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藩鎮強唐弱,藩鎮弱唐亡”,這句話該怎麼解釋?

“藩鎮強唐弱,藩鎮弱唐亡”這句話的表述是不準確的。實際上,原話是這麼說的:“唐之弱,以河北之強也;唐之亡,以河北之弱也。”這是顧炎武在《日知錄》中引用的宋人尹源《唐說》的一段話。意在說明唐朝中晚期的藩鎮割據對朝廷的影響,這其中的河北指的就是著名的“河朔三鎮”。

河朔三鎮是在安史之亂後成形的,當然其基礎就是唐玄宗為了威震四夷設立的十大節度使鎮守邊鎮制度,該制度的兵員是以募兵制的形式招募計程車兵。在最初,邊鎮確實在很大程度上讓大唐海晏河清,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節度使開始由職業軍人擔任,他們在邊鎮形成了自己的勢力,擁兵自重。安祿山起兵之前兼任三個邊鎮的節度使,統兵近20萬,而當時的中央軍還不到八萬,這幾乎就是在玩火。

安史之亂歷時七年多,將帝國幾乎拖垮,天子也換了三個,到了唐代宗時期才最終將安史之亂壓下來,但並沒有真正平定叛亂。史朝義兵敗後,其部下大部分將領都歸順了朝廷,為了安撫這些人,唐代宗仍舊讓他們官復原職,擔任原先的節度使。張忠志(李寶臣)為承德節度使、田承嗣為魏博節度使、李懷仙為幽州盧龍節度使、薛嵩為昭義節度使等等。

唐代宗本是為了安撫人心,但是李寶臣、田承嗣和李懷仙卻繼續擁兵自重,尤其是後來吐蕃大軍攻進長安,朝廷自顧不暇,這三人盡收原先的部眾,在河北開始了部分自治,也就形成了“河朔三鎮”的局面,他們屬於半獨立的政權,割據但是依舊尊唐廷為正朔,朝廷的政令幾乎達不到河朔三鎮,包括稅收也是他們自己截留,官員的任命也是他們自己說了算。

但是他們並不是完全獨立,在節度使更替的時候都要上表得到朝廷的冊封。正如李德裕所說:“河朔兵力雖強,不能自立,須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軍情。”藩鎮的核心是軍隊,朝廷無法控制這些軍隊,需藉助節度使來管理軍隊,而節度使也需經由朝廷的認可達到威服部眾的效果,要知道藩鎮內部的牙兵是很厲害的,他們完全可以犯上作亂殺死節度使。

河朔三鎮節度使都是數易其姓,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藩鎮的實力,9世紀河朔三鎮的沒落就有這個原因。當初河朔三鎮成形後,朝廷完全沒有辦法,一來藩鎮實力很強,政府很難將其平定,二來強悍的河朔三鎮成為河南的屏障,震懾夷狄,從這一點來說唐廷的延續還要依靠三鎮。

但畢竟三鎮對皇權的挑戰極大,於是朝廷在全國各地設立了很多節度使,有制約河朔三鎮的防禦型藩鎮,也有保護南方稅收的藩鎮等等。藩鎮之間相互制衡,如果有哪一個藩鎮發動叛亂,其他的都能聽從朝廷的號令圍毆這個藩鎮。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有別的節度使效仿河朔三鎮也搞割據,但是在黃巢起義之前的藩鎮,即便是割據,也只是半獨立的。節度使們並不想取代唐廷而代之,他們只是想在自己的地盤上自治,僅此而已。

而河朔三鎮的強悍又能壓制其他藩鎮,同時和朝廷形成微妙的平衡。但是9世紀之後,河朔三鎮逐漸走向沒落,來自朝廷的打擊是一方面原因,唐憲宗時期曾花大力氣削藩,對河朔三鎮也是能分解的就分解,雖然並不能解決河朔三鎮的問題,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們的實力,並且在這一時期,他們還曾歸順朝廷,雖然後期又割據出來。

另一方面原因就是前面說的內亂,不斷出現奪權的情況,而且後期稅收減少,縮減開支,藩鎮兵力減少。河朔三鎮由強變弱,但帝國總的藩鎮勢力確實增強的。直到後來出現了龐勳起義以及影響極重的黃巢起義。

在黃巢起義之前,唐廷和藩鎮之間實際上是互相利用的一種關係,雖然互有攻伐,但到底相安無事,甚至還能有效抵禦外夷。但是黃巢起義打破了這種平衡局面,在平定黃巢起義的過程中,各個節度使紛紛獨立,早已不是河朔三鎮獨領風騷的時候了,藩鎮割據的時代真正到來。

朝廷的禁軍在這一時期幾乎被毀滅,平定叛亂還要依靠各個節度使,因此對藩鎮徹底失去控制,而朱溫、李克用、李茂貞、韓建等節度使紛紛崛起,他們在平叛過程中大肆擴張地盤,為爭奪地盤大打出手,皇帝也被爭來爭去。最終朱溫成為最強悍的所在,滅唐建梁。

倘若在黃巢起義之後,河朔三鎮沒有變弱,那麼朱溫或許只能成為一方霸主,頂多走上割據自治的道路,也就不可能推翻大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