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北洋猛虎段祺瑞,從小邋遢沒人樣,16歲的一事讓段家後人倍感驕傲

清末明初的中華大地風起雲湧,卻又戰亂紛紛。在哪個軍閥割據的時代裡,大家可以發現有一半以上的軍閥或多或少與袁世凱一手建立的北洋軍有關係。袁世凱被清政府任命為北洋大臣兼任直隸總督,他訓練新軍,建立了北洋六鎮。

北洋軍中人才濟濟,其中北洋三傑:龍、虎、犬更是為人所津津樂道。這其中的北洋之虎就是段祺瑞

段祺瑞後來還成為了北洋軍團的實際掌控者,擔任過4任總理,1人國家元首,還擔任過中國第一所現代化軍校保定軍校的校長。

他拒絕過日本人高官厚祿的誘惑,卻也武裝鎮壓過北京的學生遊行,他曾因袁世凱稱帝而辭官,卻又是孫中山護國運動的討伐物件

。一生的傳奇經歷,青史的褒貶不一,讓他成為無數人研究的物件。那他的成長環境如何呢?

段祺瑞一個忠烈至孝的家族,祖籍湖北英山,後遷至安徽壽州。曾祖做過清朝的將軍,祖父與“臺灣第一巡撫”的劉銘傳私交甚篤,還一起賣過私鹽,後來從軍,在李鴻章麾下因功當上了總兵,後來在老兄弟劉銘傳手下做直屬馬隊的統領,那時,

因為兒子沒有繼承他的武風,他便將孫子段祺瑞接到了身邊,一邊讀私塾,一邊親自教導

在祖父的影響下,段祺瑞從小就十分嚴肅,不像其他頑童喜歡打鬧,而是對刀槍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私塾裡的先生見他因舞槍弄棒荒廢了學業,沒有批評他,而是語重心長的勸他說:“

身為將家門弟喜愛武事,這很正常,但如果你不通書義,以後不過是匹夫之勇,成不了真正的將軍!

老師的教誨讓段祺瑞有了努力的方向,一心想要出人頭地。但因為他長期跟隨祖父在軍營生活,和大頭兵們混在一起,祖父因為軍務繁忙,也沒有過多管他的生活。結果他不僅沒有少爺的習氣,反而十分不注意儀表,就連跟著他從老家過來的老僕評價小時候的他時也說,

從沒見過哪家的少爺這麼邋遢!一點也不注意乾淨!

不過,人不可貌相這個道理很多人都清楚。一些眼光不凡的人總是能透過外表看出段祺瑞的非比尋常之處。比如當地的舉人吳懋偉——-段祺瑞後來的岳父,

他一眼看出段祺瑞必能成就一番事業

,於是主動找上段佩,提出將女兒許配給段祺瑞。段佩欣然同意,就這樣,兩家定下了婚約。

後來,因為祖父在軍中亡故,段祺瑞在14歲那年送祖父靈柩歸葬合肥,然後回到了家鄉,繼續讀書。在鄉間又讀了兩年書後,眼看著整日裡忙於田務的父母,段祺瑞提出去威海衛投奔叔叔段從德,他立下的志向不允許自己繼續在鄉間蹉跎了。父親段從文沒有阻止他,而是

拿出了家中最後一塊銀元給了兒子

,其他的幫助,家裡實在是提供不了了。

十六歲的段祺瑞懷揣著這塊銀元,憑著他的堅韌和執著,靠自己的雙腿走了兩千多公里,找到了段從德。段從德被這個侄子的決心打動了,他安排段祺瑞在自己軍中任職,當差。

從此開始了自己按部就班,一步一個腳印的軍旅之路

後來,父親專程來看過他,見到生活穩定的段祺瑞,父親放心了,卻沒想到在回程的途中,被人劫財殺害。雖然兇手隨即被正法,但母親卻因傷心過度二去世。從此,

段祺瑞獨自擔負起了照顧兩個弟弟和一個妹妹的重擔,而那年,他自己都還沒有滿十八歲

。生活的苦難沒有將他擊垮,他更加努力拼搏。

1885年,段祺瑞迎來了他人生的轉折點,以優異成績考上了天津武備學堂,並且進入了最火熱的炮兵科。在學校裡,他

被稱讚為“頗勤敏,力學不倦,冠其儕輩。

”同時在第二年,根據早年的婚約,他和吳氏在合肥成婚。可為生活的事業都走上了正軌,朝著他預想的方向發展。

從學校以“最優等”的考評畢業後,

他在第二年再次因考核第一的成績被李鴻章派赴德國,進入柏林軍校深造留學一年半

。而在這一年半中,段祺瑞“精學苦造”,除了完成學校的課業,還有有半年以上的時間一個人在克虜伯兵工廠實習,掌握了大量的實踐知識,李鴻章在知道這件時候,對這個安徽同鄉讚不絕口,很快給予他重用。

段祺瑞的傳奇一生,正是從考入軍校開始的,

他透過堅韌不拔和刻苦用心的性格親手拉開了自己強勢崛起的大幕

。經歷了家道中落、父母雙亡,但仍舊堅定地走上了自己計劃的道路,實現了自己的志向,他這段早年的經歷能讓我們有很多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