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情感

《晚熟的人》:人,越成熟,越不會以貌取人

聰明人,從不輕易下定論。

很同意馬克·吐溫說過的一句話:“讓我們陷入困境的,並不是無知,而是真相併不像我們以為的那樣。”

因為這句話,想起心理學中的一個名詞——“認知偏差”。

意思是

人們在知覺自身、他人或外部環境時,會有一套自己的理解,但這種自己的理解,有可能會導致與理想中的結果略有出入。

當這種出入過大時,一個人不僅會感到茫然無措,甚至開始懷疑自己,這便是某些人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

莫言在《晚熟的人》中說過這樣一段話:

“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並且是被劣人催熟的。

後來雖然開竅了,但他仍然善良與赤誠,不斷尋找同類,最後變成最孤獨的一個人。”

當人人都追求出名趁早時,莫言卻說自己更喜歡晚熟。

“晚熟的人,到了合適的時候,出現了能讓他展現才華的舞臺,他便會閃閃發光的。”

莫言自身便是如此。

57歲那年,他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成為史上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而這一年,距離他開始寫作已經過了整整31年。

輝煌來得雖遲,但終究是來了。

獲獎之後,許多讀者比莫言還著急,希望他儘快出新作品。

但莫言不急不躁,沉寂了長達8年的時間。

8年之後,他攜新作《晚熟的人》重返讀者視野。

他說:“八年來,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堅持創作,或者在為創作做準備。”

拋卻外界的繁華浮躁,閉關潛心創作,用8年時間精雕細琢,打磨出一部足夠優秀的作品。

一向不著急的莫言,用自己的經歷印證了一個至簡至深的真理:

這世上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也沒有一步登天的雲梯。

所有看似“悄然而至”的輝煌,都是沉下心耐住寂寞,一點一滴慢慢熬,一步一步踏實積累的結果。

《晚熟的人》是莫言獲得諾獎後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其中大多數都是他的親身經歷,他是個會說故事的人,透過小說中的故事,他向我們傳遞著溫暖與愛

《晚熟的人》:

人,越成熟,越不會以貌取人

現實生活中,人可以根據自己對世界的理解,組建一套為人處事的方案,但也應該明白,世界不止一種模樣。

也是因為如此,一個人想要成功,就要學會克服自己的“認知偏差”。

而常見的一種“認知偏差”,非以貌取人莫屬,觀察生活也能發現,越是成熟的人,越不會以貌取人。

01.

《晚熟的人》:以貌取人,只是偏見在作怪

一代梟雄曹操,智謀和才略過人,可是他曾因為識人不清,錯過了一個人,甚至失去了統一天下的好機會。

這個被錯過的人,名為張松。

張松是劉璋的手下,能言善辯,過目成誦,連才子楊修也評價其為:“天下奇才也”。

當時,曹操朔方已定,威震四方,張松想要投靠曹操,於是帶著西川地理圖本去與曹操會面,以為自己能得到賞識。

但是張松雖然才略過人,長相卻其貌不揚,甚至有點賊眉鼠眼的感覺。

和曹操面談之時,張松出言反駁了曹操幾句,曹操見其長相刻薄,更是不喜,所以怠慢了張松。

一氣之下,張鬆放棄曹操,改投劉備,並被劉備重用。

張松在感動之下,將西川拱手獻給了伺機待發的劉備,從此劉備如虎添翼,成為與曹操、孫權三足鼎立的存在。

試想,若是曹操當初不以貌取人,會不會有不同的結局?

大抵是有的。

用長相評價一個人,本身就藏著自己的偏見,這種偏見,很容易導致自己識人不清,錯過良機。

就像有些人,看不起那些穿著樸素的人,卻不知道真正有能力、有地位的人,其實不在乎自己的穿著,這是自己對窮人的偏見。

還有一些人,喜歡對人的長相指指點點,殊不知一個人的內心,很多時候與長相無關,自己看不起的長相,只是自己偏見的反應罷了。

也是因為如此,以貌取人,很難看清一個人,但很容易暴露自己對他人的偏見。

02.

《晚熟的人》:以貌取人,才容易忽略生活的真相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相貌平平的人,可以有很漂亮的女朋友?

不難想象說這句話的人,有多麼的不理解,不理解的是自己為什麼找不到好看的女友,不理解的也是為什麼有些人不好看,卻能找到女朋友。

記得當時的高贊回答是這樣說的:“因為你只看到了一個人的相貌平平”。

因為這個回答,想起周國平先生說過的一句話:

“一樣東西,如果你太在意,就會把它看得很大,甚至大到成了整個世界,佔據了你的全部心思。”

當一個人過分在乎他人長相的時候,就會把對方的長相放得很大,似乎一切的原因,都與一個人的長相有關。

但長相,很多時候是最不重要的因素。

好比在職場中,除了一些較為特殊的職位之外,很多工作對長相沒有要求,甚至在能力出眾的時候,長相再差,也能被人欣賞。

就像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某知名老闆身邊,一直有一個其貌不揚的助理,很多人背地裡開玩笑說他是怕老婆,才找一個不好看的助理陪在身邊。

但接觸過那個助理的人明白,最重要的原因,在於對方真的有能力。

有人靠臉與別人打交道,有人靠錢鞏固自己的人際關係,有人靠身邊吸引別人注意力,但還有一些人,憑藉的是自己的能力。

就算他們的長相不出眾,也不妨礙他們的能力出眾,這才是她們能夠被別人欣賞,以至於讓自己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而那個以貌取人的人,總是盯著別人的長相看,忽略了對方的能力,自然很難發現問題的本質。

到了最後,自己也許會憑藉努力,改變自己的長相,可是沒有實力的時候,等同於沒有解決本質原因,早晚還會是被打回原形。

與之不同的,是那些真正成熟的人,越成熟,越不以貌取人,這才能靜下心挖掘某個現象的本質。

莫言的話總是這麼精闢,觀察生活中的細微小事,從而寫出戳入了我們內心深處的文字,所以他的文字才能贏得我們的共鳴,他的小說才能受到眾人的崇敬與敬仰。而寫到這兒,我也很有必要給大家推薦他的新作《晚熟的人》了。

眾所周知,莫言是首位中國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諾獎分量不小,莫言能夠獲得,足以說明實力。但實力是要靠作品說話的,我們普通人大可以買他的作品來見證一下。但在我看來,莫言確切是個大師,比如說,上面的文字,便是好的佐證。

大家信我的話,不妨讀讀他的新作《晚熟的人》,這比他之前的小說更經典,裡頭描寫的人性更深邃。因為這是一本他打磨了八年的小說,當中寫的又是他回到老家後的種種經歷,比如說表弟的妒忌打擊與迫害啦,在村裡大肆傳播他的謠言啦,莫言傷痛地接收這一切,卻以文學的形式表達在了新作《晚熟的人》中。

《晚熟的人》是一部讀懂人性的佳作,莫言為何花費了八年時間才將其完成?全在於莫言費了許多心血與精力,越是榮獲此獎,越是在乎質量而非數量;也可以說,莫言將自己大半輩子的人生智慧與閱歷全然寫在了書中,毫不吝嗇地跟我們分享。細細思索,我們每個人都可從書中學來智慧,都可將人性給研究透徹。

如果感興趣,點選下面商品卡,即可購買:

AX32正品 生死疲勞 晚熟的人 莫言諾貝爾獲獎者

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