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單單從姓與氏就可見一斑了。古代的原始部落都有姓,隨著部落人口的不斷增加,原來的部落又分出若干新的部落,所以為了互相區別,就為自己的子部落單獨起一個代號,‘’氏‘’。也就是說‘’氏‘’是姓的分支。

在秦漢之前,姓和氏在不同場合使用,哪些人有姓,哪些人用氏有嚴格規定。戰國前,貴族才有姓氏,貴族男子稱氏,女子稱姓。‘’姓所以別婚姻‘’,‘’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漢代以後,姓氏不加區分,姓氏合一,統稱為姓。

那麼我們中華兒女那麼多姓,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1)帶女字旁的姓氏

如:娰、姬、姜、媯、嬴等,這是母系氏族社會女性崇拜的反映。

(2)以動植物或其他自然物為姓氏

如馬、牛、羊、豬、蛇、龍、柳、梅、李、桃、花、葉、谷、麥、桑、麻、粟、山、水、林、木、風、雲、河、江、金、石、鋼、鐵、玉等,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部落的圖騰。

(3)以封國、采邑為姓

如:齊、楚、燕、韓、趙、魏、秦、魯、蔡、鄭、陳、宋、阮。

(4)以職官、爵位為姓

如:司徒、司馬、司空、樂正、宰、上官、太史、少正、王、侯、公孫、伯子等。

(5)以出生地、居住地或職業為姓

如:姚(虞舜生姚墟)、東方(伏羲住處)、西門、東門(魯莊公子遂後代封住地)、東郭、南、百里、歐陽(越王勾踐,被封在烏程歐陽亭)、陶、巫、卜、醫等。

(6)以祖先族號、諡號為姓

如:唐、虞、夏、商、周、殷,文、武、昭、穆、康、莊、宣、平、成等。

(7)其他

A、皇帝賜姓。如劉邦賜項伯姓劉。李煜賜奚廷圭(墨務官)姓李。

B、為避災難而改姓。如伍子胥在吳被殺後,子孫逃到齊國,改姓王孫;陳厲公子陳完,在陳內亂後逃到齊國做了大夫,改姓田。

C、嫌原姓複雜、字多而改姓。如司馬簡姓司或馬或馮,歐陽簡姓歐。

D、少數民族主動從漢姓。如北魏孝文帝規定鮮卑族人改用漢姓如陸、穆、賀、於等,皇族帶頭,由原來的姓拓跋改為姓元。

E、另外,拓跋、單于、宇文、長孫、呼延、尉遲、耶律、完顏,愛新覺羅等都是少數民族姓的漢語譯音。有些少數民族姓在譯成漢語後,嫌字太長就簡化,如愛新覺羅,改姓羅,金。

從以上可看出,同姓不一定一家。以後見到同姓的人就不要套近乎,隨便說‘’五百年前是一家‘’了,很可能你們一點關係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