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情感

心理學:人際關係中大多的煩惱來自於“聚光燈效應”,別陷太深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小的時候,絕大多數人都認為人際交往是一個愉快歡脫的過程,甚至有不少人為此感到格外享受。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人漸漸發現,人際交往過程中也充斥著不愉快,有時候甚至會成為一種負擔。

那麼,同樣是社交,為什麼小時候的社交活動和長大後的社交活動所產生的感受並不相同呢?其實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在於,年齡的增長讓我們的內心產生了“聚光燈效應”。

何謂“聚光燈效應”?

1999年,期刊上刊登了一個特別的實驗。實驗是由康奈爾大學心理學教授湯姆·季洛維奇和美國心理學家肯尼斯·薩維斯基共同完成,著名的“聚光燈效應”也正是由這個實驗的結果總結得出。實驗的基本流程大致如下:

季洛維奇和薩維斯基要求受試者穿上一件印有過氣歌星頭像的T恤,隨後要求其走進一個已有5人的房間當中。

一段時間以後,兩位教授將受試者帶離房間並詢問道:“你覺得有多少人注意到了你身上的這件T恤?”在得到答覆以後,教授又轉頭詢問房間裡的5名實驗人員:“你們有多少人注意到了他身上的T恤?”

統計彙總後,兩位教授得到了一組對比鮮明的資料:身著T恤的受試者認為有超過一半的人注意到了他身上的這件衣物,但根據最終統計結果,實際注意到T恤的人連10%都不到。

實驗結束後,季洛維奇和薩維斯基總結得出了“聚光燈效應”:人們太在乎和自己有關的事物,以為別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自己身上。

我們之所以會對社交活動的看法發生改變,就是因為“聚光燈效應”給人際交往帶來了新的“負擔”。

“聚光燈效應”從何而來?

產生“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

在思想完全成熟以前,很多人都錯誤地認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自己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是周圍人時時刻刻關注的焦點。

因此,我們會格外注意自己在外人面前的言行舉止,導致這些行為被過度放大而給社交活動帶來負擔。

存在透明度錯覺

很多人都認同“喜怒哀樂寫於臉上”的說法,認為自己的內心活動隨時都會透過面部表情被他人察覺。

這種感知上的偏差會讓我們時刻注意自己的內心活動,這也就讓人際交往多出一份“疲憊感”。

“聚光燈效應”如何解除?

時刻提醒自己

雖然我們總以為自己時刻備受關注,但事實上,除了一些能夠被明顯覺察到的不當舉動或誇張表情以外,沒人能夠輕易從我們的外在表現讀取出我們內心的真實想法。

因此,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我們要時刻讓自己意識到這一點,保持從容淡定,不要自亂陣腳。

明確社交目的

社交活動的最終目的是讓我們能夠順利開展學習、工作以及交到知心朋友,而要想達到這個目的,社交雙方相互熟知是最基本的條件。

只要能夠明確這個目的,我們自然能夠清楚哪些行為是必要且足以引起對方注意的。

斷送不當念想

“聚光燈效應”讓我們時不時覺得自己表現不夠優秀、出色,這種想法不僅消極,而且往往缺乏現實依據。

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我們應該斷送這些片面、不當的念想,自信地展露自己美好的一面,這樣才能讓社交活動成為真正有益個人成長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