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民族服飾是“穿在身上的歷史文化”丨九派時評

文/茅畝

馬上就到兔年了,浙江省政協委員蘭金美帶著“民族團結兔”走上省政協全會的委員通道。“民族團結兔”融合了畲繡這一傳統技藝和畲族美好祝福,得到大小朋友的追捧。

圖源:人民政協網

來自麗水畲鄉的少數民族委員、畲鳳非遺工坊主理人、畲鳳民族服飾展示館館長蘭金美,不僅是一名非遺傳承人,也是一名少數民族服裝設計師。兩年前,她一手創辦畲鳳非遺工坊,透過委託繡娘、手工藝製作人在家來料加工的方式,參與民族服飾製作。在兼顧農活照顧家庭的情況下,鄉村婦女群眾“天天有活幹,月月有錢賺”,實現顧家、傳藝、增收“三不誤”。畲鳳非遺工坊,是當下民族服飾文化傳承發展的一個典型縮影。

民族服飾是“穿在身上的歷史文化”,其中不少是民族非遺文化和傳統技藝。最具少數民族顯性特徵的服飾,是少數民族表達生活經驗、審美意識及內心訴求的特殊語言,是穿在身上的“史書”,要把製作民族服飾的工藝流程傳下去,要把民族服飾背後的歷史起源、相關傳說、穿戴禁忌等相關民俗傳下去。

中國自古有衣冠之國的美譽。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有言:“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服飾文化,具有實用性和審美性兩個基本要素。作為最重要的生活文化之一,在最基本的遮羞、禦寒功能之外,服飾文化還包含我國不同民族關於自然與宇宙的知識、宗教信仰、理想追求、族群歷史、制度儀範、美學傾向、手工技藝等多層面內容。

我國是多民族國家,異彩紛呈的多民族文化,共同構成了中華文化的“大花園”。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飾象徵著中華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發揚民族服飾文化,能夠蓬勃中華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匯聚中華文化自信的新力量,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近年來,對包括民族服飾在內的非遺和傳統技藝保護利用,相關政策陸續出臺。2017年,《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為少數民族傳統服飾的保護與傳承提供了有力支援。2018年,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入選的紡織服飾類傳統工藝多達104項,其中半數為少數民族工藝。不少地方還出臺了相關保護利用的條例。

今天,政策利好之下,傳承民族傳統服飾文化的年輕身影越來越多,已漸漸成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主力軍。五彩斑斕的民族服飾,在時光打磨中,必定有更加美好的未來。

九派評論投稿郵箱:pinglun@jp。jiupainews。com

【來源:九派新聞】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