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情感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古代“現世報”的思想淵源從何而來?

人們常說,

“因果輪迴,報應不爽”,這句話乍聽沒什麼,其實牽涉到了一個我們中西方共有的一個觀念,即因果報應觀念,在我國因果報應觀念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和豐富的思想內涵。

隨著儒、道、佛三教之間的相互滲透和融合,到了宋代以後,因果報應成為一種普遍的思想觀念深入到社會各階層中,基於報應觀念的勸善書、功過格成為道德教化的重要思想來源,三世報逐漸轉型為現世報。

明代,隨著經濟、政治、思想的變遷,善惡報應觀念表現出了儒家化的趨勢,其中的宗教成分也逐漸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對現世人生利益的關注,現世報觀念盛極一時。

第一節 儒家傳統報應說

在早期中國人意識深處,就存在著報應的信仰,簡而言之,就是相信上天或神能根據人的善惡行為以一種合理的方式給予迴應。報應思想也因此成為儒家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

早期儒思想的闡述

春秋時期人們就相信

“天祚明德”,“神福仁而禍淫”。這其實已經形成了報應觀念的基本含義:個人行為的善惡將帶來不同的結果,即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早期儒家經典《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提出了家族的積善報應說。

《詩經》中也反覆強調統治者應當能實現上天賦予之

“德性”,否則天將降之災禍。所有這些,都預示著一個全知全能的人格神的上天的存在,並能根據人(或家族)的善惡行為合理地給予懲罰或獎賞。由此可見,早期儒家經典中雖沒有對此進行系統的論述,但己經形成了報應思想的基本含義,即“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除以上早期經典文字的記載外,歷史上影響較大的還有儒家的天人感應說。天人感應思想不僅持續時間長,而且影響深入民眾。天人感應思想最初產生於西周初期,這時期的

“上天”可以根據人的善惡行為而降賞罰,比如由於文王敬德保民,使天帝感到喜悅,於是就命令文王伐殷,將殷的疆土授予文王統治。這裡所說的“天”,是具有賞善罰惡功能的人格神。

在早期儒家的典籍中論述天人關係的比較多,孟子主張

“天人合一”,荀子主張“天人相分”。漢代董仲舒在吸收前人天人感應思想的基礎上,利用當時流行的陰陽五行思想,對天人關係做了詳細論述,形成了自成體系的政治學說。在董仲舒看來,“天”作為最高主宰的存在,主宰著人類社會的,決定著人的吉凶禍福。

董仲舒將報應學說運用於自己的政治理論,認為天能根據皇帝的有德與否來決定他能否繼續統治,人君有過錯,上以災害警告他,如果不知道悔改,

“天”再加以警告,再不知改錯,貝上天就將降以“殃咎”。而天之所以能降之“殃咎”,則在於貫穿人於天的“氣”:“正則元氣和順,風雨時,景呈見;王不正,則上變天,賊氣並見”。個人行為育多感應上天,並能艦氣的變化,預知行為的影響。

二、宋儒對報應說的整合

宋代是我國曆史上新舊交替、承前啟後的新吋代,政治上中央集權的加強,思想上宋明理學的產生與完善,都不同程度地宣示著這個時代的特殊性。

唐宋以來,出現了自佛教傳入以來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貫通的趨勢,宋代儒學也因此具有濃厚的佛、道特徵,宋儒對傳統報應觀的解釋也大量採用佛、道二家的立場和觀點。

宋著名儒者真德秀認為,《感應篇》雖含是道教經典,但是已經包含了儒、佛、道的三教報應之說。南宋孝宗提出

“以佛修心,以道養生,以儒治世”,典型地反映了這時期的三教關係。但是,三教並不是平等的關係,而是以儒家的“治世”為主:“若夫融會釋老,使之歸之於儒宗,則以五戒出於聖仁義禮智信,三寶亦出於聖人溫良恭謙儉讓,是釋老皆在吾聖人度內,不可別而為三,一出於聖人大學之道也”。

宋代也是中國歷史上儒家思想向下層社會傳播的重要時期,其主要表現,即是針對下層民眾,推出了一種勸人為善的思想教化方式善書。勸善書的理論基礎,首先就早期儒家說的重新發掘、闡述。它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彙編當朝和前人著作中有關怪異、因果、感應之類的故事,用人們習用的含有褒揚之意的

“善”、“德”等字眼插於書名,以寓勸善懲惡之意。

從某種意義上說,勸善書的出現其實就是儒家思想向下層傳播的結果,反映了宋儒宣揚、重建善惡思想的努力與企圖。

第二節 道教的承負說與佛教因果報應說

佛教與道教對報應觀上的論述比之儒家要豐富得多,成為中國傳統報應觀念的重要思想資源。

一、

道教的承負說

道教的承負說起源於道教經典《太平經》,裡面清晰地解說了道教報應說的含義:行善反遭其惡是因為繼承了先人之惡,而行惡反得善終,是因為先人積善積惡的結果。這在其他的道教經典中也有相似的敘述。較之儒家報應觀,道教的承負說較好地解釋了人間諸多不公平現象:是為善者反遭惡運,為惡者反得善終,而這些都是因為承負了先人積善或積惡的結果。

二、

佛教的三世報

佛教的傳入,極大地豐富了報應思想的內涵。佛教最初傳入中國時,對中國人造成最大震撼的是其因果報應學說,

“王公大人觀生死報應之際,莫不瞿然自知。”死亡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嚴峻的考驗,佛教主張的因果報應說的三世論為人們尋求解脫提供了理論依據,因而迅速地俘獲了部分人心。

在原始佛教中,業報輪迴有兩層意思,一是業報,一是輪迴。具體來說,業報的差別分為五種或六種,稱為

“五道”或“六道”。“五道”是地獄、餓鬼、畜生、人、天,再加上阿修羅則為六道。前三道屬於惡道,級別低,後三道屬於善道,級別高。

作了惡業就會墮入地獄等惡道,作了善業就會享受善道,而且報應的界限分明,做了哪級的善業就會得到哪級的善報,作了哪級的惡業同樣會遭受哪級的惡報,而且是

“求避終難脫”的。

報應不僅界限分明,不能逃脫,而且作業的人的報應會像車輪那樣流轉不停,按照時間的先後,又可分為

“現世報”或“後世報”,也就是說,一個

人作

了“業”可以在當世受到報應,也可以在來世得到報應。

在佛教傳入中國的過程中,佛經的翻譯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要達到真正理解,則需要置其於自身的文化環境。比如東晉,慧遠對

“業報輪迴”說進行了系統的闡述,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果報觀——三世報:在慧遠看來,

現報

是現世所做的行為,在現世中就召感果報,不待來生;生報是業力沒有達到現報的強大,但也不軟弱,今生所作的善惡業,來生即受善惡報;後報是業力軟弱,但未受報之前,業力不失,在往後的生死輪迴中都可能遭受報應。

綜上所述,各家的報應觀既有相同之處也有差異之處。儒家較為注重解析與

相關的內容;道教期望昇天成仙,佛

教主

極樂世界

、地獄之輪迴。儘管

各教的

關注的焦點不

,但早期儒、釋、道的報應思想無疑均為宋明以後報應說的重新解讀提供了理論依據。

第三節 世報到現世報:宋代的三教合一

宋代,隨著儒、道、佛三教之間的相互滲透、融合的加強,中國傳統的報念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報應觀念中的宗教成分逐漸淡化,善行逐漸被規定在儒家倫理規範之內,報償也以現世生活的幸福為主,從而開始了從三世報到現世報的轉型。

三教

合一

宋代的三教合一,是在儒、釋、道三教不斷的衝突、論爭與交流的過程中實現的。宋以前的三教融合實際上就

是三

教鼎立,立足本教,

融通

外教,從而充實本教,擴大影響力,尚處在兼而未融的狀態。入宋以後,三教在新的社會環境下出於生存發展的共同需要,開始了思想層面的融合過程,逐漸形成了以儒為主、佛道為輔的思想文化格局。

宋代的“三教合一”主要體現在強調儒、道、佛三者社會功能的一致上。

自佛教傳入以來,無論是儒家還是釋、道,他們都極力調和三教之間的矛盾,強調三教在治世功能上的合一。三教治世功能的統一,使得報應觀念中的宗教成分逐漸消退。這集中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佛教對儒家

“孝道”觀念的吸收。三教合一的主張使得“孝”的觀念在佛教倫理中佔據了重要的位置:二是僧人群體的儒學化,這是僧人主動接近儒學的結果,為僧人用儒學經典語言將佛門之學加以附會和闡釋鋪平了道路,也會儒家學者出入釋、老創造了條件。

從三世報到現世報的初步轉型

從三世報到現世報的轉型可視為佛教中國

化過程

中的一個片段,也可視為佛教報應說從

抽象

直觀

的轉變。

早在東晉時期,慧遠對佛應說的中國化改造,將

靈魂不滅

轉生

概念引入佛教說,靈魂成為

三世報

業力傳遞的載體也是很自然的事,它根本不需要像印度佛教那樣論證輪迴主體的存在與否。而將

現報

界定在可

眼對

的範圍,使得

現報

更加容易被世人接受。但

生報

後報

仍需透過邏輯推理的方法來認知,對於普通民眾來說,理解上還有一定的難度。

至宋代以後,隨著三教合一的發展,僧人出入儒學,用儒家經典語言闡釋報應說,極大地深化了對報應觀念的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