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情感

言宜慢,心宜善~

在社會中生活,說怎樣的話才好呢?要說自己經歷過的感慨之話;要說心靈深處的衷心之話;要說自己有把握的話;要說能警戒人的話;要說能教育人的話;要說能溫暖人的話;要說能使人排憂解難的話,多種花,別種刺。

自己無把握的話不要說;言不由衷的話不要說;傷感情的話不要說;無中生有的話不要說;惡言惡語不要說;造謠的話不要說;粗言穢語不要說。我們要知道,言傷人,勝於刀槍,刀傷易愈,舌傷難痊。

戒多言:說話不要太多,言多必失。

戒輕言:不要輕率地講話,輕言的人會召來責怪和羞辱。

戒狂言:不要不知輕重,胡侃亂說。胡侃亂說,往往後悔。

戒雜言:說話不可雜亂無章。雜亂無章,就會言不及義,傷害自己的美德。

戒戲言:不要不顧分寸地開玩笑,否則會引起衝突,招來禍害。

戒直言:不要不顧後果地直言不諱,否則也會引起麻煩。

戒盡言:說話要含蓄,不要不留有餘地。

戒漏言:不要洩露機密。事以密成,語以漏敗。

戒惡言:不說無禮中傷的話,不要惡語傷人。(刀瘡易沒,惡語難消。)

戒巧言:不要花言巧語。花言巧語的人,必然虛偽。

戒矜言:不要驕傲自滿,自以為是。自矜自誇,是涵養不夠的表現。

戒讒言:不要背後說別人的壞話。背後說人壞話,會弄得天下都不太平。

戒訐言:不要攻人短處,揭人瘡疤。揭人瘡疤的人,招人痛恨,害人害己。

戒輕諾之言:不要輕易向人許願。輕易許願,會喪失信用。

戒強聒之言:不要嘮嘮叨叨,別人不願聽也說個不停,使人厭煩。

戒譏評之言:不要說譏諷別人的話。喜歡譏諷議論別人的人,對自己的要求往往馬虎。

戒出位之言:不要說不符合自己身份、地位的話。

戒狎下之言:不要對下屬講過份親密的話,以免下屬迎合你而落入圈套。

戒諂諛之言:不要說吹捧奉承別人的話。吹捧奉承別人,是人品卑微的表現。

戒卑屈之言:不要低三下四,說奴言婢膝的話,因為德厚者無卑詞。

戒取怨之言:不要說招人怨恨的話,播下使人怨恨的種子。

戒招禍之言:不要說招來禍害的話。許多禍害,往往是說話不當的結果。

說話宜慢,慢則平和周到,言為心聲,智者慎言,該說話時才說話,“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還沒輪到你講話,若搶著說,這是“急躁”的表現,顯得沒有教養。

說話宜慢,也意味著說話語調要舒緩,話語平和親切,這樣聽的人會感到受尊重,舒服愉悅。

古人常說,“貴人語遲”,曾國藩就是這樣,“行步極厚重,言語遲緩”,他走起路來腳步很沉穩,說話很慢,但一句是一句,每一字都有一種打動人心的力量。

人要“厚重”,不要“輕浮”,這樣才能成就大事,“舉止端莊,言不妄發,則入德之基也”“言語遲鈍,舉止端重,則德進矣”,也就是說,言語謹慎是修養德行的重要部分。

居心宜善,善則厚重久遠,《易經》裡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古人喜歡在大門上貼一副對聯:“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代長。”

居心以善為本,與人為善,才能有福報,才能長久。心善的人,樂於助人,救人危難,周圍的人也願意與他交往,更願意幫助他。

天道無親,為何不與聰明人或者能人呢?真誠善良的心,猶如真金一樣閃光,又像甘露一樣純潔、晶瑩,善良的心胸是博大、寬宏的,能包容宇宙萬物,造福於人類蒼生。

而在紅塵輪迴中,聰明是狹義上的個體智慧,相對於人性的真誠善良,聰明只能算是人生技能上的小把戲,人有小九九,天有大算盤,那點小聰明,算計來算計去,最終把自己算計進去了!

“富不過三代”是許多人家面臨的尷尬。但讓人震撼的是,一條神秘的家規居然使得山東琅琊王氏家族跨越了許多劫難,經受住了各種考驗,從東漢至明清1700多年間,培養出了36個皇后、36個駙馬、35個宰相,遵循六個字“言宜慢,心宜善”。

與人為善,必有福報。《孟子》上說,“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心善的人,樂於助人,救人危難。周圍的人都願意與他交往,更願意幫助他。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心宜善,能生髮人的陽氣,我們中國文化有一句名言:“行善最樂”。

言宜慢,心宜善。為何這條家規僅僅六個字卻有這麼大的神奇力量呢?年輕時就該“言宜慢”,這樣才能深思熟慮少犯錯誤,從而保護自己謀求發展。而人到壯年,心智成熟、實力雄厚,這時就應該“心宜善”。這樣才能少樹敵手,泱泱有長者風範,受人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