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情感

一個好的家庭,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共情力

文|玲瓏 圖|芳草

(圖文原創,侵權必究)

喬拉米卡力在《共情的力量》中說:

情感上的理解更能給人安慰,共情是為了理解他人。

在一個家庭中,如果大家都沒有共情力,不能相互理解,那麼這個家是沒有溫馨可言的。

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的是理解、是共情,而不是講大道理,因為家本來就不是一個講理的地方。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想在家裡辯個輸贏的人,最終都可能會輸。

輸掉父母對你的期盼,輸掉子女對你的親近,輸掉伴侶對你的愛慕,甚至會輸掉整婚姻。

01

父母的習慣,需要共情

作家劉同在《你的孤獨,雖敗猶榮》中講述了自己與母親的一個小故事。

母親一生節儉,從來不肯亂花錢。

小時候,劉同問她要零花錢,她總是拿出工資存摺說:你看,咱們家總收入才不到兩千塊錢,錢亂花就沒了。

小小的劉同就總是覺得自己家裡很窮,直到長大後發現,母親給他看的工資一直就是那張一成不變的90年代的工資存摺,就很生氣,一點都無法苟同母親這種過於節儉的行為。

劉同讀大三的時候,和父母一起出去旅行,父親一個人出去了,他和母親去逛商場。

在逛專賣店的時候,母親習慣性地和營業員講價,營業員冷傲地說:專場店不講價。

劉同感覺很丟臉,趕忙把母親拉出來,告訴她下次別在專賣店講價了。

可是過會兒逛到另一個專賣店的時候,母親又忍不住講價,看著營業員嫌棄的眼神,劉同氣得一甩手就走了。

就這樣,他把母親一個人丟在陌生城市的商場裡,揚長而去,以宣洩內心對於母親“丟臉”行為的不齒和厭惡。

他在街上游蕩了一個下午之後,回到了賓館,父親問他母親去哪了,他賭氣說不知道。

母親晚上十點才回,並沒有責怪他,也沒有向父親訴苦,就像什麼也沒發生過一樣。

這時候,他突然感到了羞愧,站在了母親的角度想問題。

母親也曾是外公外婆的掌上明珠,也曾天真爛漫,結了婚之後才開始精打細算,她這麼節儉又是為了誰呢?

他把這件事深深埋在了心裡,不敢去觸碰,一碰就覺得心好痛。

父母的一些“陋習”,是與我們不同的的生活經歷造成的,他們有錯嗎?

既然我們無法改變他們,那就只能理解他們、接受他們,與他們共情。

02

孩子的情緒,需要共情

我女兒讀初中的時候,有一次氣鼓鼓地回家,把書包往沙發上一甩,就翹著嘴巴坐在那兒,一副委屈樣。

我問她怎麼了?

她才告訴我,坐在她後排的男生在上課的時候,把她的新衣服劃上了墨水兒,還故意扯她的頭髮。

我一聽就火了,這哪來的熊孩子,太招人嫌了,得找他家長,讓他賠新衣服!

看到我的火氣比她還大,女兒不氣反笑了:媽,沒那麼嚴重,算了,我只是說說而已,那個男生其實就是手欠,平時也還好。

說完她一掃臉上的陰霾,起身拿起書包回房做作業去了。

人的情緒就是這樣,有時候只是想把委屈說出來,並不一定需要你做什麼。

只要覺得有人堅定地站在自己的立場上一起同仇敵愾,內心就得到了力量,獲得了滿足,心也會慢慢平靜下來。

昨天給朋友打電話聊天,她說她夫妻倆被女兒工作的事兒搞得焦頭爛額,女兒現在把自己關在房裡哭。

原來朋友的女兒剛剛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初入職場的小姑娘被繁重的工作任務、上級的指責壓得喘不過氣來。

從蜜罐里長大的獨生女兒哪裡受過這種委屈,情緒幾近崩潰。好不容易請得兩天假回家,哭著向父母訴苦。

沒料就遭到父親的橫眉冷對:這點挫折都受不起,還怎麼立足社會!大家不都是這樣過來的嗎?就你矯情!看看人家,誰像你才工作幾個月就叫苦連天!我看你就得多吃點苦!

一通指責下來,本來就情緒低落的女兒更加焦躁,索性大哭著把自己關進了房間裡。

朋友又是擔憂又是心疼,一邊埋怨老公不應該這麼直接粗暴,一邊感嘆現在的孩子這麼脆弱可怎麼得了。

誰沒有經歷過初入職場的茫然、無助、惶恐呢?設身處地想一想,她女兒的這種反應很正常。

畢竟她請假回家來是求安慰的,不是來聽大道理的,她需要的不是父母解決她的難題,而是對她的遭遇感同身受,堅定地站在她這一邊。

父母只能與孩子共情,才做他們精神上的朋友,真正成為孩子堅強的後盾。

03

伴侶的委屈,需要共情

電視劇《安家》裡海清飾演的宮蓓蓓,很讓人心疼。

她是一個主治醫師,兩個孩子的媽媽,和公婆住在一起。每天匆匆忙忙地上班,回家後要收拾、做家務,還要在大家都睡了之後在狹窄的衛生間裡開啟電腦加班。

在買房的時候她提出想要一間書房方便她辦公,丈夫劉斯禮張口就來:你可以在單位辦公啊。

那個時候,她懷著老二,家裡還有個老大,能把在單位沒做完的事帶回家裡做當然更方便。

但劉斯禮拒絕找帶書房的房子,理由僅僅就是其他人都不需要用電腦。

公婆溺愛孩子,宮蓓蓓給孩子立規矩,不許他吃飯時看平板電腦。正當孩子哭著認錯時,劉斯禮卻覺得她小題大做,把孩子嚷哭了,家裡不得安寧。

公公也馬上站出來幫腔,指責她一回來就把家裡弄得雞飛狗跳。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劉斯禮仍然不能與她共情,不能與她保持統一立場。

由於與公婆之間生活矛盾、育兒矛盾日益突出,宮蓓蓓感到很壓抑。

她希望一家四口搬出來,和公婆不住在一起,可以減少一些矛盾

但劉斯禮站在自己父母一邊,覺得她矯情,毫不考慮她的感受。

最後,宮蓓蓓終於決定重新找房子自己帶著孩子搬出來住,至於劉斯禮來不來,她說讓他自己選擇。

到了這個時候,劉斯禮仍然不理解她,覺得她在沒事找事,兩人的婚姻至此出現了深刻的裂痕。

劉斯禮無法理解妻子對孩子的要求,對家庭的要求,對婚姻的期許,讓宮蓓蓓對他越來越失望。

夫妻不共情,自然就不會同心,這樣的婚姻出現問題是遲早的事。

雖然不知道他們夫妻最後的結局如何,但如果劉斯禮不好好培養自己的共情力的話,估計他們的婚姻也就走不遠了。

04

泰戈爾說:愛是理解的別名。

一個家庭,所有的成員都能站在理解對方的角度去看待問題,那麼這個家的凝聚力才會強,相互扶持度才會大。

親人之間,遇到任何事,首先需要的不是判斷對錯,而是站到對方立場為他著想的態度。

畢竟,我們的家,需要的不是斷案的法官,而是有愛的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