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唐玄宗時期的名將,高仙芝為何會被宦官誣陷,唐玄宗的偏聽偏信致死

高仙芝,唐玄宗時期的名將,他鎮守安西,為維護唐西陲的安全、加強與西域的聯絡作出了貢獻。之後,他退守潼關,暫避敵鋒,有利於阻止叛軍西進長安。但是,由於宦官的誣陷,唐玄宗的偏聽偏信,最終致其身死,實在令人惋惜不已。

具史料記載,高仙芝,出生年份不詳,卒於七五五年,原是高句麗人,其祖輩多在軍中任職,其父名為舍雞。最初於河西軍任職,之後因戰功顯赫,被封為四鎮十將、諸衛將軍。

仙芝本人長相俊秀,長於騎射,為人勇毅,戰時壯猛。年少之時,跟隨其父遷於安西一帶,得其父蔭庇,他被封賜授遊擊將軍。其於二十多歲,被封晉為將軍,級別與其父相當。他最初先後任職於節度使田仁琬和蓋加運麾下,但是始終未得賞識,未被起用。

之後,夫蒙靈詧慧眼識人,發現了他這個人才,將之升遷,委以重任。等到開元末年,他已官至安西副都護兼四鎮都知兵馬使。

小勃律即如今克什米爾,原本乃是唐屬國,地理位置極為重要,乃是由吐蕃直通四鎮的咽喉要地。吐蕃略施手段,將其公主嫁與小勃律王蘇失利之,使得小勃律國歸附,從而吐蕃得以實際掌控西北各國,由此,這些原本歸附唐朝的小國一一歸附了吐蕃。

唐朝廷自然不能對這一切無動於衷,公元七四七年,高仙芝被委任為行營節度使,率領一萬將士討伐小勃律。軍隊中有步兵及騎兵,但是,當時步兵大多皆有馬匹,於是,大軍連續跋涉百餘日,行至特勒滿川。之後,他決定兵分三路進發,大軍於7月13日辰時小勃律西北部連雲煲會合。連雲堡南依山傍水,南臨山,北據婆勒川。其內駐守有上千兵士,而且,其南依山而建柵,其內又駐有九千餘名兵士。大軍會合行至婆勒川時正值天明,河水並不急湍。

高仙芝下令:“諸兵士皆自備三日口糧,加急涉水而過婆勒川。”堡內守軍怎麼也想不到大軍會突至陣前,慌亂之下只能依地勢而抵抗,石頭滾木盡數投下。仙芝一聲令下:不至正午,必破敵軍。其麾下一位郎將名為李嗣業,擔任陌刀將,手持將旗,孤身涉險,身先士卒向前殺去,果真未及正午,便攻破城堡,斬殺敵軍5000,俘獲敵軍千餘,繳獲戰馬上千匹,繳獲物資不計其數。

仙芝意欲乘勝進軍,直插小勃律腹地,但是,監軍邊令誠卻有所顧忌,大加反對。仙芝無奈之下只能留下2000名老弱兵卒,歸於邊令誠統領,讓其守城,而自己執意領兵深入。仙芝孤軍深入,大軍向南急行三日,不日便將抵達坦駒嶺即如今克什米爾北部德爾果德山口。此處地勢險要,多絕崖險峭,而且,嶺長二十餘公里,之後,便是阿弩越城。

他早早想到,麾下將士見此險要之地,必定不敢前行,於是事先暗派數十名騎兵,他料到兵士懼怕險阻不敢下嶺,即暗中先派出二十名騎兵,喬裝打扮,穿著胡服潛行而至前路,之後,假裝阿弩越城人出來接引,以此打消麾下士卒的畏懼心理。等到大軍即將下嶺之時,麾下士卒果真畏懼不前,並對仙芝說:“你讓我們此番前去,豈不是送死嘛。”話音未落,之前派出的騎兵便趕至陣前,並稱:“吾乃阿弩越城之人,特意前來迎接,我們已將娑夷橋毀去。”

娑夷橋乃是小勃律與吐蕃之間唯一的交通要道,此橋一毀,吐蕃便不可能派兵前來支援。兵士聽了這番話,頓時打消畏懼心理,坦然行進。而行軍不久,便有真正的胡人前來迎接。

大軍不及兩日便盡數進入阿弩越城,仙芝命其麾下將領席元慶率1000騎兵先行,讓他前去告知小勃律國王:“我們不攻佔你的城池,只不過是借道而行,前往大勃律而已。”其城內有數位酋領,對吐蕃非常死心塌地。仙芝告知元慶:“如果酋領之中有逃跑者,你便遞出詔書封其官職,大加封賞,記住他們的相貌,等我大軍一到,再將他們全部押解至我跟前。”元慶依令行事。待大軍抵達之時,元慶便將數位酋領綁了起來,隨後全部斬首。

小勃律國王及吐蕃公主依然逃竄至山中,仙芝多次招降,他們才肯出來,由此平定此國。之後,趕忙下令,命元慶將娑夷橋毀去。就在當日日落時分,吐蕃援軍便趕至,但是,前路盡毀。此橋甚長,達一箭之遙,如需修復也得一年工期。吐蕃雖有心相救,但是卻無能為力。九月份,仙芝押著國王及公主返回連雲堡,與此地駐軍會合,之後,便率軍返回安西。

自從小勃律國被平定之後,諸小國皆懼其威勢,紛紛歸降。

九月末,大軍回撤至播密川,仙芝立即著命下屬向朝廷遞送捷報。但是,一時疏漏卻沒有事先通報四鎮節度使夫蒙靈詧,這下便使得他產生了妒恨。當仙芝回返到河西之時,他不僅沒有派人前來迎接慰問,反而,之後還以汙言穢語侮辱高仙芝,他認為高仙芝是自己一手提拔,才能有如今的功績,但是,如今向朝廷遞送捷報卻不告訴自己,實在是忘恩負義的行為。最後,甚至斥責稱:“汝此番罪行,該當斬首,念在你新立大功,功過相抵,不予論處。”

仙芝因此深感憂懼,而監軍邊令誠還算公正,實在對仙芝此番遭遇感到不忿,於是,便將此事奏報朝廷。當年十二月,仙芝因戰功顯赫,被朝廷大加封賞,制授鴻臚卿、攝御史中丞,替代夫蒙靈詧成為四鎮節度使,而夫蒙靈詧被調回京都任職。高仙芝雖已然位高權重,但是,見到夫蒙靈詧依然一如當初,十分尊敬,並無意欲報復之意,但是,這一點卻令對方大為不安。

軍中多位將臣曾在夫蒙靈詧面前詆譭過高仙芝,等到他官至節度使之後,便他批評程千里說:“你一個男兒家,怎麼如婦人一般?”又斥責畢思琛曾憑藉權勢,掠奪了他城東千餘擔糧食,並且說道:“我本不願提及此時,但是,怕你心存不安,此番言罷,便無事了。”之後,又將王滔等諸將召至帳前,下令拉下去鞭打,但是,過一會便將之全部釋放了。高仙芝將過去的恩怨一一言明,並給予寬恕,使得上下級關係變得更加的和睦。

天寶八年十二月份,高仙芝向朝廷奏報,稱:“石國不尊藩國禮節希望出兵討伐。”徵得朝廷同意之後,其便率大軍進討石國。仙芝先是派出使者與石國議和,然後,乘機出兵襲擊,在石國不備之下,將其國王及部眾均被俘虜,大獲全勝,而且,還非常殘忍的屠殺其國內婦孺老弱。高仙芝此人本質極為貪婪,從石國掠奪了大量財寶黃金及其他財物,這些財物盡歸於其個人名下。

天寶十年,高仙芝進京述職,並向朝廷獻上戰俘——突騎施可汗、吐蕃酋長、石國王、朅師王。朝廷念其戰功卓著,加封其為開府儀同三司。並於不久之後,加任其為武威太守,取代安思順任職河西節度使。但是,安思順頗有手段,令其麾下部將不願其離職,於是,未能成功。遂改任右羽林大將軍。

之後,石國王子將高仙芝的卑鄙手段以及殺掠無辜的行徑遍告諸小國,以此,激起他們對高仙芝的不滿,之後,秘密與大食國策劃一同攻擊安西四鎮。

高仙芝得知前方戰事,立即領兵於當年四月進攻大食國,深入敵境七百餘里的怛邏斯城,如今哈薩克江布林城一帶,於敵軍遭遇,酣戰五日之久,難分勝負。就在這僵持不下之時,高仙芝麾下葛羅祿部眾突然叛變,於是,唐軍大敗,高仙芝乘夜色逃脫。

天寶十四年,高仙芝被晉封為密雲郡公。同年十一月,安祿山起兵謀反。玄宗派出常清東禦敵,之後,又令以榮王李琬為元帥,高仙芝為副元帥,統率飛騎、彍騎及朔方等兵,又出禁中錢召募了關輔新兵,共達五萬餘人。

仙芝領兵駐守陝郡,如今河南三門峽一帶。但是,久經安定,兵不習戰,而且,中原地區兵力薄弱,叛軍很快便抵近東都,封常清軍難以抵擋,逃竄至陝郡。封常清意識到叛軍氣焰頗盛,不可力敵,奉勸高仙芝退守潼關,依地勢阻擊叛軍。高仙芝當即作出決斷,大開太原倉,將其中財物分發於眾將士,一把火將倉庫焚燬,率部撤回潼關。但是,中途卻被叛軍追及,唐軍難以抵擋,邊抵抗邊逃跑,一路丟盔棄甲。

在退守至潼關之後,高仙芝立即採取措施,修建工事,士氣得以恢復。叛軍先行人馬很快便兵臨關下,但是,久攻不下,只得退走。當時的戰況,唐軍據潼關禦敵,完全是最明智的選擇,高仙芝作出此等決策是完全正確的。但是,監軍邊令誠以私事想請,常常在高仙芝處碰壁,因而懷恨在心。在他向朝廷啟奏戰事之時,所報均為:唐軍逗留橈敗的敗狀,而且,還汙衊高仙芝剋扣軍餉。玄宗聽其一面之詞,大怒之下,下令判封常清與高仙芝死刑。

十二月十八日,邊令誠奉旨來到潼關,先是誅殺了封常清,並將之暴屍荒野。高仙芝回到大帳之後,邊令誠先是調集百餘名陌刀手護衛於左右,才敢來到大帳,向高仙芝告知其罪狀,言明朝廷旨意。仙芝聽了感到十分冤枉,極力分辯說:“我遇敵而退,死則宜矣。今上戴天,下履地,謂我盜減糧賜則誣也。”他回頭對麾下說:“我募若輩,本欲破賊取重賞,而賊勢方銳,故遷延至此,亦以固關也。我有罪,若輩可言,不爾,當呼枉。”

於是,軍中遂異口同聲,高呼“枉!”其聲震天動地。。。 。。。儘管如此,不以大局為重,執意以私害公的邊令誠並不顧忌這些,最後,高仙芝終於死於他的屠刀之下。

著名史學家胡秋原曾對其評價道:“數目不少的軍隊,行經帕米爾和興都庫什,在歷史上以此為第一次,高山插天,又缺乏給養,不知道當時如何維持軍隊的供應?即令現代的參謀本部,亦將束手無策。”“中國這一位勇敢的將軍,行軍所經,驚險困難,比起歐洲名將,從漢尼拔,到拿破崙,到蘇沃洛夫,他們之越阿爾卑斯山,真不知超過若干倍。。。 。。。”

參考資料:

『《舊唐書·列傳第五十四》、《新唐書·列傳第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