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走進中國溼地——看閩江河口溼地的新生

央視網訊息:今天的走進中國溼地,我們要去福建的閩江河口溼地去看看。閩江是福建最大的獨流入海水系,在閩江河口與大海交匯處,形成了福建面積最大的原生態河口三角洲溼地——閩江河口溼地,它也是東亞到澳大利西亞水鳥遷徙路線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十年來,當地透過一系列保護與治理措施,讓這裡的生態系統整體功能得到恢復和提升,曾經的養殖魚塘變成了今天的水鳥天堂,完成了一場新生的蝶變。

閩江河口溼地迎來冬候鳥遷徙高峰

蘆葦隨風飄蕩,鳥兒在空中編隊飛行,時不時還在水面上掀起一層層鳥浪,這裡就是閩江河口溼地國家級保護區,秋日的暖陽裡,擁抱著成群結隊來到這裡的候鳥們。近處的河灘溼地上,3只小天鵝正慵懶地曬著太陽。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黑臉琵鷺也成群現身。

福建閩江河口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主任 鄭航:三年前開始常年在這裡都能看到有一部分黑臉琵鷺,到去年為止會有十來只的黑臉琵鷺會常年都在這裡,成了這裡的留鳥。

外來入侵物種 海漂垃圾等曾破壞生態

曾經有段時間,外來入侵物種互花米草氾濫、海漂垃圾堆積等問題,曾讓這裡的生態環境遭受重創。保護區專門立項集中根治互花米草。根除的同時,在灘地上種上了紅樹林、蘆葦等本土植物。如今,保護區裡幾乎看不到互花米草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這片由原生植物群落組成的海上森林。

福建閩江河口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主任 鄭航:這是秋茄,是紅樹林當中的一種,是四年以前我們在這裡成片種下的,遠處的是蘆葦,也是我們這裡的原生植物。這個是海三稜藨草,天鵝很愛吃的,天鵝很愛吃它的根。

舊魚塘改造成鳥兒最愛棲息區域

生態好了,鳥兒也多了,到了漲潮的時候,鳥兒的活動空間就被潮水佔領了。為了給鳥兒們更多的空間,曾經的舊魚塘,也被巧妙地利用改造。

福建閩江河口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主任 鄭航:這邊就有閘口,我們跟外面的潮水是相連的,這些標尺就是用來看水塘裡面水位的高低,我們設定這種標尺,就是為了讓不同腿長、不同身高的鳥類,在裡面都能找到自己的活動空間。比如說雁鴨類的,天鵝個子比較高,就喜歡水深的地方,鷸類的,它腿短一點,就喜歡淺灘,水比較淺的地方。

如今,這些水塘已經成為候鳥最喜歡來的棲息區,觀測到的單日水鳥數量最多達5500只。衛星遙感照片直觀展示了,十年前後閩江河口溼地的變化。 十年前黑色的養殖魚塘,已經退養了近4千畝,綠色溼地面積顯著擴大。

蘆葦搖盪綠水悠 留鳥候鳥滿洲頭

根據保護區提供的最新資料顯示,截至目前,閩江河口溼地記錄到的野生動植物及水生生物已增至1311種,記錄到的中華鳳頭燕鷗、勺嘴鷸、黑臉琵鷺等多種珍稀瀕危水鳥個體數量,也超過全球種群的1%。蘆葦搖盪綠水悠,留鳥候鳥滿洲頭,人、魚、鳥和諧共生,就是今天閩江河口溼地正在展開的生動畫卷。

(央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