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朱棣死前為保大明江山留下一計,為何崇禎帝不用?人心散了

文/花開無田

歷史上,能如大明王朝一般傳奇的王朝少之又少,開國太祖朱元璋,出身貧寒真正的農民出身,做過乞丐,幾十年的鬥爭,任用藍玉、徐達、常遇春、劉伯溫、李善長、胡惟庸等人,擊敗陳友諒,驅逐元朝於蒙古草原,成就了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王朝,其功卓絕,但又為了維護皇權,其孫子朱允炆能安穩上位,將名將功臣屠戮殆盡,藍玉案、胡惟庸案堪稱屠夫。可即便屠盡功勳,防了外人,卻對自己的子嗣未嘗防備,以至於燕王朱棣便有了可乘之機。

年輕的建文帝,在自己的三位大儒老師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的指導下,開始削藩。可當面對燕王朱棣之時,身處應天(南京)的建文帝卻如他的老師一般婦人之仁,而朱棣自北京而南下,濟南遇阻,本是必死之局,卻在小舅子徐增壽等人的通風報信中知曉京城空虛,長驅直入,而建文帝直到其渡過長江才將其誅殺。可惜為時已晚,而朱棣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靖難成功的藩王。但是明成祖朱棣起家北京,在南京雖然也是貴為天子,但是面對建文遺臣景清等人的刺殺,也讓他對南京可謂是日漸害怕,心有餘悸,而更加堅定了他遷都的決定。

1420年,明成祖朱棣正式定都北京。但是與眾多朝代遷都不同的是,因為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寢明孝陵安葬於南京(也就造成了南京的地位是同於北京的),更加之要加強對南方地區的控制,外加此時的經濟中心已經轉移,朱棣也就選擇了南京繼續作為陪都,正如丘濬說“用東南之財賦,統西北之戎馬,無敵於天下”。這也是他保留2都制的原因所在。

而朱棣也在南京保留了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同時繼續設定都察院、通政司、五軍都督府、翰林院、國子監等機構,事實上也就成為了一個政府2套班子的結構,而且此時的南京六部管轄範圍雖然很小,但是卻是當時最為富庶的南直隸地區,大致相當於今天的江蘇、安徽、上海地區,而且當時的南京戶部、兵部權利也重。

如是和平年代,這樣的設定可能會造成推諉扯皮,但要是戰爭年代,對於大明王朝而言可謂是多了一個選擇,遷都避難,東山再起。這也是朱棣為大明江山留下的一計。

1627年,明熹宗去世,而年僅18歲的崇禎帝繼位,而1629年李自成起義,1644年建立大順政權,並且如摧枯拉朽一般連克數城,直逼北京,也正是在同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而 崇禎帝卻出乎意料的選擇了在煤山自縊而死,年34歲。由此,對於當時的崇禎帝而言,也便有了眾多的聲音,為什麼不選擇朱棣遺留下來的計策南遷呢?而也就在崇禎帝自縊後,福王朱由崧監國南京,建立弘光政權。

那麼又是何種原因導致崇禎帝不用此計謀呢?事實上,從其臨死前的一句話就可以理解他的心情“朕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而作為崇禎帝臨死之言,這句話多少有一些悲憤之情,難免也讓人覺得有失偏頗。

眾多人說他是忘卻了,也有說是其對於形勢的錯誤判斷,低估了李自成農民軍的實力,而本人也是猶豫不決,更有甚者言語道“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明成祖朱棣立下的聖旨便是如此“外敵入侵,大明不稱臣,不和親,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子死社稷。”

但事實上,歷史上因為避亂而遷的不勝列舉,唐玄宗李隆基為避安史之亂逃往蜀地,宋高宗趙構所謂的海上行都,元順帝逃亡,無不是例證,而根據《明史》記載,崇禎帝實則也有此意遷都,而且至少三次想遷都。只不過礙於其與群臣之間關係緊張“對待臣子反覆無常,刻薄寡恩”,最後也不了了之,成了這亡國之君。

當李自成大軍攻入山西之時,崇禎便已暗示戶部尚書,左都御史李邦華,翰林學士李明睿,少詹事項煜等人支援南遷,本大可以借坡下驢,就此南遷的,可是由於當時眾多的北方籍官員反對,更是直接拿出“遺棄國土,放棄北方”的由頭阻止。這也導致了朝會不了了之。

而等到李自成攻陷太原,再次朝會,對於李邦華提出的太子歸南組織抵抗,但面對農民軍的滔天局勢,事實上崇禎帝並不想堅守,也想南下,但是無奈大臣不允,便反對此計謀,而面對首輔陳演等的支援,兵科給事中卻站出來反對,而第二次也便失敗告終。

而當面對打到了家門口的李自成,崇禎帝無奈之下召集吳三桂勤王之時,兵科給事中又言語道:“奉太子往南,諸臣意欲何為?將欲為唐肅宗靈武故事乎?”這一句治正確的口號,又有誰還敢在說話?不得不說的就是,所謂的得失也在這三次的朝會之中彰顯的淋漓盡致,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士大夫階層的無恥也體現的淋漓盡致。

也正是由於與大臣之間的不和睦,崇禎帝又不能違背所謂的“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傳統,用我們現實中的話就是“人心散了,兄弟不好帶了,外加自己面子薄—我也想走但不好意思”也才導致了崇禎帝無法實現祖上朱棣留下的南京為都的計策,自己最後留得一個自縊的結局。

參考資料:《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