅屋,即“茅亭”。屋前有松樹,屋邊種花,院裡蒔藥,見出他的為人和情趣,獨居而情不孤,遁世而愛生活。常建夜宿此地,望見松樹梢頭,明月升起,清光照來,格外有情。想來那明月不知今夜主人不在,換了客人,依然多情來伴,故云“猶為君”。這既暗示王昌齡不在,更凸顯隱逸生活的清高情趣。

末聯寫自己的歸隱志向。江淹《登廬山香爐峰》語,“此山具鸞鶴,往來盡仙靈”。常建藉以表示將與鸞鶴仙靈為侶,隱逸終生。一個“亦”字,用得很妙。這時王昌齡已做官,不再隱居。“亦”字乃虛晃,表面上說要步王昌齡同道,其實也婉轉地勸王昌齡堅持初衷而歸隱。

這,才是本詩的主題思想。題曰“宿王昌齡隱居”,旨在招王昌齡歸隱。

4

就是這樣一首基情四射的懷人詩和招隱詩,歷來為評家所推崇。常建借該詩和《題破山寺後禪院》一詩,流芳千古。

且說常建,在好基友隱居處住了一宿,吟了一詩。次日醒來,太陽高照。再回想起昨夜情狀,不覺慘然一笑。基友混跡官場,自己有情來此思念,卻不知他還記不記得自己呢?這樣想著,常建辭別茅舍,繼續西行,最後來到武昌西山,隱居終生。

後人評常建,多溢美之詞,稱其詩“似初發通莊,卻尋野徑,百里之外,方歸大道”。旨遠、興僻,能淪意表,可謂“一倡而三嘆”矣。

他最有名的詩句——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錄其詩如下——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

(常建 《題破山寺後禪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