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情感

女人,你為了錢,拼命把自己的三口之家修成這樣!值得所有女人看看

家是什麼?哪個是家?我已經結婚十年了,有遙遠的父母家,三千公里以外,有公婆家,一千公里以外,有我們夫妻倆奮鬥的家,已經居住了十多年了,按理說只有這裡才屬於我們,才是我們自己的家。但這裡只有我們一家三口,沒有姥姥姥爺,沒有爺爺奶奶,總感覺不是那種理論意義上的家。

一次和老公斗嘴對他說:“就你好,你們全家都好!”

而老公則反問我一句:“我家不就是咱們的家,不就是咱們家三口嗎?”

老公的一句話把我點醒了,確實是他的家就是我們的小家啊。其實我當時心裡想到的是他的老家,那個有他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兄弟姐妹的家。

現在獨生子女的家庭,已經體會不到以前那種大家庭的樂趣了。雖然說不上多麼富有,但個頂個的熱鬧,有人情味。這種熱鬧有一個大家庭中的父母間因為教育和家庭的未來的爭吵、兒女家之間的因為點小吃小喝的吵鬧、而最後的一錘定音的掌舵人永遠是那個充滿人生智慧的老者。我很羨慕也很希望能生活在這樣的大家庭裡,他們有時互敬互愛、有時吵吵鬧鬧、但遇到困難,都會不計前嫌伸手相助。這是有煙火氣的大家庭,是真真正正的家。

《六姊妹》就是這樣一部描寫大家庭的書籍,是那種雖然沒有什麼精彩紛呈的故事,雖然書中的沒有誰是出類拔萃頂天立地的人物,但這不就是現實生活,現實中的我們老一輩的家不就是平凡之中見真情嗎。

01 吵吵鬧鬧小時候最快樂,

《六姊妹》的父親常勝是外遷到淮河邊上的,一是他需要男孩頂門立戶,二是他也不想再一直同事們嘲笑生的都是女娃娃,然而這局面一直沒有改變。一生就是六個女兒,這六個女兒六種性格,像個男孩的老大,沉穩的老二,霸氣精明的老三,唯一大學生老四,腦袋缺根弦的老五,自私自利的老六。

雖是都是女兒,但父親常勝對每個女兒的疼愛並沒有減少,母親倒是心裡有自己的小九九,那就是隻有老六是自己帶大的,暗地裡偏心於老六,六個手指在她心中有長有短。丈夫和奶奶在的時候,家裡大小事輪不到她做主,這種有偏有向還沒有表露出來。

當時由於經濟條件的限制,無論他們怎麼努力工作,家裡都是勉強填飽肚子,孩子們在吵吵鬧鬧中,小日子過得甚是熱鬧。父母有工作的苦,孩子們有吃不飽的苦,但是後來回想起來的卻都是快樂,家中的幾個娃娃為了點吃的玩得鬧來鬧去的快樂。這和每個家庭都差不多,小時候是最快樂了,沒有什麼大的利益紛爭。那時爭來爭去的無非是個糖塊,零食,小哭小鬧不傷和氣。再拿何家的情況來說,他們有個明事理的奶奶,遇到大事小情,總能一兩句說得明明白白,把人也看得非常透徹,把家裡安排得明明白白,大家心裡沒什麼隔閡。小時候何家的和睦也是真的和睦,快樂也是真的快樂。

02 成家立業為利益分崩離析

後來姐妹們都成家立業了,父親常勝去世了,家中的掌舵人奶奶還在,而且活到了九十多歲。奶奶在的日子裡,家裡還很和諧。奶奶臨終的時候,對大孫女家麗說了句:“防著你媽”。家麗沒多想,自己的媽有什麼要防著的。

結果還真照著奶奶的話來了,奶奶一去世,老媽美心就有了大動作,那就是她要讓自己心愛的老小來養老。她先是偷偷電話裡和小女兒商量著怎麼驅趕走這個老大,後來直接找人拆了廚房的灶臺美其名曰裝修,老大兩口子又不傻,知道自己的媽要趕自己走了。可是裝傻充楞都不現實,只能立馬走人。可往哪裡走啊,此時自己的房子給兒子結婚了。眼下如何解決是大事,出去租房也要有時間找房子啊,住賓館一是貴二是被人恥笑啊,一對五十多歲的中年人居然無家可歸了。

而此時家裡的六個姐妹也開始站隊了,和老小有利益瓜葛的站隊老小,沒被老小收買向著正義的站隊老大,但老大這隻隊伍少得可憐,除了老二沒人支援她。說來也怪,老大兩口子是為家犧牲最多的,這是有目共睹的,誰不知道誰看不見呢。而最大的犧牲莫過於,為了家中有厲害的人挺起來不被人欺負,和青梅竹馬的為民分手了,嫁給了在軍分割槽工作的建國,生的孩子還姓何,算是某種意義上的倒插門了。可真的有利益了,這些曾經的犧牲都不算什麼了,利益至上不僅適用於社會,在家庭這個小社會里也同樣適用。

03 深陷困境,親姊妹不計前嫌伸手相助

可沒過多久,老媽美心和老小先後遇到了困難。按理說兩人都是自找的,先說美心吧。

老六搬過來是有條件的,醬菜的秘方給她,當時盛傳這方子值上百萬,而美心也只和小女兒說了。當然房子也歸小女兒,但當時這房子不值幾個錢,大家都心心念念搬樓裡,固然平房在女兒眼裡誘惑抵不上醬菜秘方。小女兒一開始也不錯,可後來聽說醬菜方不值錢了,她開始後悔了,對自己老媽各種臉色和說難聽的話,最後和丈夫在城裡買了房子搬走了,留下老人自己待著。

本以為可以甩了這個老拖油瓶,可誰想醬菜方又值錢了。老六又變回了乖乖女媽媽的貼心小棉襖的形象,到自己媽那裡獻殷勤了。可再傻的美心也看明白了,這老六眼裡只有錢沒有親情,堅決不給。老六心想不給我有方法,找了要債公司的,先是深更半夜給老人寫恐嚇信,再是半夜在老人陽臺放鞭炮,對待仇人也不過如此吧。美心晚上睡不好覺還害怕,在鄰居家住了幾天,但總歸不是長遠之計。最後身心都承受不了的時候,又是大女兒一家子把她接走了。

緊接著是小女兒了,不是在城裡買了房子嗎,可是裝修沒幾天就住了進去,估計是用的材料不好甲醛超標,得了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幸虧是家裡姐妹多,可以挨個檢查誰適合不。這時不管是那個被她找要債公司嚇跑的老媽,還是那個被攆走的大姐,都二話沒說首當其衝地來幫助她。

這時的老六才知道, 什麼再親也沒有血緣親。其實這本書寫的是五六十年前的一個大家庭的事情,但這些事情在現在不也是正在發生著嗎。天底下沒有新鮮事,過去發生的事情現在在發生,現在在發生的事情,過去也一定發生過。道理我們都是懂的,只是不親身經歷什麼大事,這個小家還是分崩離析的,還不能團結到一起。沒遇到這大事,他們也還是不知道誰是最親最近的人。

苒藜:記錄日常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