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情感

《晚熟的人》錯把位子當能力,很可能自命不凡,朝不保夕

莫言在《晚熟的人》中說過這樣一段話:

“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並且是被劣人催熟的。後來雖然開竅了,但他仍然善良與赤誠,不斷尋找同類,最後變成最孤獨的一個人。”

當人人都追求出名趁早時,莫言卻說自己更喜歡晚熟。

《晚熟的人》是莫言獲得諾獎後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其中大多數都是他的親身經歷,他是個會說故事的人,透過小說中的故事,他向我們傳遞著溫暖與愛

《晚熟的人》錯把位子當能力,很可能自命不凡,朝不保夕。

王陽明曾說:“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短短一句話,道盡了人生真諦:

多少人由於自視甚高而自我膨脹,又多少人由於看不清自己而登高跌重。

人世沉浮,指點江山會有時,叱吒風雲也常在,然而,人前風光時,是否禁得起靈魂的拷問:離開位子,你是誰?

01

錯把平臺當本事

有一位作家說:“你以為別人巴結的是你,其實只是你的權力;當你不在位的時候,你才能看清現實。。。”

戰國時期,趙國寵臣繆賢無意中購得無價之寶和氏璧。

趙惠王想要這塊寶玉,繆賢卻不願忍痛割愛。

一氣之下,趁繆賢外出,趙王派人強行搜出和氏璧帶回王宮。

此時的繆賢開始後怕了,擔心趙王會殺了自己,就打算潛逃到燕國。

藺相如不解。繆賢說:

“以前曾和大王到邊境與燕王會面。

燕王私下握著我的手,表示要做好朋友。他很看重我。”

藺相如勸道:

“燕國弱小,趙國強大,當時的你是趙王的心腹,他自然會巴結你。

但你若以罪人的身份逃去,燕國不但不會收留你,反而會因懼怕趙國將你獻給趙王。”

一番推心置腹的話,撕下了多少風雲人物的遮羞布。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於錯把平臺當成了本事。

很多時候,我們會為自己的成功沾沾自喜、得意忘形,認為是自己有本事,卻不曾想,自己不過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倪萍說過一件事。

為照顧孩子,2004年她從央視辭職了。

2005年,她坐在電視機旁,看著一如既往的春晚,看著談笑自如的主持人,忽然明白了:

過去十幾年主持春晚的風光,不是自己有多好,而是央視的平臺好。

有位思想家說:“世界上最難的事情就是認識自我。”

人生於世,個人的實力固然重要,但更多時候,卻是平臺在成就自己。

而職場中,多少人都天真地以為,是自己親手栽種了那一路的繁花似錦。

做人,永遠不要高估自己,對於很多普通人來說,如果沒有平臺,很難實現自己的抱負。

做事,永遠要懂得珍惜。遇到一個好平臺時,將平臺的資源和優勢,轉化成自身的價值。

如此,保持清醒的頭腦,即使離開平臺,依然能夠獨擋一面,笑傲江湖。

02

錯把位子當能力

楊絳曾說:“當你身居高位,看到的都是浮華春夢;當你身處卑微,才有機緣看到世態真相。”

戲曲《五女拜壽》中,戶部侍郎楊繼康六十大壽時,五個女兒都來拜壽。

其中三女兒家比較貧窮,只准備了親手做的鞋子,卻被楊夫人嫌棄地趕出了門。

後來,楊繼康遭人陷害,削職為民。

楊老夫妻唯有投靠女兒家。

大女兒家,女婿不同意收留父母;

四女兒和五女兒,有心收留,家公卻不同意;

二女兒最絕,她認為父親沒了官職了,還會連累自己和丈夫,直接甩臉子趕他們出去。

到最後,唯有三女兒在風雪中找到父母,接回家中伺候。

世事變幻莫測,楊繼康再次官復原職。

二女兒又裝模作樣到父親面前盡孝,卻被母親羞辱了一番。

世態炎涼,沒有了侍郎的官位,楊父居然連“父親”的角色也失去了。

現實中,站得越高,能看得越遠,卻也有“摔得越慘”的風險。

職場中,最忌諱的是有點小成就,就不知天高地厚。

看過一個小故事。

有一頭驢,負責拉磨耕地。為此,主人安排了單獨的驢棚,豐盛的伙食。

於是,驢開始自視甚高,整天吆五喝六,久而久之,竟膨脹到不聽命令,時不時就罷工。

主人乾脆又買了一頭壯碩的黃牛,而驢呢,則被送去藥房熬了阿膠。

這個故事,乍一聽像是笑話,細品之下,卻是滿滿苦澀的現實。

有位哲人說:“人的知識就好比一個圓圈,裡面是已知的,外面是未知的。知道得越多,圓圈也就越大,而不知道的,變得越多。”

人在某一個位置,會匹配相應的待遇。

而一旦離開,往往就是天壤之別。

不妨問問自己:沒有現在的位子,還有人認識我嗎?我還可以作出這樣的成績嗎?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真正決定你能夠走得穩,走得遠的,不是位子,而是與之匹配的能力。

03

錯把圈子當人脈

知乎上有個問題:為什麼有些人在圈子中如魚得水,而有些人只能被圈子遺忘?

高讚的回答是:在於你是否足夠優秀!

如果足夠,自會形成穩定的圈子;反之,再多的圈子對你也沒有任何意義。

一位著名央視主持人曾調侃過一件事:

“節目組安排我和其他嘉賓一起吃飯。我晚到了一會,卻發現杯盤狼藉,幾乎都是剩飯剩菜。

而在三年前,哪有這樣的情況。說句不好聽的,我不來,誰會動筷子。”

接著,他道出原因:“三年前我是央視主持人,而現在,我只是個大學教授而已。”

圈子,還是那個圈子,待遇和地位卻變了。

他繼續往下說:

“我一看臺上都是家財萬貫的人,就琢磨如何鎮住場面,吃下眼前這口飯。

於是我決定聊藏書,聊了10幾本。最後,起身去會場時,眾人紛紛作揖說,老師,您先請。”

很多人以為,圈子代表著實力!其實,這根本就是一場騙局。

你以為認識了牛人,就融入了圈子,擁有了人脈。

殊不知,如果無法擁有與對方對等的價值,那麼,在對方眼中,你只是個拖累。

圈子不同,不必強融。只因,圈子並不等於人脈。

什麼是人脈?它的本質就是利益交換。

當你能為他人創造價值時,人脈可以帶給你更多的機會,更高的人生價值。

反之,那些毫無意義混圈子的所謂人脈,只能無情地消耗你。

餘生很長,與其在圈子上浪費時間,不如學會在低調中努力。

當你足夠努力,足夠優秀,你才能獲得真正的人脈。

04

古人言:“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生而為人,犯錯確實必不可免。

然而,有些錯,需慎之又慎,防之又防。

若錯把平臺當本事,很容易重心不穩,失衡於世。

若錯把位子當能力,很可能自命不凡,朝不保夕。

若錯把圈子當人脈,往往會竹籃打水一場空,空留忿恨與遺憾。

人生不易,且行且走且反省:離開位子,我是誰?

走好每一小步,才能向前一大步;看清每一段路,才能行穩又致遠。

莫言的話總是這麼精闢,觀察生活中的細微小事,從而寫出戳入了我們內心深處的文字,所以他的文字才能贏得我們的共鳴,他的小說才能受到眾人的崇敬與敬仰。而寫到這兒,我也很有必要給大家推薦他的新作《晚熟的人》了。

莫言短篇小說集《晚熟的人》是一部讀懂人性的佳作,是莫言獲諾貝爾獎之後的首部作品,於2020年出版。由12個故事組成。整體上屬於現實主義題材,作者本人也參與到了其中,刻畫的是當代農村社會的眾生像,很貼近生活。

莫言花費了八年時間才將其完成,他將自己大半輩子的人生智慧與閱歷全然寫在了書中,毫不吝嗇地跟我們分享。我們可從書中學來智慧,將人性研究透徹。

《晚熟的人》是一部讀懂人性的佳作,莫言為何花費了八年時間才將其完成?全在於莫言費了許多心血與精力,越是榮獲此獎,越是在乎質量而非數量;也可以說,莫言將自己大半輩子的人生智慧與閱歷全然寫在了書中,毫不吝嗇地跟我們分享。細細思索,我們每個人都可從書中學來智慧,都可將人性給研究透徹。

《生死疲勞》:諾獎得主莫言代表作,一部蘊含著能讓莫言拿到諾貝爾文學獎的秘密的小說,這是大家對這本書的評價。他用各種幽默風趣描述和通俗易懂的方言,透過轉世輪迴的方式,用動物的視角去寫了當時社會的風俗人情,和人們細緻入微的生活習慣跟社會風貌。

諾貝爾文學獎評委馬悅然說過:“莫言是一個會講故事的人。”但是一個會講故事的人並不一定會的諾貝爾獎,當莫言用魔幻現實的手法,豐富的想象力和大膽地對人性的探索來講故事後,他就成為了世界級作家。

如果感興趣,點選下面商品卡,即可購買:

AXE 生死疲勞 晚熟的人 莫言諾貝爾獲獎者

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