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帝堯是帝的小兒子,在帝摯沒多久就去世了,為何帝位會落到帝摯手

帝堯是帝嚳的小兒子,在帝嚳去世後,部落聯盟盟主的位置傳到了大兒子帝摯手中,可惜的是帝摯沒多久就去世了,按照父死子繼的傳統,帝位應該落到帝摯兒子的手中。那麼為何帝位會落到帝堯的手中呢?是帝堯發動軍事政變奪取的嗎?

答案是否定的,帝堯是正常繼位的,原因還要追溯到黃帝取代神農氏成為天子,黃帝取代神農氏不是一次簡單的改朝換代,這與神農氏取代伏羲氏可以說是兩碼事,伏羲氏首次稱王建立了部落聯盟制度,這一制度的確立促進了當時的華夏大地進入了部落聯盟時代,相對於其他地區的部落聯盟,伏羲氏所在的聯盟最為強大,當伏羲氏聯盟衰弱後,一直從事農耕的神農氏聯盟取而代之,但是當黃帝取代神農氏聯盟的時候,對當時的聯盟制度進行了強化,透過分封后代削弱其他部落,作為黃帝帝位的繼承者們繼續加大了對下面部落的掌控,最終在帝舜的時候確立了國家制度,透過五服制度將天下分封給這些部落,根據親疏關係劃分遠近,這些部落逐漸由可以隨便遷移的部落變成一個輕易不會移動的國家,享受中央給予的好處的同時也承擔更嚴格的義務。

但是在帝嚳時期,華夏大地可能已經開始出現洪水了,他在為小兒子取名時期望後代能夠放大祖先的功勳,因此取名放勳,也就是後來的帝堯。帝摯繼承父親的帝位的時候,洪水可能已經開始氾濫了,洪水不僅為百姓的生產生活帶來了不便,還隨時危及百姓的生命安全,在帝摯眼中未來局勢不容樂觀。可是因為帝摯登上帝位的時候歲數已經很大了,在他去世前想著只有自己的弟弟能力強大可以應付未來的局面,後來氾濫的洪水貫穿了帝堯統治時期,洶湧的洪水淹沒了百姓的莊稼,使得百姓食物沒有著落,只能採摘高山上的果子充飢。

面對洪水引發的災難,帝堯命令重黎後人作為天地之官前往東西南北四個地方禮敬天地自然,迎接太陽的升起,送太陽下山,完善農曆,教導民眾什麼時候耕種,什麼時候收穫。但是面對絲毫沒有緩解的洪水,帝堯在帝位的繼承上下了一番決心,他決定根據現實情況,臨時改變一直以來的父子相繼的傳統,選擇賢能的人來輔助他處理政事。因此在他向下面官員詢問誰可以繼承他的位置時,在官員推薦帝堯兒子丹朱的時候直接否決了,丹朱雖然沒有帝堯說的那麼不堪,但是在帝堯的眼中,和平時期丹朱繼承帝位沒什麼大問題,但是在這洪水滔天的局勢下,相對平庸的丹朱沒有能力力挽狂瀾,甚至可能葬送掉黃帝開拓的事業。

後來舜進入了帝堯的視線中,同樣作為黃帝的子孫後代,帝堯為了確保能夠選擇一個合適的繼承人,對舜開始了多次考驗,首先將自己的女兒嫁給舜,考察舜能否降服高傲的帝女們,也考驗舜是否會從此沉迷美色中。後來又將自己的兒子派到舜手下,看舜是否能折服高傲的帝子們,還是直接對這些帝子阿諛奉承。在看到舜的品德確實很好後就開始考察舜是否有管理政事的能力,先做司徒後迎接諸侯群臣,穩妥的處理方式讓舜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

舜在接過帝堯禪讓的位置後也確實沒有辜負帝堯的一片苦心,先是處決流放渾沌、窮奇、檮杌、饕餮四個部落,達到穩定人心的作用,又處決了治水不力的鯀,為洪水治理不力找到了突破口,後來又任用鯀的兒子大禹進行治水,同時對官員進行細則劃分,權責分明。大禹透過對洪水的治理踏遍了華夏各地,在仔細考察後輔助帝舜建立了五服制度和朝貢制度。帝舜鑑於大禹崇高的威望(僅次於帝舜)將帝位禪讓給大禹,大禹又將帝位禪讓給益(可能迫於前面堯舜的禪讓),但是隨著洪水的消退,局勢逐漸穩定下來,而治理洪水所帶來巨大的功德並沒有隨著大禹的去世而消失,而是直接賦予了大禹的兒子啟的身上,史記中記載:諸侯皆去益而朝啟,曰:“吾君帝禹之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