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關羽大意失荊州”,那時的荊州有多大?超出許多人想象!

三國爭霸時,魏蜀吳都想得到荊州,荊州是現在的哪些地方?

作者/黃伯益

東漢末年,天下群雄並起,經過連年混戰後,最終形成了魏、蜀、吳三足鼎立之勢。在三國爭霸戰中,有一個地方是曹操、劉備與孫權多次爭奪之處,那個地方就是“

荊州

”。

《三國演義》中,神勇無敵的關羽,晚年所犯的最大錯誤,就是丟失了荊州,結果,引發了劉備東征兵敗,從而改變了三國格局。

荊州最早是東漢宗室劉表的地盤。劉表,字景升,西漢魯恭王劉餘之後,東漢末年的名士、軍閥。史稱劉表身長八尺餘,姿貌溫厚偉壯,少時知名於世,名列“八俊”(漢末八俊為劉表、陳翔、範滂、孔昱、範康、檀敷、張儉及岑晊八人)。

劉表早年因參與太學生運動,受到黨錮之禍的牽連,因而被迫逃亡。光和七年(184年),黨禁解除,劉表被大將軍何進闢為掾,出任北軍中候。初平元年(190年),荊州刺史王叡為孫堅所殺,董卓上書,派劉表接任荊州牧。

劉表在荊州期間,治理有方,群民悅服。他遠交袁紹,近結張繡,內納劉備,據地數千裡,帶甲十餘萬,稱雄荊江,先殺孫堅,後抗曹操。

然而,劉表的格局太小,只想據有荊州,而無志天下,所以作為不大。劉表晚年,更因寵溺後妻蔡氏,給其妻族蔡瑁等人專權,創造了機會。

劉表病逝後,其後妻蔡氏,及蔡氏族人蔡瑁等人廢長立幼,奉劉表次子劉琮為主。曹操南征時,劉琮又舉州投降,荊州遂為曹操所得。

赤壁之戰後,曹操敗退出荊州,劉備與孫權又先後據有荊州,形成三國鼎立之勢。關羽大意失荊州,從而改變了蜀與吳的局勢。

那麼,當時的荊州,與現在的湖北荊州有何關係?歷史上的荊州,包括哪些地方呢?

荊州第一次出現在中國歷史典籍中,是源於“禹分九州”。“九州”最早見於《尚書》中的《夏書·禹貢》。

相傳,大禹治水時,把天下分為九州,因此,“九州方圓”,表達的就是“中國這塊地方”,其後,九州也就成為古代漢地的代名詞。

據《禹貢》所載,上古的“九州”,分別為豫州、青州、徐州、揚州、

荊州

、梁州、雍州、冀州及兗州。而禹時荊州的範圍,大體相當於今湖北、湖南兩省全境,由荊山一帶直到衡山之南地域。

漢武帝時,將全國劃分為十三州刺史部。西漢十三州分別是幷州、冀州、幽州、青州、兗州、豫州、徐州、揚州、交州、

荊州

、益州、朔方及涼州,其中的荊州刺史部,就是九州之一的荊州。

西漢時期,當時的荊州包括南陽郡、南郡、江夏郡、桂陽郡、武陵郡、零陵郡、長沙國。

《漢書·地理志》所描述的荊州範圍,就囊括了當今的湖南、湖北全境及河南南部地區 。

東漢荊州原轄七郡:它們分別是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與長沙郡。東漢末年,又從南陽郡與南郡各分出一部分縣,設定襄陽、章陵二郡。

其時,荊州共轄九郡(包括

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長沙郡、襄陽郡與章陵郡

),所以,後世稱之為“荊襄九郡”。

建安十八年,荊州又一度擴大,廣東全境,及越南北部地區,都歸屬於荊州州域。關羽當年丟掉的荊州(雖然只是荊州其中的一部分),還真是一塊不小的大肥肉。

兩漢及三國時期,荊州正處於魏、蜀、吳三國的交界地,它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難怪魏、蜀、吳三國,都會為爭搶它而拼命。

(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