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司馬懿和諸葛亮誰更厲害?為何很多人認為司馬懿厲害?說來別不信

認為司馬懿厲害的人就只有一個原因:

以成敗論英雄,以結局看歷史

。但另一個角度來看,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一生只活了54歲,司馬懿一生則活了73歲,如果活得久也是理由的話,那誰長壽豈不是誰厲害了。

司馬懿在歷史上的確預言了諸葛亮不能活得太久,也成功地靠消耗戰阻擋了諸葛亮北伐,但是他的身上的確有

畏蜀如畏虎、死諸葛走生活仲達的事例,

因此比較兩個人誰更厲害,把雙方放在同等背景之下顯然更公平。

1、從雙方實力來對比

司馬懿的背後是一個強大的曹魏,主明臣賢、政治清明、謀臣數百、戰將千員,佔據著天下九州,自詡為華夏正統,以中國自居,控制人口有400多萬,軍隊有50萬人。

三國實力對比圖

諸葛亮的背後是一個偏安一隅的蜀漢政權,這個政權是一批北方來的流亡人士聯合一批荊州人征服了當地的益州人而建立的,僅佔據了益州和漢中郡,控制人口94萬,軍隊有近10萬人。

司馬懿與諸葛亮的對抗,可以稱為割據勢力與正統政權的對抗,實力非常懸殊,諸葛亮所代表的政權實力只有司馬懿所代表政權實力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再看諸葛亮的北伐,蜀漢政權的總兵力只有不到10萬人,其中成都的中央衛戍軍、各地的邊軍和郡縣兵肯定是不能參與北伐,中央衛戍軍少說也有1~2萬人,邊軍主要集中在漢中、江州與南中,漢中邊軍應該部分參與北伐,江州邊軍用來防備東吳,南中邊軍用來防備南方少數民族,這些邊軍加在一起至少也有2萬人。

三國鼎立圖

蜀漢有21個郡縣,一個郡縣平均算500郡縣兵,合計約一萬人,除掉2萬中央衛戍軍、2萬邊軍、1萬郡縣兵,諸葛亮用來北伐的軍隊滿打滿算只有5萬人,實際上應該是沒有。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曹魏迅速反應,光是張郃率領的步騎軍就有5萬人,而身為曹魏關中軍區的最高軍事長官曹真,手下的軍隊只會不低於5萬人,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是5萬打10萬,一半的實力差距。

要是普通將領,看到5萬打10萬,估計出兵也不敢,更何況魏軍的背後有一個強大的政權,以強打弱打贏了,那叫正常,以弱打強打贏了,那叫能力,諸葛亮用一個比司馬懿差了四五倍的實力,打得司馬懿不敢出戰,還有畏蜀如畏虎、死諸葛走生活仲達的故事,這本身就說明誰更強。

2、從軍事角度來對比

第一次北伐時,諸葛亮唯一的優勢就是出其不意,唯二的優勢就是靠自己的組合能力,到第二次北伐和第三次北伐時,已經不存在出其不意,諸葛亮唯一靠的就是自己的軍事能力。

諸葛亮北伐圖

而第四次北伐,才是諸葛亮與司馬懿平生第一次較量,諸葛亮是侵略方,司馬懿是防守方,諸葛亮在上邽搶收了魏軍的麥子作為軍糧,還跟司馬懿玩起了謀略,把自己置身於死局之中,蜀軍被斷了補給,被魏軍包圍。

結果滷城一戰,司馬懿被殺得“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這可是詳細的戰利品清單,明顯屬於戰後清理,至於《晉書》記載的司馬懿“斬俘萬計”的戰功過於粗略,不可相信。

諸葛亮作為弱勢一方,每次出兵北伐可是遠道而來,前後行程上千裡,從漢中翻越秦嶺到達曹魏境內,這明顯屬於孤軍深入敵後作戰,補給困難,沒有支援。

司馬懿作為強勢一方,以逸待勞,雖然司馬懿與諸葛亮第一次交鋒是從荊州遠調過來,但雙方對於祁山的地形認知恐怕是差不多水平,況且司馬懿背靠關中,又是主場作戰,又有優勢兵力。

諸葛亮

最後的結局仍然是司馬懿敗了,連五子良將碩果僅存的張郃也被射殺了,張郃這種級別跟蜀漢的趙雲差不多地位,算是軍區副司令員的水平,僅次於司馬懿,這種級別的將領當場陣亡屬於重大失敗,而張郃在滷城之戰的見識都不比司馬懿差,但是,張郃卻死了,這麼明顯的勝敗還需要爭議嗎?

太多人認為諸葛亮軍事水平不行,事實上在整個三國時期,諸葛亮的軍事水平與曹操相當,是三國少數幾個排得上號的軍事家之一。

諸葛亮發明的連弩、木牛流馬,司馬懿有嗎?諸葛亮有軍事著作《將苑》、《便宜十六策》、《兵法二十四篇》,司馬懿可有?諸葛亮推演過延續幾千年的八陣圖,改進了陣法,並獨創自己的研究,司馬懿有嗎?誰強誰弱還需要對比嗎?

八陣圖

3、從雙方的對手來看

司馬懿帶兵之後,第一個遇到的對手其實是孫權,司馬懿在江夏郡擊敗諸葛瑾,斬殺了張霸,斬首吳軍首級千餘級,大獲全勝,第二個對方則盤踞在新城郡的孟達,司馬懿一面寫信安撫孟達,一面偷偷地急行軍,僅8天時間就行軍1200裡,突然兵臨城下,孟達毫無準備,被司馬懿斬首,就連準備救援孟達的吳蜀聯軍,也被司馬懿的軍隊擊退。

司馬懿的第三個對手是盤踞在遼東的公孫淵,用聲東擊西之計,避開燕軍的營壘,直接攻打敵人的老巢,等到敵軍來救援,又三敗公孫淵軍,然後又故意示弱,引誘敵軍來戰,最後包圍了敵人的城池,等到敵人糧食用盡後,攻破城池,屠城築京觀。

司馬懿最大的敵人就是諸葛亮,司馬懿對於敵人的戰略意圖基本上能看得個大概,唯獨看不透諸葛亮,司馬懿為人謹慎,一旦看不出敵人的意圖,他是不會貿然出戰的,這就是司馬懿首次率軍與諸葛亮對峙時,兩人一直呈膠著狀態,就是不開戰,根本原因就是司馬懿看不透諸葛亮的戰略,所以一直就這麼耗著,儘管被人說成畏蜀如畏虎,也不貿然出擊,這是司馬懿非常小心謹慎的一面。

司馬懿與諸葛亮

司馬懿的性格就是如此,深藏不露、隱忍謹慎,沒有把握的事絕對不做,一旦看透對手,司馬懿就會迅速採取方針擊敗敵人,或者非常善於抓住機會實行致命一擊,對待孟達、公孫淵都是如此,而且司馬懿一旦出手,就會把事情做絕,不會給人翻身的機會,比如高平陵政變後對待曹爽,把曹爽一黨五千餘人全部殺掉,手段殘忍而冷酷。

自從遇到諸葛亮後,司馬懿開始變得無計可施,按他的性格,一旦發現諸葛亮的意圖或者弱點,諸葛亮甚至故意在司馬懿面前暴露自己的弱點,但是司馬懿怎麼也不敢主動出擊,在滷城之戰中,諸葛亮退,司馬懿就跟著,諸葛亮進,司馬懿就退,諸葛亮據山紮營,司馬懿就率軍對峙,雙方就這麼一直處於若即若離的狀態。

司馬懿如此沉著冷靜,不得不說他的心理素質是非常強大的,但是他手下的將領受不了,總想跟蜀軍交戰,甚至背地裡說司馬懿畏蜀如畏虎,司馬懿與諸葛亮的頭次交手兩個人居然一直不出擊,到最後實在忍不住了,滷城之戰中,司馬懿大敗,後來諸葛亮退兵,司馬懿命令張郃追擊,結果又賠上了張郃的性命。

高平陵政變中的司馬懿

到第五次北伐時,司馬懿徹底就不出戰了,他明白自己不是諸葛亮的對手,他唯一的辦法就是依靠堅固的營寨來消耗諸葛亮,無論諸葛亮用什麼辦法刺激司馬懿,哪怕給司馬懿送女人的衣服來侮辱他,司馬懿都不為所動,他的隱忍之深厚,沒有幾個人能比得上。

如果司馬懿能夠發現諸葛亮的弱點,他早就主動出戰了,諸葛亮拼命引誘司馬懿出戰,司馬懿就是不出戰,對待不同的對手要用不同的策略,司馬懿明白,諸葛亮這個對手與他平生所有的對手相比,都是不一樣的,甚至是司馬懿本人,也無法參透諸葛亮這個對手的意圖,既然看不透,那就只能以消耗戰來抵禦諸葛亮了。

如果諸葛亮的能力不如司馬懿,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不如,司馬懿但凡有機會,早就出手了,他之所以沒出手,根本原因就是司馬懿的能力不如諸葛亮,對於抵禦諸葛亮最好的辦法,只有消耗而沒有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