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情感

心理學:毫無存在感的背後是自卑和低價值感,實則缺愛和不被需要

美國精神分析師鮑文提出了家庭代際傳遞理論,他認為家庭經歷會形成一個塑造每代人的價值觀、想法和體驗的模板。

每個人都是從自己的原生家庭走來,身上或多或少地帶著原生家庭的烙印。

如:情感反應模式、暴力模式以及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等。

這些印記彙集在一起,就成了我們人格的一部分。

然後透過言談舉止與世界和他人發生著各種各樣的關係。

毫無存在感的人,恰恰是在成長的關鍵期,被父母或重要撫養他人非人性的對待過,所以才會讓自我內在變得匱乏無力。

而影響人類言行舉止的代際模型包含三個基本觀點:

01.你呈現得不只是你自己 ,還有你從小成長的家庭;

精神分析鼻祖弗洛伊德認為,3歲前是人格形成的關鍵期,生命早期的成長環境和教養模式,決定了人格的雛形。

所以,在人格成型和定型的關鍵期,父母和重要撫養他人的愛與陪伴,是健全人格的溫床。

沒有存在感的孩子,多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被溫柔以待。

同時還會被各種挑剔、指責、批評、忽視甚至是暴力相加。

最重要的是,整個生命過程極少體會到被接受和被需要。

於是內化在心底的觀念便是“我不行,不被人喜歡,沒有價值”。

所以成年後,在人際關係互動中,就沒有足夠的勇氣發出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

久而久之,沒有獨到見解,無法呈現鮮明個性,慢慢就會泯滅在人群中。

02.當下的家庭模式根植於原生家庭中沒有解決的問題。

俗話說

好,缺啥補啥,沒啥炫啥。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說,人都有尊重、愛和歸屬的需求,所以,在原生家庭中,沒有得到的,就會在新的家庭中拼命索取。

所以,當你在自己新的小家庭中,如果呈現了影響關係和諧以及自我成長的互動模式時,就要及時地引起自己的警覺。

其實,從代際傳遞的角度講,愛並非是為了幸福和快樂。

愛首先是為了強迫性重複,假若你和某個異效能完美地再現你的“內在父母”與“內在小孩”的關係,那麼你一定會瘋狂迷戀上這個異性。

迷戀他,其實就是為了修正你內心的關係模式,是為了減輕你童年時的一些痛苦。

所有重要的關係,都有著這種強迫性重複的含義,因為你只有和這個人在一起時,才能體會到童年時壓抑到潛意識的感受。

最特別的是,你越在乎一個關係,你的那個內在關係模式就越會淋漓盡致地展現在這個關係上。

此時,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這個關係當作一面鏡子,一邊幫助認識自己,一邊重新整理自己。

如果能做到這一點,無論這個關係多麼糟糕,透過覺察、探索和領悟,找到根源,進而刻意練習,就會讓自己獲得無比重要的成長。

而毫無

存在感的人,在關係中,卻是延續了自己一貫單一的不良應對模式。

同時缺乏覺察,所以讓自己在關係中無法找到該有的位置。

整個人也只能在自卑和低價值感的漩渦中跋涉。

03.幫助他人或解決當下的問題,最有效的辦法至少採取三代人的視角。

從家庭治療的角度來看個人心理問題,多不會盯住個體不放,而是從家庭的互動模式上去尋找根源。

成員之間的互動內容並不重要,如何互動才最重要,互動的模式才是產生問題的根源。

而這個互動模式又極具代際傳遞性,所以在幫助毫無存在感的人解決當下問題時,就需要向其瞭解原生家庭甚至父母原生家庭的互動模式。

只要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毫無存在感的人,實則是對“被愛、被需要和被接受”的極度匱乏表現。

因此,思想蒼白,內在貧瘠,當和世界互動時,無法拿出足夠的底氣去應對和表達自我。

隨著時間的推移,毫無思想和生命力的個體,如同木偶,好比兩顆包著塑膠的心在碰撞,如何產生深度連結與吸引。

於是,在關係的河流裡,就會成為那顆可有可無的沙礫。

願我們成長的過程中,都能及時地做到覺察與領悟,讓自己在經歷中,特別是痛苦中,更好地看到真實的自己,從而透過刻意練習,遇到更加和諧的自己。