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故鄉年味|熱八碗與冷煎餅,陝西子長冷熱搭配的舌尖體驗

“對面山的那個圪梁樑上那是一個誰”,一聲聲信天游背後,是黃土高坡上的人們對於這片土地深沉的愛。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特有的地形地貌,造就了這裡以糜子、小米、蕎麥等五穀雜糧為主要食物。人們以此為原料,用自己的智慧創造了各種美食,形成了獨具一格的陝北味道。

年味是陝北味道的重要體現。過年期間,各種陝北美食彙集一起,人們大快朵頤享受美味。在陝西省子長市,每逢過年,人們會準備各種各樣的年味來犒勞辛苦一年的自己和家人,有熱氣騰騰的八碗,也有沁透心脾的冷食煎餅和涼粉,冷與熱的交替,特殊的舌尖體驗讓味蕾欲罷不能,還有糜子穀物帶來的油糕、黃米饃饃等甜味美食……

八碗與煎餅,冷熱交替的舌尖體驗

在陝西子長,一桌八碗是必不可少的年夜飯。八碗泛指陝北地區傳統地方宴席,席面會有八種用大海碗裝盤的菜招待來往客人,一般逢紅白喜事、年節

期間

,人們都會吃八碗。

一般而言,陝北的八碗幾乎都是熱菜,分為軟八碗和硬八碗,軟八碗是四碗葷菜和四碗素菜,硬八碗就是八碗葷菜,一般葷菜包括酥雞、土豆丸子、燒肉、燉肉等,其他的葷菜、素菜可以自由搭配。

陝西子長的土豆丸子。 新京報記者 劉歡 攝

不過,過年吃八碗的習俗沿襲至今已經不再侷限於八種菜,除了基礎的葷菜外,人們可以自由新增或減少菜品。八碗中最具特色且最受人們歡迎的是土豆丸子,這也是子長家家戶戶過年都要準備的年味之一,這是用土豆、豬肉、大蔥等食材剁碎製作的油炸丸子,吃起來香酥可口,頗受小朋友喜歡。

過年期間,除了八碗這樣的熱菜,以煎餅和涼粉為代表的冷食也是子長人的心頭好,其中最知名的莫過於子長名吃——煎餅。和人們熟知的山東煎餅、天津煎餅不同,子長煎餅是用蕎麥經過揉、搓、攤、煎等多種工藝製作的薄軟煎餅,捲入Q彈爽滑的豆腐乾或者冷盤,倒入酸辣調味汁,就著酸鹹的湯汁,一口下去,冰冷沁人心脾,而用綠豆製作的綠豆涼粉也是如此。在春節頓頓大魚大肉的飲食中,一碗煎餅或者一份涼粉,讓人舒暢無比。

子長煎餅。 新京報記者 劉歡 攝

熱乎乎的八碗、冰涼的煎餅和綠豆涼粉,這些冷熱搭配的年味也形成了陝西子長獨有的飲食習俗。每逢過年,有些人家會將年夜飯和煎餅涼粉一起準備,人們隨著自己的喜好挑選食用,也有人家習慣中午吃煎餅涼粉等冷食,晚上吃熱乎乎的年夜飯。冷熱交替的舌尖體驗是這裡特有的年味。

稠酒、油饃饃,糜子穀物製成豐富年味

金黃的糜子[méi zi]是陝北黃土高原盛產的穀物,分為硬糜子和軟糜子,軟糜子也叫黃米,有明顯的黏性,主要用來熬粥或製作黃米糕等美食。硬糜子不具有黏性,常被磨成面用來製作饅頭等主食。陝北地區的人們利用這一穀物製作出了各種不同的美食,有酸甜可口的稠酒,也有甜甜的黃米糕、黃米饃饃、油饃饃等。

袋裝的稠酒。 新京報記者 劉歡 攝

稠酒是陝北人年味的記憶符號。據家中老人回憶,每年臘月初,人們就開始做稠酒。將糜子蒸熟後撒上酒麴放入瓷壇中封存,等待發酵,由於陝北的嚴寒天氣不利於發酵,人們便會將稠酒瓷罐放在窯洞中的土炕上,經過一兩個月的發酵,等到過年前後,經過時光烹調出的美味黃米

稠酒

就可以喝了。

一碗淡淡的香甜稠酒飽含了陝北人們過年的喜悅。如今,稠酒已經工業化製作,人們可以隨時隨地買到機械製作的袋裝稠酒,但還是有不少人會買上一些手工稠酒,一邊喝一邊回憶小時候和長輩一起製作稠酒、一起喝稠酒的快樂,思鄉與懷舊在稠酒的酒香中,越來越濃郁。

油糕。 新京報記者 劉歡 攝

油糕是陝北年味不可或缺的甜點之一,逢年節、生日、孩子滿月等重大事情,炸油糕是必備食物。由於糕與“高”諧音,油糕這一美食也被賦予“節節高升”“高壽”之意。這是用軟糜子和棗泥製作的美食,口感

軟糯

、質地筋道。遠在外地的遊子每次出去工作,都會帶一塊油糕,這也是縈繞在陝北人記憶深處的牽掛。

紅豆餡的黃饃饃。  新京報記者 劉歡 攝

黃饃饃是深受陝北人喜歡的一道甜食,在過去,從年前就開始準備製作,用硬糜子進行發酵,包入紅豆、棗泥等餡料蒸制而成,吃起來口感黏糯、甜香四溢。家中長輩說,這也是過去人們外出要帶的乾糧之一。如今,也有很多人外出攜帶這種家鄉的年味。

炸好的油饃饃。新京報記者 劉歡 攝

油饃饃被稱作陝北的甜甜圈,是很多子長人小時候甜美的回憶。用軟糜子和黃米按比例混合製作,口感軟綿香甜、外酥裡軟。和黃饃饃一樣,在陝北春節的餐桌上,一定少不了油饃饃的身影。這一美食還在2013年6月被納入陝西“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新京報記者 劉歡

編輯 祝鳳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