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唐詩三百首》中的三句話,道盡了大唐文化,讀完感覺不一樣的美!

《唐詩三百首》是清朝文人蘅塘退士編輯的一部唐詩合集,其中選擇了一批流傳廣泛、雅俗共賞的唐詩精品,是對唐朝詩歌的一次小型彙總,歷來被視為普通大眾接觸唐詩、瞭解唐詩的入門讀物。很多唐詩藉助這本《唐詩三百首》,得以深入尋常百姓家,對於唐詩文化的普及傳承功不可沒。很多人也透過這本小冊子,得以步入唐詩世界,感受到千百年前的大唐氣象。

《唐詩三百首》的編纂者在選錄唐詩時,視野頗為廣闊,並沒有只盯著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杜牧等名家高手,而是兼收幷蓄,使得很多名不見經傳的作者也得以入選。有一個唐朝女子的詩作也入了他的法眼,雖然只有一首,也赫然躋身於眾多唐詩大家之中,令人不免對她的身世產生濃厚興趣。

這個女子名叫杜秋娘。杜秋娘在新舊兩《唐書》中均無記載,她的生平事蹟散見於唐朝文人的一些作品之中。詩人杜牧曾經和她有過一次交集,對她的身世命運瞭解頗多。杜牧有感於她的坎坷身世,專門為她寫了一首《杜秋娘詩》,在詩的序言和正文中記錄了杜秋娘的生平大概,後人藉此才得以揭開這個神秘女子的面紗。

杜秋娘老家是金陵,出身平民之家,因姿色出眾,歌喉婉轉動人,被唐朝鎮海軍節度使李錡收為侍妾。李錡出身非同一般,他是唐朝宗室貴胄,與唐朝皇帝沾親搭故,為此他有恃無恐,驕橫不法,在任職期間大肆貪墨,營私舞弊,中飽私囊。他還私下招兵買馬,擴充實力,圖謀造反。不過他對杜秋娘倒是寵愛備至,李錡把酒臨風,杜秋娘輕歌曼舞,其樂陶陶。

唐朝元和二年十月,李錡正式起兵造反。結果在唐憲宗重兵圍攻下,李錡眾叛親離,兵敗身死。唐憲宗下令籍沒其家,李錡留下的家眷財產全都被沒入宮中。杜秋娘因此也得以進入皇宮。杜秋娘麗色動人,能歌善舞,唐憲宗馬上被她迷得七葷八素,對她寵愛有加。但因為杜秋娘的罪人身份,始終沒能獲得妃嬪封號。

杜秋娘在皇宮中度過十餘年的快樂時光後,元和十五年,厄運再度降臨,四十三歲的唐憲宗暴病而亡。杜秋娘再度陷入無依無靠孤苦伶仃的窘境,更糟糕的是她此時人過中年,已經到了年老珠黃的年紀。好在繼位的唐穆宗並沒有難為她,而是給她安排了個差事,“命秋為皇子傅姆”。所謂“傅姆”者,是古代皇宮中負責照料皇子公主的年紀較大的婦人,實際上和今天的保姆是一個意思。杜秋娘的命運,從此又和她負責照料的皇子漳王李湊,緊緊繫結到一起。

然而命運對杜秋娘的打擊再度不期而至。皇子李湊成年後,因為捲入皇帝與當權宦官的奪權之爭,成了替罪羊,被貶謫出宮,流放外地。杜秋娘徹底失去了依靠,孤身回到老家金陵,一代佳人晚景淒涼,飽受孤獨窮困之苦。唐文宗大和七年,詩人杜牧遊歷金陵,懷著深深的同情專門看望了杜秋娘,見到當年豔冠群芳的杜秋娘,如今已成為一個窮困潦倒的老嫗,悲從中來,寫下了有名的《杜秋娘詩》。

杜秋娘頗有文采,曾經寫過一首著名的詩歌《金縷衣》: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這首詩以直白而流暢的風格,意蘊深厚的韻味,廣為流傳,後來入選《唐詩三百首》。有人曾對這首詩作者是否是杜秋娘產生懷疑,其實大可不必。如果覺得《唐詩三百首》說服力不夠,清朝大學者、詩人、禮部尚書沈德潛,編著的唐詩專著《唐詩別裁集》中,也明白無誤確定,這首詩的作者就是杜秋娘。沈德潛是乾隆時期的文壇宗師,生前被乾隆皇帝視為良師益友,文史功底那是一等一的好,他做出的結論應該可信。但這首詩的內容卻長期以來一直存在一個很大爭議。

單字面上看,這首詩的前二句“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很像是勸誡人們惜時如金,趁年輕奮發有為,有勵志風格。但後兩句卻畫風突變,“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分明又是讓人不要辜負良辰美景,及時享樂。歷代文人和讀者,對這首詩的內涵的理解因此出現兩極化分歧,難有定論。

有人認為,這首詩使用隱晦含蓄的風格,勸誡年輕人不要虛度光陰,莫讓大好年華付之東流,一事無成,是催人奮進的號角。有人卻認為,這首詩立意不高,以杜秋娘的一生經歷,她寫的東西,應該是為了迎合達官貴人及時行樂的心態,賞花、折花也歷來都是遊玩逸樂之意,無論如何也和惜時勤學聯絡不起來。孰是孰非莫衷一是,至今爭議難有定論。不過,從另一個角度講,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種讓人撲朔迷離、霧裡看花的感覺,也許正是唐詩的韻味和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