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情感

無論職場媽媽還是全職媽媽,面對孩子都會感到內疚時,試試這樣做

文|彌小木

當了父母后,面對孩子,你內疚過嗎?兒童心理諮詢師金恩熙在《當了媽媽後,重新學說話》 裡,分享過這樣的現象:有不少的職場媽媽,回家後會對孩子說“對不起”。這份對不起,不是因為做錯什麼,而是因為媽媽去工作,不能照顧孩子。

金恩熙分析,職場媽媽們,因為努力工作而對孩子產生內疚感,並因此對孩子道歉的情況並不合適。因為努力工作的媽媽,並沒有做錯什麼。相反,媽媽的這種因為內疚感帶來的歉意,會讓孩子內心的安全感降低,進而無法對媽媽建立信任感。

我們都不是完美父母,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對於孩子都曾內疚過。當內疚來臨,如何面對?《內疚清理練習》一書中,給了很好的處理建議。

《內疚清理練習》,是丹麥的心理治療師伊爾斯·桑德所分享的,關於如何處理內疚,有效進行內疚清理練習的一本書。在這本書中,能看到伊爾斯·桑德對內疚產生原因的分析,以及如何面對內疚的方法。

內疚中,睜開理性的眼睛

什麼是內疚?漢語詞典的解釋挺簡單,內疚指的是“內心感覺慚愧不安”。

如果把“內疚”兩個字拆開來看,“內”表示進入屋裡,後來引申為“接納”的意思。“疚”,則是久病的意思。“內疚”兩個字連起來,更像是一個人,自己把自己困在了自責的情緒旋渦中。

《內疚清理練習》裡,解釋了一個人會感到內疚的原因:

可能因為沒做到某件自己或他人覺得你應該做到的事,而產生罪惡感。

伊爾斯·桑德將內疚分成了兩種型別

理性內疚

非理性內疚

理性內疚中,通常蘊藏著成長的潛力。感到內疚時,採取相應的補償行動,能有效消除內疚感。而非理性內疚,更多的是針對一個人無法掌控的事情。

比如,電視劇《請回答1988》裡,德善的爸爸因為幫助朋友,而擔上了欠債,導致家裡經濟條件堪憂,只能住在地下室。一次去接兒子放學時,德善爸爸看到因為住房問題,兒子被同學嘲笑的場景。那個場景,讓他感到內疚。此時德善爸爸的內疚,可以理解成一種理性內疚。這種情況,能透過他的努力工作去改善的。

同樣的,在電視劇《請回答1988》裡,有一集正峰因為身體原因,要做手術。面對從小就身體狀況不太好的他,作為正峰的母親痛苦不已,內心十分自責,覺得是自己把兒子生得身體不好。孩子出生時的身體狀態,不是作為母親的正峰媽媽所能掌控的。面對自己無法掌控的事情而內疚,是一種非理性內疚。

如果一個人陷在非理性內疚中,很可能會被內疚感所壓垮。還好,面對非理性內疚,伊爾斯·桑德給了具體的和解建議。

三步走出內疚漩渦

伊爾斯·桑德在《內疚清理練習》裡,分享了面對非理性內疚的不同練習。總結起來,可以分成三步。

檢視內疚

挖掘需求

接納自己

當感到內疚時,區分內疚的型別是第一步。如果是理性內疚,那就去做能做的事,擔起該擔的責任,儘量去改善情況。如果是非理性內疚,問兩個問題,先把內疚情緒停在不那麼自責的狀態下。

問的是哪兩個問題?有關“影響力”:

我對眼前的狀況,有多大影響力?

我是唯一有影響力的人嗎?

問這兩個有關“影響力”問題,是為了看清讓人內疚的情境中,自己該擔多大的責任。有時候,問完這兩個問題,就會發現其實不用那麼內疚。

分型別、問問題,是檢視內疚的部分。完成這步,就結束了嗎?並沒有。重要的是挖掘內疚情緒背後的需求。

能讓一個人感到內疚的,是

因為關係中的具體人物

。感到內疚時,是看清與對方關係的好時機。內疚感的背後,往往隱藏了不同的情緒,其中大部分人,可能會遇到4種情緒:

快樂

恐懼/焦慮

憤怒

悲傷

恐懼、憤怒很好理解,但是看到伊爾斯·桑德提到內疚中隱藏的“快樂”,還是有點出乎意料。仔細看分析,又覺得在情理之中。感到快樂,是因為覺得自己沒遇到這樣情況,而帶來的一種慶幸感。但這種快樂,會讓人產生內疚感。想要內疚中,不那麼快樂,只要跳出“比較”的圈子就行。

如果是恐懼/焦慮呢?最好的方式,是直面恐懼/焦慮。

如果是處於憤怒中的人,更像是一個人在“戰鬥”。伊爾斯·桑德將憤怒總結成“戰鬥的能量”,面對憤怒,可以採取的一種方式是:將憤怒轉化成悲傷。悲傷,能讓人感到平靜。

無論是快樂、恐懼/焦慮、憤怒,還是悲傷,關鍵是要學會與自我對話,《內疚清理練習》裡提供的多種自我對話的方式,都是給自己寫一封信。

不同的情緒,寫不同的主題,給自己寫的信要坦誠。寫信的過程,不僅是梳理情緒,將情緒外引的過程,更是與自我的真誠對話。

找到內疚中隱藏的情緒、給自己寫信,是為了找到情緒背後的需求,問一問自己“

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然後在想要的內容中,找出

可以改變的事情

。剩下的,交給時間與行動。

挖掘需求,最終是為了

接納自己

。接納自己的路上,承認一個事實,會很有幫助。

我們不是神,也做不了神,很多時候面對很多事情,我們就是無能為力。當無能為力的時候,是承認這個事實的好時機:

你的能力是有限制的。你不欠任何人,不需要做超過你能力範圍的事情。

這句話,是解放自己內疚情緒的良藥。年齡越大,對越來越多的事,會感到無能力為。前段時間,因為孩子升學的事情,朋友陷入內疚的情緒中無法自拔。

雖然孩子成績優異,但因為各種原因,孩子並沒有如願進入心儀的學校。朋友很自責,覺得是因為自己沒有足夠的能力。事實並非如此,朋友做了所有他能做的事,給了孩子他能力範圍內,給得起的。但是,朋友依然對孩子很內疚。

接受自己的無能為力,是接納自己的過程。同時,學會原諒自己,是我們面對內疚感時,要修煉的課題。

按照心理學博士沙法麗·薩巴瑞在《女性的覺醒》裡的說法,接受自己也包括了同情自己。同情的意義在於,理解自己身上的所有部分,哪怕“

是冷漠、不關心他人的部分

”。不管是原諒自己,還是同情自己,都是為了接納完整的自己。這份完整,包括好的,也包括壞的。

有一個小小的技巧,能讓我們學會更好地接納自己:每日記錄三件自我肯定的事。伊爾斯·桑德在《內疚清理練習》裡,建議將每日記錄三件事的習慣,時間維持在3-4個月。這個小小的行動,能很好地改善我們對自己的看法。

想要走出內疚情緒,不管是檢視內疚、挖掘需求,還是接納自己,關鍵都是要行動。想讓自己走出內疚的旋渦?行動起來,直面內疚感。

直面內疚,帶來成長

當覺得自己的能力有限,而不能為孩子做什麼時,或許在這樣的情況下,更能看到孩子的成長。很喜歡伊爾斯·桑德在《內疚清理練習》裡的這句話:

如果因為你的無能而讓所愛的人面臨額外的挑戰,其實也未必是災難——沒有人會一直過著一帆風順的生活,而挑戰也可以轉化為機遇。

雖然“無能”兩個字很刺眼,但事實又何嘗不是如此?家長太過強大,在孩子的事情上面面俱到,真的好嗎?這或許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

直面對孩子的內疚情緒,也是為了不給孩子造成“過度補償”的情況。因為內疚,大人事事順著孩子,答應孩子超出自己能力範圍之內的事情。這很可能會造成孩子某種能力的喪失,如果這樣的情況持續太久,久到孩子都長大了,那會是怎樣的一種情況?

《家庭心理百科》裡,提到一種“隱蔽青年”的狀態。所謂的“隱蔽青年”,指的是一個人成年後的狀態頹廢,只知道啃老或依賴網路、遊戲等。如果因為大人的“過度補償”,而讓孩子成了“隱蔽青年”,那一定不是家長願意看到的結果。

大人直面內疚情緒,走出內疚情緒,看到孩子的成長,也看到自己的成長。在成長中,帶來好的傳承。

一位女性作家分享過,自從有了女兒,她會更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因為看到孩子無時無刻在模仿自己,她希望能有好的氣質,傳遞給下一代。

這份氣質裡,包括情緒的處理。就像伊爾斯·桑德所提到的,每個家庭會有不同的挑戰,那些“不良的情感模式會代代相傳”。但只要從我們開始,努力改善,就能停止負面情感模式的傳承,取而代之的會是好的、正面的傳承。

當大人能正確處理自己的內疚情緒時,就已經在停止負面情緒的傳遞。

面對孩子,如果你的內疚感時不時會湧上心頭,不妨跟著伊爾斯·桑德,跟著《內疚清理練習》裡的練習,直面內疚感,最終與自我和解。

與其讓內疚感折磨得禿頭,不如讓內疚感成為自己的成長助推器。

最後,附一張這本書的讀書筆記

我是彌小木,一位真誠的閱讀分享者,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