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情感

在社交上“擺爛”後,我的人生彷彿開了掛

最近,在重刷餘華的一些訪談。

很多人說,他和自己的作品是各火各的:作品是人生多艱,作家本人則是:哈哈哈哈哈。

但我其實覺得,這種反差其實是一件好事:

對生活保持鈍感,才能讓人生愉快;對世界保持敏感,才能讓人活得清醒。

前段時間,我們做了有關於

“鈍感力”

的徵集,看到了許多人

從“敏感”變成“鈍感”的過程

,也聽到了許多中肯的建議。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入這些故事,看看裡面有沒有與你相似的回憶。

NO.1

走過低谷後,我學會了“不在意”

@Iris

有兩年,總覺得全世界都看不上我:

看一眼是鄙視,說兩句話就是在議論我。

為了不被議論,我只能事事都先考慮別人,委屈自己。壓抑的情緒越來越多,心情越來越差,狀態越來越不好。

後來,家人帶我去看病,確診為抑鬱症。大家都勸我說,要做自己,不要那麼在意別人。

為了治病,我慢慢地學會了不在乎,才發現:

原來人生,可以如此自由的活。

@賀小蝸

受的傷害多了,慢慢開始以自己的感受為主,不再討好了,就擁有了鈍感力。

開始清楚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麼,自己在意的情緒是什麼,不再被別人的言論和想法綁架了。

雖然,有時還是會為落入小人帶來的陷阱而懊惱,但也慢慢開始學會保護自己了。

事情發生了,長個教訓就行了,沒必要放心上,煩太久。

@哈肯

借給別人錢,後來我自己缺錢了,向他們要,只有一個人還錢。為了還債,我把車賣了,度過了一段艱難的日子。後來我又買了車,但也不會再輕易借錢給別人了。

一個人,只要肯努力,怎麼都餓不死。剩下的,無非就是慾望多少的問題了。

如果朋友真的有事缺錢,我還是願意幫忙的。其他時候嘛,我還是先過好自己的生活。

NO.2

為了愛自己,我掌握了“鈍感力”

@牛牛

我以前總是會放大自己的情緒和感受。一點點小事,在我眼裡就是天塌下來那麼大。

無論經歷什麼,我都往最壞了想。於是越想越累,越想越煩躁。

這樣的生活真的太辛苦了。

然後我開始試著不那麼關注別人的想法,試著表達自己的不滿,自己的各種情緒,發現生活真的輕鬆很多。

相比於之前什麼都是放在自己心裡,現在的我真的是心裡空無一物

(也不是)

。哈哈哈哈哈哈哈

@大花豬

不知道這麼說行不行,我真的很討厭現在的朋友圈。不是做個人IP的,就是做微商的;不是宣傳公司產品的,就是各種課程打卡的。好不容易有幾個正常的說話,可能還是吐槽、抱怨、撕逼。

真的看得人各種心累。

說實話,我沒學會鈍感力,但我學會了逃避。

我把朋友圈關了,然後儘量減少沒必要的溝通。感覺整個世界都清靜了。

@小魚

其實是去更主動地安撫自己吧。我自認為是一個比較敏感的人,感覺到別人是在陰陽怪氣的時候都能氣哭那種。

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學會了怎樣去快速舒緩情緒。能做到這一點也離不開我男朋友的支援和幫助,剛開始的時候就是向他大倒苦水,後來可以做到自己勸自己。

對我而言,“鈍感力”就像是將銳利的桌角用海綿包起來,而不是一定要將它磨平。

現在有更多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心情也變得很好,深夜emo的次數減少,所以身體也很舒服。

NO.3

我,天生心大

@南有嘉魚

我,天生心大。

從小就是個神經不太敏感的人,不會將別人的觀點和情緒強加給自己。即使有時會短暫陷入某種情緒中,但因為忘性大,常常是因為遺忘而治癒。

生活一直平淡,沒有太在意環境帶來的影響,也是我的福氣。

@旺仔姐姐

鈍感力在我身上的體現,大概就是慢一拍。

小時候大家就說我反應慢,別人說啥我都得慢一拍才能反應過來。有的時候反應不過來自己也不在乎,就讓話從耳邊過去了。

不知道為什麼後來就越想越多,而且是沒用的多。後來也就是現在才明白原來我小時候那種就算是鈍感力,是個好事,就慢慢找回了以前的狀態。

反應慢有啥不好的,減少了很多沒必要的情緒。

@sky

應該是天生的,幼兒園的時候被老師罵還會難過一小會,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是老油條了,小學初中那會老師還會因為我臉皮厚罵我,越罵臉皮越厚,臉皮越厚越捱罵,高中以後都沒人說我了,因為我一點反應都沒有,沒意思。

我的共情能力非常差,不管發生什麼事都不會有情緒波動,最直觀的問題就是初中寫記敘文完全寫不出來;

後來透過觀察慢慢學會了什麼時候該生氣,什麼時候該傷心,什麼時候該開心,

說實話演得很累,再後來也懶得演了,別人怎麼看我一點也不重要,繼續每天頂著我的撲克臉。

曾看到過一個話題:敏感的人活得有多累。

下面有一個高贊回答說:

敏感的人不一定活得很累,敏感且在乎的人才是。

敏感,是為了感受生活的美,感受世界的變化;而不在乎,則是一種對自我的保護:

不要因為外界的變化,增加內在的消耗。

人類,很難離群而居,無論多麼孤僻的人,最終都要生活在人群之中,都要與他人產生聯絡。

而在社交過程中,難免產生摩擦。

如果所有的問題都要放在心上,萬分在意。這樣的友情不僅過於辛苦,也難以長久。

生活與工作也是如此。

不要過於在意別人怎麼看、怎麼說,讓多餘的情緒和事情隨風去。

正如渡邊淳一所說:

“鈍感雖然有時給人以遲鈍、木訥的負面印象,但鈍感力卻是我們贏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擁有鈍感力,或許不能讓你像開了掛一樣,瞬間走向人生巔峰;但至少,能讓你的生活輕鬆、快樂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