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情感

揚共享帆助力文化傳承

從京劇的黃鐘大呂到國畫的揮毫潑墨;從漢服的端莊大氣到唐詩的朗朗上口。5000年的文明積澱在我們每個人的基因裡。身為中華兒女我心中常常充滿自豪。然而,如果優秀的文化自賞,精美的文物束之高閣,我們還會有今天的文化自信嗎?中國還能在歷史的長河裡激流勇進嗎?文化只有與公眾共享,才能傳承與發展,只有與公眾共享,才能汲取無限的生命力!

共享是文化傳承的先手棋。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回首過往,唐文化的開放,包容與共享,造就了人類文明史上璀璨的大唐盛世;清政府閉關鎖國,故步自封導致國敗民窮,帶來了中華民族近千年來的最深重的苦難與屈辱。

歷史告訴我們,只有開放共享,與時代共振,才是文化傳承的“康莊大道”。墨守成規,故步自封只會導致“落後就要捱打”。

展望未來,我們該怎樣踐行“共享”理念呢?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各地在文化保護與傳承上,要堅持品牌資源共享,打破文化資源束縛、地域束縛,加強合作聯動,依託特色文化資源,透過舉辦民俗文化節目,建設文化產業園等等,在共享中實現文化傳承發展新跨越。

共享是文化傳承發展的定盤星。文以載道,文字傳情,文以植德。然而,文化,自古以來就是“王謝堂前燕”,讓普通大眾無法探知高冷文化背後的人文情懷、價值觀念和精神核心。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文化共享打破了這一困境,帶領民眾一起領略這五千年時間軸中的文化奇觀。比如:《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國家寶藏》等綜藝節目,讓那些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了起來,她們被揭開神秘面紗,走近大眾生活,讓公眾在觀賞中直觀感受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事實證明,讓文化藝術作品走出深閨高閣,讓民眾成為關注者、受益者,是做好傳承大文章的應有之義。著眼於此,我們要牢牢抓住全民共享文化的牛鼻子,充分借鑑共享經濟思路,打通全民參與通道,構建全民共享體系,讓文化和時代同頻共振,從而為全體人民的文化自信注入最深沉持久的力量,更高效的傳承文化、發展文化。

共享是文化傳承的倍增器。進入網際網路時代,當文化插上網際網路+騰飛翅膀,必將煥發出新的魅力與活力。《新華字典》APP推動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透過多元傳播途徑,打造更立體的觀感體驗。因此,要積極構建“網際網路+文化”的共享發展模式,讓民族精神,改革精神、創新精神、中華文化精神等匯聚起來,讓更多文藝作品藉助網際網路資訊科技變得觸手可及,全方位提升公眾人文素養和文明素質,增強文化凝聚力。

文化不應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封閉狀態,而應秉持共享理念,“一戰聞名天下知”,以文化共享推動文化傳承發展,透過文化共享,讓優秀文化結合新技術,適應新環境,直面新挑戰,把握新機遇,真抓實幹,主動改變,推陳出新,找到文化共享與文化傳承間的最大公約數,中國文化才能在歷史傳承中熠熠生輝,才能讓中華文化這朵奇葩綻放除無限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